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4/19 18:51:28
-- [原创]走读石板老街, 感受沧桑岁月
走读石板老街, 感受沧桑岁月 仅以此图文献给一位旅居海外的新化籍老人,老人家是我们一位华塘知青的母亲.
新化县地处湘中腹地,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资水河畔。别看她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但它却是建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的一座千年古县,古称梅山。 通过千百年的演变,特别是近些年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新化县城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看过许多关于旧城改造而让有着百年乃至千年历史老街老巷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脸”甚至消失的报道,我亦关心起这座城市的老街来了。 在午后弥漫的春雨中,我一路打听着来到了这条老街——新化县上梅镇古城路。据说,这条老街是在这几年的城市改造拆迁中幸存下来的。 这条靠近资江河渡口的东西走向的老街,曾经是县治所在,已有800多年历史。当年,资江水路航运繁荣,它一直是县城的中心街道,集家坊、商贾、集市为一体,码头上船来帆往,街道上人声鼎沸,显得繁华而热闹。它浓缩着梅山政治、历史、文化的精髓,也浓缩着市井生活的精髓。 今天这千余米的街上,青石板铺就的路虽还厚实凝重,但也因年久失修而凸凹不平了。沿街的老房子没有钢筋水泥,没有布满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大都是二层楼高的民居,且已显破败。但它们却在默默地承载着古城厚重历史,坚持着过往的记忆. 街不宽,对面而居的两家也就隔着七八米的样子。我亲眼见到对面住着的两家妇女不知为什么事情在当街对骂。
老街上很少有车辆来往,但小小的商店却一家连一家,有南货店、食品店、五金店、电器店、杂货店、理发店,小菜摊……依稀还遗存当年的繁华。 老街的居民生活得很随意,我看到街边的屋子里,有人在搓麻将,有人在聊天,有人在看电视,还有些人家在忙着做饭菜。 我这举着相机满街乱拍的老太婆也引起一些人的好奇:有人问我拍这破旧的房屋干什么;有个小女孩跑过来让我给她照相,她用当地话对我说:“我最会照相了。”我一下没听懂,还是旁边一中年人给翻译的。我立刻给她照了两张,她笑得象朵花儿一样。 还有个小女孩,拉着爷爷的手一路跟着我,不肯回家,我也给她照了相,她略带羞涩的笑容也很动人。 在一老建筑(据说原来是祠堂)旁,我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也拍了一张照,她在相机显示屏上看了自己的照片后,对我说了句让我十分惊讶的话:“我还蛮上相呔,再帮我照一张罗。”我笑着又给她来了一张。 一位中年妇女在街边淘米,我无意中拍到了她,以为她会不高兴。没想到她看了照片后,很高兴地与我聊了几句。问清楚我的来意后,她马上高声地告诉了街对面的街坊。 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来往车辆不多,行人中除了有年轻人,还有挑空担而归的菜贩,有玩耍的孩童,也有拄杖的老者。 老街的居民是友好而宽容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繁华过后的平静与安宁,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老街的历史与文化。 走在狭长弯曲的老街上,长长的巷子,幽深潮湿,在春雨中散发着丝丝寒意。我想这老街的每一幢老屋,每一块青石板,都会有着精彩的故事,都在等着向人述说吧?…… 街的尽头就是资江,走过老街来到江畔,眺望江面,已经没有了往日风帆云集的景象。江边处处可见的高楼大厦,让你不得不在感受到历史沧桑的同时,也体验到时代脉搏的跳动。 在这新老城交汇处,不由想起伟人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仓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