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牛郎织女和中国的情人节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37018)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8/19 19:52:16

--  牛郎织女和中国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和中国的情人节

l欢度中国历史情人节


    史料记载,汉武帝元狩三年,汉武帝开挖昆明池,为上应天象,就在两岸分置牛郎、织女的石雕像,中隔昆明池,“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象征天上的银河。五代时连年战乱不息,昆明池无人维护疏浚,池水逐渐枯竭。只有池边的牛郎织女石像,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保存至今,当地群众尊称这两位神话人物为“石婆”、“石爷”,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品之一。自汉代起,牛郎、织女的美妙传说便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当地修织女庙设案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一直很盛。据介绍,每逢农历正月十七和七月初七,此间献祭的香客多达数万人,扭秧歌、耍社火、唱大戏……热闹非常,与春节相比毫不逊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8/19 19:54:16

--  

牛郎织女和中国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中国人心目中美好爱情的代表


    织女像高两点五,为花岗岩圆雕,刀法粗犷,厚重朴实,人物容貌清晰可见。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在“石婆”面前顶礼膜拜,他们要拜的是一段好姻缘。但记者在西安街头随机采访发现,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无人清楚长安斗门是其传说的发源地。商家也只是大炒特炒来源于西方的玫瑰和巧克力,没有谁还会想到距离城区仅十几公里还有位美丽坚贞的“石婆”!


    只求热闹,只问经济,已成为中国节日的普遍现象,中国味浓郁的传统民俗正在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心中日渐淡化?


    专家表示,中国缺的并不是“节日”,而是先进合理的过节方式。 “七夕”等中国节日之所以热闹不起来,是因为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活动形式作为“节日载体”。如今,“玩”已经成为现代人过节的主调。只有注重情调、注重娱乐才能吸引年轻人。


    牛郎织女石刻管理所所长李平介绍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准备对这一文化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利用,建立“七夕情侣文化公园”,并将该资源申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努力打造它的爱情本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8/19 19:59:02

--  

玫瑰――西方情人节的象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8/21 2:30:40

--  

牛郎织女和中国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中国人心目中美好爱情的代

应该大家这一天都过得好,那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