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转帖文斗]王百明落难四十周年纪念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36350)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8/15 1:26:33

--  [转帖文斗]王百明落难四十周年纪念

王百明罹难四十周年祭



   还有几天,就是我的妻舅王百明大哥四十周年的忌日,谨作此文以表祭奠。

  王百明,原长沙三中高中毕业,1964年下放江永,他擅长写诗,素有“知青诗人”之称。1967年8月17日在江永县城,无辜惨遭枪杀,当时他仅只有二十二岁。

  春去秋来,岁月的长河缓缓地流淌着。如今,我们已都到了近花甲之年,岳父岳母早已相继离开人世,百明哥的侄儿们也都长大成人。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有些忙碌又有些平庸。

  许久以来,立明姐就要我写篇文章纪念百明哥,我却总是迟疑着不敢下笔。曾多次听几位江永的知青朋友说过,王百明是江永知青心中一个永远的痛。我想那痛,应是一道长期郁结在心中,时时揪心却又让人不敢轻易触摸的伤痕;应是一种使人刻骨铭心,却又说不清理不顺的复杂情绪。人已逝,痛还在。在这个命题前,我久久地徘徊着。

  整整四十年过去,又是一个纪念日到了。

  我想,王百明的遭遇,应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之痛,也不仅仅只是江永知青之痛。纪念不仅是为了怀念,更是为了记住。为的是观照生命,使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更加辨清今天,顺利的走向明天。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8/15 1:33:13

--  

我想,王百明的遭遇,应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之痛,也不仅仅只是江永知青之痛。纪念不仅是为了怀念,更是为了记住。为的是观照生命,使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更加辨清今天,顺利的走向明天。

王百明是江永知青,我们的一代英才,被一个扭曲了的时代葬送,心里想起都会十分的难过,一下有四十年了,好在神州今天的变化能安慰死去的英灵,我们择录此文表示深深的怀念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8/15 1:48:23

--  

请大家多跟帖,追悼纪念一代英才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8/15 8:20:27

--  

八月十七日是我们江永知青王百明逝世40周年纪念日,王百明的早逝一直是我们江永知青心中永远的痛。

王百明战友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你!


--  作者:酒鬼
--  发布时间:2007/8/15 13:03:22

--  

王百明的遭遇,应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之痛,也不仅仅只是江永知青之痛。纪念不仅是为了怀念,更是为了记住。为的是观照生命,使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更加辨清今天,顺利的走向明天。

重要的是不要让历史重演!


--  作者:麟姑儿
--  发布时间:2007/8/15 14:04:21

--  
怀念你王百明——我们的好战友!!!!!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7/8/15 16:35:54

--  

2007年一月,曾随原江永县农艺队返江永.在江永,大家在王百明安息之地久久默哀.回来写了此诗.

今天我们看你来了,百明

.

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

只有青年人的一腔热血:

希冀着灿烂的未来,

生命之弦却突然断裂.

.

一支歌还未唱完便嘎然而止,

笑容也在那一瞬间凝固:

从此长眠在遥远的异乡,

忍受着远离故土的孤寂.

.

今天我们看你来了,百明,

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兄弟.

当我们走近你的安息之地,

心中沉重得像塞满了铅块,脚步却如细雨无声.

.

我们不忍心将你惊醒,

不忍心让你又一次听见那罪孽的枪声:

就让我们静静地伫立在你的身前,

回忆那青年时代生活的情景.

.

安息吧,战友,我们还会再来,

再来和你叙叙旧情.

安抚你含垢忍辱的魂灵,

也为你带来故乡的温情……

2007.2.9


--  作者:弯弯青石路
--  发布时间:2007/8/15 17:05:23

--  
知道!知道这几天在知青中,尤其在江永知青中有一股情绪在涌动,一种友情在追忆。那就是我们的知青伙伴百明兄蒙难四十周年的忌日--8月17日。 我用心读着文斗的文章,更多地是再现那血风腥雨的年代… 当年凶手用一枝鸟枪把一筒的铁砂射向了追求人身真谛的青年,百明一身颤抖,带着满脸血迹,痛苦挣扎近2个小时倒在地上悲愤的离开了人间。事后被勿勿地草葬在县郊的乱石坡上。不久形势有逆转,为悼念死去的战友,江永知青纷纷返回江永。选好新的墓址,从沅口水库弄来几吨水泥,备好石料,按设计好的图纸为战友修好的长眠陵。在迁坟到新墓地的过程由白水、江河、圳景三个大队的8个男知青,青一色的平头、身着深兰色土布它它扣农民服,用肩扛着盛装百明遗体的棺木,挺直背、两眼直视前方,喷着怒火一言不发,用整齐有力的步伐走过县城,不长的几里路两边观看的人静悄悄,整个县城寂静,空气象凝固一样。可过不了多久随着轰的一声沉闷的巨响,墓的地面部分被摧平,几吨水泥混凝土护卫着百明遗体深深地扎在江永的泥土里。随之而来的知青被捆、被斗、游亍示众、尽力丑化知青,搞臭知青。百明的悲惨遭遇是几千江永知青遭遇的典型!阶级出身的烙印象一根巨大的铁练封锁了知青追求理想港湾的航道,我们无权选择!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8/16 3:48:52

--  

2007年一月,曾随原江永县农艺队返江永.在江永,大家在王百明安息之地久久默哀.回来写了此诗.

今天我们看你来了,百明

.

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

只有青年人的一腔热血:

希冀着灿烂的未来,

生命之弦却突然断裂.

.

一支歌还未唱完便嘎然而止,

笑容也在那一瞬间凝固:

从此长眠在遥远的异乡,

忍受着远离故土的孤寂.

.

今天我们看你来了,百明,

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兄弟.

当我们走近你的安息之地,

心中沉重得像塞满了铅块,脚步却如细雨无声.

.

我们不忍心将你惊醒,

不忍心让你又一次听见那罪孽的枪声:

就让我们静静地伫立在你的身前,

回忆那青年时代生活的情景.

.

安息吧,战友,我们还会再来,

再来和你叙叙旧情.

安抚你含垢忍辱的魂灵,

也为你带来故乡的温情……

深切感人!好诗


--  作者:永明马灯
--  发布时间:2007/8/16 11:20:59

--  

悼念王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