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郴州华塘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9)
----  [原创]外行看热闹(11)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9&id=43576)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10/20 16:15:09

--  [原创]外行看热闹(11)

在高交会4号展馆内,个人技术创新展区和中国杰出学术机构中科院的展区同在一个屋檐下,就在人气爆棚的机器人专区旁边。

这里有让电脑会飞的民间怪杰,有让风筝发电的奇想,还有手工制锁,老人手机….

今年高交会的个人展,个人报名项目超250个,经组委会筛选后,最终97个项目参展。

两位老人发明的创新发电模式的是个人技术创新展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项是来自贵州的一位退休老人李先生的风筝发电。

我没有见到李先生本人,只拍了“风筝发电”概念模型的照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10/20 16:16:33

--  

有关风筝发电的信息,请看深圳新闻媒体的以下报道:

  “把风筝放到高空中,让高空的风吹动风筝发电”,李抚立老先生就展示了他所设计的“风筝发电”概念模型:一台风扇不停地吹出风,模拟自然风。在风扇前是一个转轮串式风筝,连接传送带。风筝在风力地作用下转轮不断转动,动能可转化成电能。

李先生介绍说,他所构想的风力发电机中既有“串风筝”,又有“筒风筝”的设计,风筝利用高空的快速气流进行发电,能力要比地面风力发电机要强悍的多。据了解,虽然目前世界上对“风筝发动机”的研究很多,但尚未有人制造出实物。

有人问:风筝遇到不合适的风向也有可能坠落,怎么办?李先生说他设计的转轮,无论怎样的风向,都能产生特殊的“升力”,这种升力使得风筝能保持向上的“姿态”不坠落。并现场用风扇演示了转轮串式风筝昂扬向上不下坠的本领。

这种用玻璃钢、碳纤维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风筝,据李抚立估算,其发电成本与水电基本相同。实际应用中,转轮串式风筝发电站可设在海洋中央或沙漠中央,风筝最高可爬高到500米高空获取高空风能。和现在常见的传统塔架式风能设备最高不超过100米相比,风筝发电能充分利用强度高于地面风力数倍的高空风力。

李先生称,他的风筝发电技术已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以及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10/20 16:18:24

--  

李抚立先生的这项发明为了纪念死去的孩子

李先生的儿子先天残疾,别人家同年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他的孩子却只能呆在家。为了帮孩子打发时间,李抚立给孩子做了一只又一只简易的轮转风筝。孩子开心地将这些风筝向空中一只只抛去。这些在空中不停转动的风筝让李抚立突然产生了灵感:能不能用风筝来发电?后来,孩子不在了,李抚立打算用这项发明来纪念自己亡去的孩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10/20 16:21:23

--  

   另外一项目是65岁的香港老人李宏先生的海浪发电。我有幸见到了他,为他拍了照片并与他交谈了一会。我问他,这样的东东能发电?他说,这个模型下面还应该有个平台。平台放在海面上,就能直接受到海水潮涨潮落产生的动能而使中轴上下运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10/20 16:22:40

--  

让我们也看看有关报道吧:

海浪发电:潮起潮落动能巨大

潮涨潮落产生巨大动能,如何将其转化为电能,也是一个多世纪来,人们思考的热门问题。而香港老人李宏先生则将这一设想的可行性通过模型展示在人们面前。

李宏的模型很简单。一台50厘米见方的钢架中央,是两个直径20厘米上下叠合的转动轮 (双向转换器),中间有一个螺旋形圆孔,一根有螺旋形凹槽铁条贯穿其间,两个角是两个小型发电机。海浪推动中轴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两个转动轮转动。该发明的核心技术在于,无论海浪是涨还是跌,转动轮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权,并获得巴黎公约受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10/20 16:23:14

--  

李宏先生的灵感来自年轻时一次溺水

现年65岁的香港老人李宏先生海浪发电的灵感来自于年轻时代的一次海上遇险。当时差点溺亡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了海浪的威力。如果将其用来发电,该有多好。但由于一直没有时间,慢慢地就将此事淡忘了。退休以后,李宏终于有时间将年轻时的心愿付诸实践了。他说,这项发明倾注了他数年的心血。他希望有人能将他的发明变成现实。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10/20 16:24:15

--  

我的一点感想:

有人说两位老人的发明不是高科技,只是一种异想天开的设计。可我倒觉得这两位李老先生都很了不起!敢想、敢做,会想、会做,并且还敢到这样的高交会来展示、推销自己的设计,勇气可佳,精神可佳,一点都不亚于年轻人。

再说没有异想天开哪来的创新?没有异想天开哪会有科学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