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原创]端午雨 (知青生活扎记) (散文)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29186)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7/6/3 22:39:56 -- [原创]端午雨 (知青生活扎记) (散文) (知青生活扎记之一) 端午雨 (散文) 那天夜里,窗外哗啦啦地下起飘泼大雨.那雨是那样毫无顾忌地下着,是那样酣畅淋漓地下着,直把我家的窗框,敲击得啪啪直响.躺在床上,我听那雨,感觉着那是一曲催眠曲,慢慢地,真的就要睡去了,但就在在这时,耳畔却突然响起一声呼喊:快点起身哟,去“量”鱼崽呵……我仔细听时,那喊声却远去了. 我醒了过来.赶紧从床榻上跳了下来.推开了窗子,寻找那阵喊声.却什么也没寻到.我站在窗前,很有些惆怅. 那是谁的呼声哟,怎么那么熟悉呵.好像,在哪儿听过的呵.忽而,我想起了玉生,是的,这是玉生在唤我呢.于是,湘南的那个小山村,立时便飘浮在我的眼前了. 玉生那时是我的隔壁邻居. 说起来真的叫人难以置信,我下放的那个山区,有山亦有水,却是很难吃到鱼的.即便是赶闹子,也很少有鱼卖.这大约与农活太忙有关.当然,即使农闲,也少有人去山塘里捞鱼,怕“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呀.于是,那山里的人要是吃鱼,就非等到过春节了.春节前,队上的那口水塘,放干了水,一村的男子汉就下到那水塘里去捕鱼.然后,生产队就按人口按工分,分了下去.于是,大年三十的那团年饭桌上,就摆上了鱼.再就是端午节前后了。山里总会有几场大雨.雨一下,岩洞里,山塘里,就会有鱼顺水窜了出来.于是,村里的人,就会在清晨或是傍晚时,将“量子”置于田地的水沟旁,等着那鱼儿自己钻进“量子”里.不占用正工,当然也就与“资本主义”挂不上钩了.即便是公社来的干部,也会视而不见的. 这样一来,我那个隔壁邻居玉生,就上演他的好戏了. 玉生身材高大,且又胖乎乎的.在我印象中,有点像梁山的那个鲁大和尚.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但他虽有一身好力气,干起农活来却不精.农活中的那十八般武艺,样样拿不起放不下,因此,常常让村子里男子汉们拿他当笑谈.不过一到了端午“量”起鱼崽来,他却是精神抖擞,每每一出手,就让人羡慕得眼红.那几天的雨夜里,他总是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赤着双脚,着一条短裤,扛一把锄头,提一盏马灯, 巡游在田垅沟渠,宛若是一位夜巡沙场的将军!天一亮,他回来了,鱼篓里,常常盛满了鱼崽,银花花的一片.这时的玉生,定是笑容满面,神采飞扬的了. 他常常来我这儿串门.我刚来这个小山村时,就注意到有一个大高个总是一近我住的这间屋,对我笑笑,却不言语.而且是总只站在门口,不进屋子里.后来我才知道,他出身不好,是个“四类分子”的子弟.他怕我嫌弃他.时间长了,他和我也熟了,才知我的情况比他也好不了多少.于是我们常常结伴上山砍柴.他力气大,山林又熟,常常是我还没有砍多少,他就将他的柴捆扎好了,却不先下山,提着砍刀,来帮忙了.因为这样,直到现在,我一想起,还很感激. 他常常对我说起端午 “量”鱼的事.那是他的荣耀.他硬是将端午节前后下的那雨,叫做 “端午雨”. 我说:‘黄梅时节家家雨’,这应是黄梅雨呢.他说,就是端午雨. 端午雨就端午雨吧,想想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我也就不和争个高底了.那一年,他鼓动我也去 “量”鱼崽,我也就去了.“量子”呢,自然是他为我准备好了.写到这里,倒是要说说什么是 “量子”了.那其实就是一种捞鱼的鱼具罢了.细篾编织的,其形状似一个口大胫细肚子大的瓷瓶.口子大,那是便于鱼崽钻进,胫细,这里面就有一个讲究了.那胫内尽是倒齿,鱼一旦钻了进去,就别想再钻出来了.肚子大,为的是盛更多的鱼呀.这 “量子”就置放在水沟里,鱼顺水流,就进了“量子”里了.不过,写到这里,又非得补上一句,不是所有的水沟都有鱼经过的,有鱼经过的那水沟,就叫做“鱼路”了.玉生就知道那条水沟是鱼路,他对此,大约是有研究的,而且是秘而不宣的.这就是他为什么总是满载而归的制胜法宝了.而别人有可能一个夜晚过去,却收获甚少.时间长了,也就兴味索然、洗手不干了. 有一年的端午雨下了,夜里去“量”鱼,我偷了懒. “量子”一放,就回去睡觉了.第二天一早去取鱼时,却见 “量子”被人动过了.当然, “量子”里就没有鱼了.我于是很有些失望.骂了几句,就怏怏不乐地往回走.正逢上玉生从另一条田埂走过来.远远的他问:“‘量子’里有几多鱼崽啊?”我说:“不知哪个‘刷把鬼’把我的鱼偷走了.”玉生一听,眉头一皱,转而又哈哈大笑起来:“那准是牛崽干的好事。一早我就见他提着一篓鱼崽回去了。那个刷把鬼(捣蛋鬼)哟。” 我们说着说着,一同回村子里了。 一进屋,我还没有来得及换下湿衣服,玉生就进了我住的屋子。一进门,他就说:我把牛崽带来了。我一见,那个十一、二岁的牛崽,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神气,只见他闪闪躲躲地只在门外探出半个身子,却不敢进屋。一只手还捂着耳朵,想来那定是被玉生揪痛了的。玉生向他喝了一声:还不进屋!那牛崽才低着脑壳走了进来。他连忙将手上提的鱼篓,放在地上,“全都在这里了,”他说。“我一条也没有要。” 玉生抓起了鱼篓,把那里面的鱼崽,一起倒在我的脸盆里。拖着牛崽就要出门。那牛崽却闪躲藏开了。玉生手一扬,他连忙捂着了耳朵。玉生说,要吃鱼,到他那里拿几条。牛崽这才吞吞吐吐说话了:“今天的事可不能对村子里的人说呵,以后哪家要是少了一只鸡婆,菜园里丢了几条黄 ,还不赖着我偷的么?”没想到一个闻名遐迩的刷把鬼,还这么注重他的名声呢,我和玉生哈哈大笑起来…… 我在那湘南的小山村生活了九个年头。每逢黄梅时节,夜里一下大雨,总会听见玉生在窗外呼唤我。下雨了呵,起身去“量”鱼崽啰。这一喊声已经远去了三十多年了,今天却怎的在我的耳畔响起呢? 那个夜晚,我难以入睡。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着那个小小的湘南山村,和那些零零星星的遥远的生活片断…… |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6/3 23:25:17 -- 我在那湘南的小山村生活了九个年头。每逢黄梅时节,夜里一下大雨,总会听见玉生在窗外呼唤我。下雨了呵,起身去“量”鱼崽啰。这一喊声已经远去了三十多年了,今天却怎的在我的耳畔响起呢? 无限的思念 |
-- 作者:gh19642000 -- 发布时间:2007/6/4 17:10:06 -- 愿温馨的回忆再送你进入醇美的梦乡...... ![]() |
-- 作者:绿碧岭 -- 发布时间:2007/6/4 18:39:23 -- “量”在江永土话中读liang(第3声),为“装”,“盛”的意思。“量”鱼仔,就是把小鱼装到一个装鱼的容器里去的意思。 这个装鱼的容器江永话叫做鱼“量”,鱼“量”是用大约 感谢孤烟兄把“量”鱼仔的故事写得如此的准确和生动,使我仿佛都闻到了鱼仔的腥味。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6/5 5:01:16 -- 端午雨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7/6/5 13:50:51 -- 2004年11月,我们知青大返乡时,我回到那个叫做洞子上的小村,想见一见玉生,但他却为了生计,凭着他有一身蛮力,去远地为人挑砂石了.我好生遗憾呵! |
-- 作者:绿碧岭 -- 发布时间:2007/6/5 21:58:48 -- “他硬是将端午节前后下的那雨,叫做 “端午雨”. 我说:‘黄梅时节家家雨’,这应是黄梅雨呢.他说,就是端午雨.” 绿碧岭说: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范围内会出现一段连续的阴雨天气我们把它叫做梅雨。 而每年的端阳节前后,三湘大地一定会有一次较大的降水湖南人把它叫做端阳雨。 由于端阳节一般都在梅雨时节,所以把端阳雨说成梅雨是不错的。但梅雨的时间跨度有一个月,而端阳雨的时间跨度只有几天,所以把端阳节前后下的雨称为端阳雨会更准确一些。 |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6/27 3:26:13 -- 华文经的看,再推到顶端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7/9 5:46:45 -- 端午雨
端午雨 旧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7/9 5:48:51 -- 端午雨 躲端午 旧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 旧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