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分享]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视频:《我的知青岁月》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15981)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9 22:57:33

--  [分享]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视频:《我的知青岁月》

  大型广东知青访谈节目

《我的知青岁月》    

   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6年12月25日晚上11点30分播出七集大型广东知青访谈节目《我的知青岁月》 ,每晚播出一集。

       即由12月25日--30日为海南篇,12月31日为西藏篇。

  

刚接到广东电视台通知,

更改<我的知青岁月>重播时间:

2007年1月8日~~1月12日晚上9:16分重播,每天一集.播出五集.

1月15日播出第六集,

1月16日播出第七集

       第一集《踏上征途》:讲述1968年11月5日,广州市中学生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终于拉开了序幕。第一批学生满怀豪情前往海南岛的故事。
  第二集《战天斗地》:讲述广州知青们在海南农垦的艰苦生活,1969年4月1日,海南农垦改成兵团,知青们也变成了兵团战士。变成部队编制,让知青们心潮澎湃。
  第三集《迷惘困惑》:1968年底到1971年,这是海南知青们热血沸腾的阶段。但是,这样一个红红火火的年代,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却出人意料地发生了,这些悲剧在知青们心中刻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第四集《艰难的爱》:知青们响应号召接受再教育,“劳动课”、“生活课”和“三大革命课”是必修的,那个年龄应该上的“爱情课”却成了禁忌。荒诞年代也不能禁锢的爱情之苗,有多少爱情能够顺利地成长、开花、结果?
  第五集《回城回城》:讲述知青们为争取回城的曲折经历。
  第六集《情系海南》:为了回城,知青们想方设法。但是,一旦踏上归途,他们心中又变得五味杂陈。那么,还有什么让他们留恋?让他们无法割舍?  
 
  第七集《远赴西藏》:讲述1976年8月17日,一支由10名知青、2名带队干部共12人组成的广州市知识青年赴藏突击队的故事,30年后的10月8日,广州知青赴藏突击队中的7名成员以及一名追随者,借青藏铁路通车,乘坐广州到拉萨直达列车重返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冷达乡的圆梦、思乡、探亲之旅。


第一集《踏上征途》:讲述1968年11月5日,广州市中学生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终于拉开了序幕。第一批学生满怀豪情前往海南岛的故事。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9 23:08:33

--  

第二集《战天斗地》:讲述广州知青们在海南农垦的艰苦生活,1969年4月1日,海南农垦改成兵团,知青们也变成了兵团战士。变成部队编制,让知青们心潮澎湃。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9 23:10:16

--  
第三集《迷惘困惑》:1968年底到1971年,这是海南知青们热血沸腾的阶段。但是,这样一个红红火火的年代,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却出人意料地发生了,这些悲剧在知青们心中刻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9 23:16:05

--  

第四集《艰难的爱》:知青们响应号召接受再教育,“劳动课”、“生活课”和“三大革命课”是必修的,那个年龄应该上的“爱情课”却成了禁忌。荒诞年代也不能禁锢的爱情之苗,有多少爱情能够顺利地成长、开花、结果?


第五集《回城回城》:讲述知青们为争取回城的曲折经历。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1/9 23:17:13

--  
谢谢!谢谢厚哥!厚哥辛苦了!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9 23:19:14

--  

第六集《情系海南》:为了回城,知青们想方设法。但是,一旦踏上归途,他们心中又变得五味杂陈。那么,还有什么让他们留恋?让他们无法割舍?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9 23:21:00

--  
第七集《远赴西藏》:讲述1976年8月17日,一支由10名知青、2名带队干部共12人组成的广州市知识青年赴藏突击队的故事,30年后的10月8日,广州知青赴藏突击队中的7名成员以及一名追随者,借青藏铁路通车,乘坐广州到拉萨直达列车重返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冷达乡的圆梦、思乡、探亲之旅。


--  作者:水墨
--  发布时间:2007/1/10 0:37:24

--  

   厚哥辛苦了! 向厚哥表示深深的敬意,谢谢!!!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0 1:05:47

--  
已清空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0 1:23:23

--  

首部广东知青电视访谈节目引起轰动


来源:新快报       日期:2006-12-27       作者 :范如石  李斯璐          
  
      
  金羊网 2006-12-26 09:49:31
首部广东知青电视访谈节目引起轰动

———“希望有些精神能够传承下去”

                                                  新快报记者 范如石 实习生 李斯璐

核心提示

      1968年至1977年,广东先后有约8万知青上山下乡到海南省,这个庞大的群体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30年过去,那段历史一直只留在知青的记忆里,甚至连不少知青子女至今都不完全了解父母的那段岁月。

      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推出了7集大型广东知青访谈节目《我的知青岁月》,前晚全部播完,它填补了有关广东知青历史记录的空白。晚上11点半的节目收视率与黄金时段持平,历史罕见。

      节目播出后,曾经到湛江做过知青的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联系广东电视台,请电视台帮他刻录了两张光盘

上图:老主任激动地讲述当年的故事。丁纪明/摄

上图:电视人宋晓琪(左)也曾经是海南知青。

主持人感动流泪不能上场

《我的知青岁月》7集、每集30分钟的节目,从6月份到开始筹备,历时长达半年。编导舒顺龙从开始几个月一无所获,咬牙坚忍,到后来节目长度容纳不下素材,无数次泪流满面。而节目主持人刘伟也曾一度泣不成声而不能正常主持节目。

真实记录就是财富

节目的总策划龚军说,二十年的记者经历让他对广东知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敏感性,很多人都想做这个题材,但最后都没有做,年轻一代难以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广东知青在海南的那段故事。今年刚好是知青回城三十周年,于是想起要做这样一个节目。

“我在想这个节目之前挣扎了很久,怎么做呢?是要勾起他们的记忆还是给现代人一些反思?后来我想不论怎么样,这段历史和98抗洪、香港回归一样,如实记录下来了,对现代人来说就是一笔财富。如果这时候不做,说不定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做了。”

采访了100位知青

6月初,任务落在编导舒顺龙身上,舒顺龙开始着手做时发现,有关这段历史的记录几乎是空白,网络、图书馆、档案馆关于广东知青在海南的资料极少。年轻的小舒也不认识知青,部分收藏机构一听是电视台要做节目就立即开出天价报酬。四个月过去一无所获,后来广东省档案馆的一位处长介绍了一个知青给她后,事情立即来了180度大转弯。

舒顺龙说,知青之间相互都有联系,他们对当年的经历记忆犹新,有的还保存整理了不少资料。因此她认识的知青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素材也越来越多。整个节目做下来,最后经她采访过的知青有100多个。

舒顺龙说,“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把那段经历真实地反映出来,都非常积极,有的立刻放下手中的活从下午两点说到晚上十一点。”

节目从3集增到7集

在素材不断丰富的同时,珠江电影制片厂和广东省档案馆也提供了一些资料。这时舒顺龙、龚军以及广东电视台的领导都意识到3集的节目已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内容。后来经过讨论,决定从3集增加至7集。海南篇就制作成6集系列片,从上山下乡运动开始时的《踏上征途》,一直到回城时期的《回城回城》,以及回城以后的《情系海南》,最后西藏篇则单独做成一集。

广东电视台副台长陈永光说,在此之前就想打造一个回首岁月的栏目,而当时的广东省省委宣传部长朱小丹收到了西藏那边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想在西藏通车后,让知青们重新回顾这一段历史。由此就将《我的知青岁月》系列节目作为回首岁月的首片。

也曾在钟落潭做过知青的陈永光说,能够做出6集精彩的节目,确实没有想到。而后面在23时30分播出时,能够有黄金时段的收视率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主持人后台泣不成声

     节目主持人王非向记者透露,他作为一个比知青只小七八岁的人,对知青有一定的了解。“我从一接到这个节目心情就非常复杂,做完之后觉得很累,但是又觉得很轻松,我对现在这个时代,一些得失很释然。”“我甚至特别羡慕他们有这么一段纯洁的经历,我都想过一段这样的生活。”

王非说,这7集节目是在两天之内录制完成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是没有出错,而下来之后立刻连舒顺龙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了。而最受感染则是女主持人刘伟。王非说,当时刘伟在后台听嘉宾讲述他们当时不幸的爱情故事,听着听着就哭了,越哭越厉害,最后轮到她上场时眼睛还是红红的。


各方反馈:很感谢历史没有忘记我们

为了庆祝媒体首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们当年的生活,知青们在24日晚上专门举办了一次烛光晚宴。

知青们认为,这次大型访谈节目使用的背景资料非常“厚重、真实”,“我们没有忘记那段历史,很感谢历史也没有忘记我们”。

在节目的制作播出期间,他们筹款建起了自己的网站———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站。每一期节目播出后,知青们纷纷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后感,也有网友将自己做知青时的小故事和照片发到网上。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点击率最高的知青网站。

网友yuhao说:38年来,第一次能够在电视台上把这段历史讲一讲,非常好,我叫研究室的小青年看,都说很受感动。

青春兔说:关键是,那段岁月已离我们远去,广东电视台能够把它拍成专辑难能可贵,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更应该过好现在、将来的每一天。

上图:凌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割胶。

上图:铁姑娘是知青最典型的造型。

上图:农闲时拉起了手风琴。

记者访谈:没什么困难能够压倒我们

在前日的烛光晚宴上,记者连续四个小时采访了多位当年回城的知青。

成坚(韶关医学院教授)说:“我回城后,一直没有停止过奋斗,回来后的那几年我并不轻松。知青精神就是认真和刻苦。”成坚下乡时是一个16岁的初一小女孩。回城后,她自学拿了中专文凭,继而是大专、本科。如今她成了教授,而且还利用空余时间写作,她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共有400多万字。她儿子也继承了她的“知青精神”,高分考取了美国牛津大学生物工程学的博士。

田亚东(原广州火车东站副站长,已退休):“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苦不苦,要说苦,我们苦了几年算什么,人家祖祖辈辈都苦在那里怎么说。”田亚东说,他有了那段经历后对很多事情看得很开,着力于做好眼前的事情。他儿子现在在加拿大深造。

许乐(知青的后代,演员):“我妈妈从来不教条式地教育我,她从来不说自己以前怎么惨。我认为没什么困难能够压倒她,而且为了身边的人,她可以牺牲自己的爱好和时间。”

节目介绍

第一集《踏上征途》讲述1968年11月5日,在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时,广州市第一秕中学生满怀豪情前往海南岛的故事。其后几集包括了讲述广州知青们在海南农垦时充满激情的艰苦生活的《战天斗地》、反映知青对当时的生活以及前途困惑的《迷惘困惑》、表现知青们在特殊环境下爱情故事的《艰难的爱》、讲述知青们争取回城的曲折经历的《回城回城》,以及知青踏上归途后五味杂陈心情的《情系海南》,最后一集《远赴西藏》则讲述1976年8月17日,12人组成的广州市知识青年赴藏突击队的故事。

背景资料:粤10万知青4万来自穗

    海南省农垦局方面的数据显示,1968年至1977年,广东先后有约8万知青上山下乡到海南,其中有4万是从广州过去的。知青们估计,如果加上到湛江和西藏的知青,广东大约一共有10万。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0 17:45:47

--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
说明: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0 18:02:47

--  

也谈谈《我的知青岁月》


来源:       日期:2007-01-10       作者 :曹望之          
  
      
          在与西联农友谈及对《我的知青岁月》的感受时,方知“粤海农垦知青网”上对此节目的评论已如潮水一般,方知舒导将节目的名字题目定为《我的知青岁月》而不是《我们的知青岁月》的良苦用心。现也想凑热闹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受与看法。
   回顾我们所经历的知青岁月,犹如看一部文学小说,观看一场话剧,所不同的是我们每位均是书里的一个人物或一个角色。由于受家庭、社会、师友及个人性格的影响;受知青生活地的生存环境、人文环境及个人所从事具体工作的影响;当然也受回城后的遭遇,目前的生活环境及身体状况的影响,每位知青对那段岁月会留下不同的印象、认知和感受。就像同一部“红楼梦”,可以看出“荒唐”,也可以看出“心酸”;可以视其为诲人堕落的“禁书”,也可以赞其为演绎爱情的名著。就像电影“大浪淘沙”(当然其内容有说教成分)中的四位异姓兄弟,对待都亲历了的第一次国内革命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悟。所以,就那段广大知青都亲历过的刻骨铭心岁月而言,属于个人的全部感受在小圈子的朋友里能得到80%以上的认同;在共事过的农友中能得到50%以上的共鸣;但到了整个知青群体,属于一致共同感悟到的东西可能只有30%了(如经历了艰苦的劳动、肚子的挨饿,学会了做人处事等等共性的概念)所以,对节目《我的知青岁月》,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以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来评价其是否具备全面性、贴近性、典型性和深层性。毕竟,知青岁月属于我们大家,更属于我们个人,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始终是圣洁的,不可取代的。最后想借用一句类似《复活》里的话来结束我对网上评论的看法:“那已逝的岁月,对整个知青群体来讲留下的仅是相似的记忆,而对每一位知青来讲,却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就节目《我的知青岁月》本身的编导而言,自己有三点看法。首先是男主持人对被访者感受的共鸣感较欠缺。访谈节目是人与人的心灵交流,主持人必须真诚地溶入被访者的感情中去,象陈鲁豫主持“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和陈晓楠主持“冷暖人生”那样,要真诚地与对方同喜同悲。你要他人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心底尘封,就应该使他人相信自己的心是交到了一位可信赖的人之手。就像当你愿意停下脚步来倾听祥林嫂说毛毛丢掉一事时,你就不能有丝毫嫌其絮絮叨叨之意,不应随意打断她的倾诉;当你愿意蹲下来看一位小童向你炫耀他所收集的宝贝时,你应该表示出惊叹与羡慕,尽管你所看到的只是一块碎镜子,或是一只甲虫的翅膀,当他人向你捧出一颗心时,你应当奉还自己的一颗心。
    其次,有几集的内容在扣题上显得不足且松散,特别表现在《战天斗地》与《迷惘困惑》两集。
    最后是认为每集所给的播出时间太短了,导致片子被剪辑过多,影响了效果,有点可惜。以《艰难的爱》为例,我参加了这集的拍摄过程,认为现播出的内容虽然较完整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社会(领导)对知青恋爱的态度和导向,但由于过多剪去了反映被访人对爱的激情、执着与固守等相关细节(如李新苗长期以来在妻子上下班时都能拥抱送迎,成真将与初恋情人多年来的书信细心保管至今等),使观众只感受到我们这代人爱得很艰难,却体会不到这代人对爱的特别真诚一面,而正是这一面,往往更能触动人们心中最脆弱的地方。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8:54:12

--  

  

蓝蓝:

    "如今对知青岁月的评说不论认为青春无悔还是有悔,只要我们聚在一起说起往昔谁个不是神采飞扬,对老工人的挂念那个不是耿耿于怀。岁月流金也留金,在农垦的日子里我们所受到的磨练,在以后这几十年里我们再经受许许多多的困境时,不是都能顽强面对么?就业,上学,下海,下岗,失业后的老,病......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我们不是全都在经历着吗?没有那知青时期的经历做垫底,我们能迈过去吗?还不得像现在有的年青人高考不成就服毒,恋爱不成就自杀,失业就爬高架桥,玩牌耍赖就杀人......人生本来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十年,那是一段如歌如泣的岁月,一段坎坷磨难的岁月,尽管这段岁月渐远渐逝,在那个环境里坚定信仰顽强拼搏和乐观精神,从中可以悟出一点历史以及生命的真谛,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把握今天.

   “知青”是一个特别的年代的特别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经成为了历史。只有沉淀后的耕耘,方见精彩分腾,在全国几千万青年学生奔赴农村边疆。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支支时代的奏鸣曲,虽然经历异工同曲,但命运是共同的,我们的青春留给了祖国的土地,岁月沉重地记下了一代人的奉献。我们的后人对那一段历史,对父辈们的经历闻所未闻或大惑不解,将我们这代人的奇特经历和一些自已在难忘的年代所经历过的难忘的往事尽量如实地把它回忆出来,叙述出来。还原知青在那段历史中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经历,这是我参加拍摄的本意。"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9:04:33

--  

我的知青岁月》在广州开拍了~~

11月4日~5日广东电视台大型系列访谈片《我的知青岁月》正式开机,我粤海知青网部分知青应邀协助拍摄工

男节目主持人 :王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女节目主持人 :刘伟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9:05:45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编导小舒在和蓝蓝交代拍摄现场的有关注意事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不是知青网里的图图,红花男和橡胶娃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新朋旧友聚一堂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9:07:05

--  

                                                   访谈节目共六场,原兵团宣传队宋晓琪接受访问

现场翩翩起舞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9:08:30

--  

                         原晨星农场在何启珍是一次台风灾难的生还者,谈起了当年在台风中逝去22名知青

往事历历在目,38年来我无数次在梦见被洪水追赶围困,在惊骇中度过。

               理解万岁!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9:10:32

--  

女主持採访下乡海南十年的老知青黎服兵先生

霍东龄先生接受採访

主持人不禁为精彩的回答鼓掌


一丝不苟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9:21:07

--  

                                                                对华侨补校知青夫妇的採访

当年老工人对华侨子弟如亲弟妹一样爱护和照顾

华补知青的精彩表演

情自心里藏

笑在脸上出

嘉宾

情不自禁说起了自已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说不完~~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7/1/11 9:22:33

--  

大丰农场知青成真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姐姐成坚向大家讲述了男知青为她做扁担的故事

看看效果怎样?

知青后代也凝神

古国柱先生的追忆引起了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