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推荐] 陆几无 六 万力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28006)

--  作者:绿碧岭
--  发布时间:2007/5/21 20:37:03

--  [推荐] 陆几无 六 万力

第二年,陆无几喜得爱女,虽姓“蒲”,他对女儿宠爱有加。也就是这一年,县里将他转成公办教员,正式调入县一中,分配了宿舍,这样两夫妻上班的条件就好多了。但他两仍然每星期天回瑶寨看望蒲书记,给岳父带去好烟好酒,以及岳父需要的一些东西。蒲书记更是乐得笑不拢嘴,总是抱着小孙女满寨子转悠,逢人就说:“我女儿全家回来了,今晚到我家坐坐。”他是想请人到他家,和他一起分享他的幸福……

第三年,陆无几接到其母生前任教的某学院寄来的纠错通知,并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抚恤金。原街道居委会也退出一间房,给他作返城时居住。县一中准了他半个月的假期,让其回长沙料理料理。陆无几十分感叹人生“今是而昨非”,兴高采烈地带上蒲桂花和女儿回到了久别的故里,逛了一荡省城。                    某学院领导在深表对其母的“不幸”和致歉时,透露出想让陆无几顶其母亲之职,留在院里做研究工作的意思。陆无几对此深表谢意,他舍不得离开大瑶山的猗丽与宁静,更舍不得山寨里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

陆无几在长沙期间,去看望了他的姑姑。他姑姑已是博士导,姑父已病逝三年了。姑姑见到蒲桂花和他们胖墩墩的女儿时,高兴得总天把这个侄孙女捧在手里。做梦都发出笑声。她不缺事业,不缺金钱,唯独缺的是这份难得的亲情。一天,她和蒲桂花商量,她想让蒲桂花调到她所在的学院,陪伴在她的身边。一是蒲桂花可协助她整理资料,二是,有他们在一起,她可以随时享受到天伦之乐。蒲桂花当即表示愿意和孩子一起留下来,因为她觉得生活在大城市,对小孩的成长有利。

可陆无几却为这事气得脸红脖子粗,当晚就破天荒地把蒲桂花骂了一场:“我说蒲桂花呀蒲桂花,你那根筋出问题了?你说,你可以照顾我姑姑,这我可以理解,但你不应该搭上我的女!她是我的命根子,我上山下乡这么多年,现在只剩下这个女儿了,你们留在这里,我仍在江永,这不是存心让我还过那种伶丁洋里叹伶丁的日子吗?”   陆无几的这番话,把个蒲桂花说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后来,她仔细一想,陆无几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可她也放心不下这个孤单一人的姑母,只好自宽自解的说:“慢慢的想办法吧,反正姑母也年纪老了,需要人照顾了。”

  陆无几在长的日子,特邀了一些在长的知青好友到萧湘春酒楼小聚,老知青故乡重逢自有说不出的高兴,大家敞开心扉,毫无禁忌的天南海北的谈着。蒲桂花的酒量发挥到了极至,她一连喝了几杯,几乎将所有的知青都醉倒在桌子上,真不愧是在从小就在瑶山经过锻炼的……大家正在为重逢而高兴时,不知哪个醉鬼猛地从桌子下爬了出来,端起酒杯说了一句:“这是一朵要开开不出的花!”,引得所有的醉鬼都一齐举起酒杯,手舞足蹈地附和:“这是一朵要开开不出的花!”,随即就放声哄堂大笑起来。知青们的开怀大笑,使得来酒楼吃饭的人们都感到惊奇,纷纷打听:“这群人是不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

  半个月的假期一晃就过去了,陆无几和他的妻子女儿又回到了江永这个偏僻的小县城。

  第四年,陆无几犯了一个十分严重的政策性的错误:他违反了计划生育,超生了一对孪生女儿,按规定陆无几和蒲桂花是要开除公职的,就因为他岳父蒲书记挺身而出,跑到县里找了有关单位的领导哭诉:“我家无男丁,超生是我的主意,陆老师是我入赘的女婿,生的孩子不姓陆,姓蒲,只怪我命苦,他给我生的又是一对女娃!”诉完后,还老泪纵横。加上瑶山村寨、公社、区里、千山学校、县一中都找出多种理由托保,县教育局和卫生局也如实向县领导反映,最后的结局是:蒲桂花、陆无几各记大过一次,降一级工资,他岳父党内记过一次,撤去支书一职,罚款三千!

这事过后,陆无几想,如果他是瑶民,不是国家教师,他们的处罚可能会轻得多。

不久,陆无几的姑姑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他家那些在海外的亲属也都回到国内祭奠。他也赶回长沙为姑母办理丧事,并与那些从未谋面的亲戚会晤。

当他见到这些从未谋面的叔叔和舅舅时,他才知道自已的祖父当年在美国谋生时,日子是过得清苦节俭的,大约到了二战期间,因低价收购了一些房产和股票,去世后才留下了一笔相当于市值几万美金的有价证卷和房产给他父亲……若干年后。这些东西已升值为几百万美元。按美国的法律,这笔钱只有陆无几才有资历格继承。而他的舅舅此时正在联合国任外交官,教他按国际惯例,司法程序办理司法公证,去美国继承这笔遗产……

同年,街道居委会和房地局落实政策,将他家那栋小洋楼退还给了陆无几。就因为小洋楼风水好,古朴典雅,省城的一些大款们想出重金收购他的小洋楼,但陆无几给他们的回答是:“噫也,这屋是我的祖业,我怎么也不会出售啊!”……随后,陆无几办好了出国的手续,只身一人飞往美国。一所之后陆几无从美国回来接蒲桂花和三个女儿。他说,刚到美国时,他叔叔说他讲的英语带着典型的伦敦腔,不适应美国社会。为此他以每天100美元的价格请了位美先生,每天学五个小时,一个月以后他便熟悉了所谓的美式腔,还包括纽约黑人区的方言。甚至连某些黑话都讲得一落溜……那位美老师只得说:“现在轮到你来教我了!”

又过了几年,陆无几在美读了个博士学位,居然研究起什么“模糊数学”、“史密斯图论”……写了几篇论文,发表在某学术专刊的文库上,蒲桂花也到了当地一家医院上班了。              九十年代未,陆无几和蒲桂花悄悄地回了趟大瑶山,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接蒲书记去美国定居。因为蒲书记已经老了,一个人在瑶山,无人照顾。岂料,他岳父还老当益壮,能啃排骨,能吃蚕豆,能上山打猎,加之,他大女儿的崽和老婆早就迁过来与他一起住,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一天吃得二斤米酒或红薯酒,死活都不肯跟陆无几去美国定居。他说:“我是生在这个地方,长在这个地方的人,我到了美国会受洋罪”……

在江永的这段日子,陆无几夫妻两还到了陆无几插队落户的瑶寨生产队,看望那些与他一起战天斗地的乡亲和扫盲学校的学生们……只是叶队长和一些当时扫盲班的学员已经去世,这令陆无几感到有些伤怀。但他在叶队长的儿子陪同下,到叶队长的坟前祭拜。他对叶队长是有感情的,他双手举起酒杯,在叶队长的坟前洒了个圈,然后低着头,口里喃喃的念道:“祝叶公在天之灵安息,请您记住,我不叫陆无几,我是陆姬虞,倘若再搞错了,到时闰王都不认我,叫我魂归何处?阿弥陀佛!”

在做完这些事以后,陆无几带着妻女去县城附近的凤凰岩祭拜陈武兵。当年陈武兵的追悼会开完后,陆无几跟着送灵的队伍来过凤凰岩陈武兵的墓地。到凤凰岩后,只见一片荒草,怎么也找不到陈武兵当年的坟墓,他只在这一大片的荒草丛中找到了一些零散白骨。他想:“这里也有人盗墓。陈武兵的墓,是被人盗了、毁了。”他万分愤怒,立即和蒲桂花一道赶到县政府反映情况,县里的同志很热情的接待了他,并作了解释,他才知道自已竟是虚惊一场!

县里的同志说,的确,早几年这里真发现有人盗墓。但这里埋的只是几个穷得丁当响的知青,既不是古墓,又不是文物,按理说是根门不值得那些盗墓者兴师动众的。可坏就坏在当年陈武兵下葬时,叶队长将他父亲的一杆镶了玉的、吊了三个古铜钱的铜烟杆作了陈武兵的陪葬品。

过了许多年后,也就是八十年代末,陆无几离开中国不久,县里开始修县志,县志里面有段记载很有意思:……建国前,瑶山村里有一个“程朱家庄园”,庄园里住着一个姓程的大地主,民国初年,他客居北京,曾用上万两黄金收购过那些宦官们从皇宫里偷运出来的翡翠烟嘴、古钱和古玩。建国后,程姓大地主早已去世,土改时瑶寨分地主的浮财,只知道,那翡翠烟嘴和古钱分给了叶队长的父亲老贫协主席,而其它的几件古玩就不知散落到什么地方去了。

当然记载归记载,而叶队长的父亲又确实曾将玉嘴镶在烟杆上,那三枚铜钱也曾作为饰品缀在烟锅上。叶队长的父亲老贫协主席去世后,有人专门采访过叶队长。叶队长也被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说:“陈武兵牺牲后,我父亲要我将他的烟锅作为祭品送给了陈武兵,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你们所说的从皇宫里偷出来的古玩。”

此事一度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社会上已出现了关于陈武兵棺材里有宝物的传言……县安置办的干部听了这个传言后马上派人到凤凰岩陈武兵墓地照片,并将几名知青的墓碑与照片编上号后,全都保存在安置办仓库内。同时,还派人在墓地巡视……果不其然,真有一些人在墓地寻找,挖掘,只不过他们不知道陈武兵的坟墓所在,均是劳而无所得,墓,也就保存下来。

不多久,“知青联谊会”组织了大批长沙知青返回原下放地点,他们在走访自已插队落户生产队的同时,也捐赠了一笔款项用来修缮知青陵园,原葬在凤凰岩的陈武兵等知青墓也就顺理成章地迁进了陵园,陵园有人守护,这些墓也就完好的保留至今。

陆无几和蒲桂花也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这个知青陵园,他夫妻两久久地伫立在陈武兵墓前,诉说着自已怕思念之情,送上一瓣战友的心意。陈武兵的墓虽说墓碑尚存,但上面的字迹却已斑驳,那墓虽说是三合土重做的,但已是杂草丛生,显得十分荒凉与寒仓。陆无几不禁携妻跪下,想到伤心处,陆无几竟然仰天长哭,蒲桂花也跟着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因为,她不止一次的听丈夫说陈武兵的事情,她也十分清楚的记得,丈夫无数次对她说过:“生我者吾母,知我者陈也!”。于是,她马上和陆无几一道跑回县里,请来几个技术好的泥水匠,用上好的水泥为陈武兵重修了陵墓,并用大理石在墓的四周彻了一道护墙……

当陈武兵新的陵墓落成时,他们邀了县水利局和县府里认识陈武兵的一些干部,再次到墓前焚香祭拜。直到这些事情做完后,陆无几才朝着天空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他再一次的仰望大瑶的三峰山,挺拔雄伟,风骨尚存。他不由得再一次想起了陈武兵,当年他也曾和陈武兵一起站在这里仰望三峰山,只是物是人非:当年他最贴心的战友已长眠在这块土地上了,而他也早已不属于这块土地了。他不敢再让自已的思绪飞驰,他忍着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回望着墓地,墓地上一丛又一丛的红得似火的杜鹃花,如同天边的晚霞,蔟拥着陈武兵的陵墓,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泛起涟猗。陆无几心想:这花是用武兵的生命浇灌出来的,即使我到了大洋彼岸,我也会看得见这如火的杜鹃花……

     万  力,作于1997年                 刘迪平,整理于2006年10月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5/22 6:22:12

--  

陆几无的故事,知青的酸甜苦辣……


--  作者:丘山傍渡
--  发布时间:2007/5/22 9:32:20

--  
是金子终得大放光彩.欣慰.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5/22 14:44:58

--  

当陈武兵新的陵墓落成时,他们邀了县水利局和县府里认识陈武兵的一些干部,再次到墓前焚香祭拜。直到这些事情做完后,陆无几才朝着天空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他再一次的仰望大瑶的三峰山,挺拔雄伟,风骨尚存。他不由得再一次想起了陈武兵,当年他也曾和陈武兵一起站在这里仰望三峰山,只是物是人非:当年他最贴心的战友已长眠在这块土地上了,而他也早已不属于这块土地了。他不敢再让自已的思绪飞驰,他忍着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回望着墓地,墓地上一丛又一丛的红得似火的杜鹃花,如同天边的晚霞,蔟拥着陈武兵的陵墓,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泛起涟猗。陆无几心想:这花是用武兵的生命浇灌出来的,即使我到了大洋彼岸,我也会看得见这如火的杜鹃花……

感慨万分!好文章!值得一看!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6/7 18:2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