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郴州华塘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9) ---- [转帖]新年新景:“草莓村” • 一招鲜 创新天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9&id=17610) |
|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7/2/2 19:09:14 -- [转帖]新年新景:“草莓村” • 一招鲜 创新天 新年新景:“草莓村” • 一招鲜 创新天
http://czdst.rednet.com.cn 2007-1-9 12:12:34 现场导播:记者俸婧:我现在是在华塘镇的塘昌村,这里是郴州闻名的草莓基地,现在正是草莓成熟上市的大好时节,一颗颗娇艳欲滴、鲜亮饱满的草莓吸引了大批城里人纷至沓来。 果农周余民今天刚刚和村里人一起送走了两大车草莓进城,这会子又有一拨城里人开着车慕名来到塘昌村,走进周余民的草莓大棚采草莓。从去年12月开始,草莓陆续成熟,塘昌村的草莓就一直这么“走俏”。因为地处城郊,距离郴州城和桂阳县城都非常近,塘昌这个“草莓村”就凭着这“一抹红艳”留住路人的匆匆脚步。客人亲手采摘,再买点回去让亲朋好友尝尝鲜,滋味自是格外不同。 娄底游客:我是昨天来郴州,朋友带我来这边感受一下田园(风光)郴州的草莓风味。感觉很清新,有一种回归自然感觉。是一种休闲旅游的很好方式。 这生态观光农业还是周余民这些果农们的副业,这挣钱的“大头”还是在卖草莓上。在华塘镇1200多亩草莓基地附近,根本看不到水果丰收时,果子堆成山,车子来回忙的景象,因为这里的草莓太抢手了,基本上刚采摘下来就被预订的客商拉走了。 果农周余民:忙的时候,下午采了,晚上又采,清早又送,上午又送,那真的是一天吃一餐饭都做不到。 老周说,有时候客商为了“抢”草莓,让他晚上觉都睡不好,都是销售商打电话跟他预定。像今年草莓的市价好着呢,八元钱一斤,到了春节还可能卖到十元以上,怕那时他又没有好觉睡了。不过老周和他种草莓的老乡们都算好了,按每亩产一吨草莓保守计算,今年这红艳艳的草莓又会给他们家家户户带来个“开门红”呢。 要说这华塘的草莓怎么这么抢手,那还真有它的“绝活”。用的是无公害生物肥,专门养了蜜蜂放进大棚来授粉,用的是滴灌,铺的地膜让草莓防寒防潮控制水分还不沾泥土,引进的“丰香”、“法兰蒂”、“红玉”都是优质品种。为种出高品质的草莓,每年,像老周这样的种植户跑到杭州进专用农资的时候,都总要向当年给村里传授技术的温州人请教种植技术。他们管这叫一年一次的“业务进修”。 汤启中,“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半年前来到这里,利用远程教育编发资料给当地果农传授种植技术。办培训班场场爆满,发资料也总是被果农一抢而空。 “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汤启中:都到这边来要(资料),他们都非常积极,说实在的,种草莓对科技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你不懂的话,产量比较低,科技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学的好,种的好,产量高,产量高,效益好。 由于解决了技术难题,草莓产量从去年的亩产800公斤,今年一下子翻了个番。草莓是种特别娇贵、不耐储存的水果,因此外地草莓基本上进不来,凭着天时、地利、品质好,华塘草莓迅速占领了郴州95%的草莓市场,还销往距离较近的宜章、株洲等地。 有了近十年草莓种植历史的塘昌村,从草莓育种、栽培、采摘、销售都有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为了规范、壮大这一产业,村里的草莓协会也应运而生了。 塘昌村草莓协会会长周贤陆:原来没有草莓协会的话,各做各的,开始做起失败的也还是有,真是颗粒无收。成立草莓协会就不存在颗粒无收了,个个都喜笑颜开,收成是越来越好。 现在,塘昌村340名草莓协会成员,平均增收3.3万元,全村草莓种植年产值达一千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在塘昌村的带动下,如今邻近的华塘村、油山村也开始种下了200多亩草莓,大伙都指望着,在新的一年里,靠着这新鲜、红艳的草莓,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北湖区华塘镇党委书记靳卫:2007年全镇将以草莓协会为龙头,向全镇辐射2000亩草莓基地,产值达到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作者:刘洪 黄珍) (编辑:李波) |
| -- 作者:云中牛 -- 发布时间:2007/2/3 11:31:28 --
北湖区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精心打造草莓基地。该区在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依托科技促进农民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培育了数百名种植能手。图为华塘镇技术人员在塘昌村草莓基地给农民讲课。(黄胜林 曾宪金 摄)
我们二农场的旧址就在塘昌,那里居然成了有名的草莓基地,不错,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