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欢迎燕归来来我们江永栏目传经送宝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27564)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5/14 20:04:40

--  欢迎燕归来来我们江永栏目传经送宝

欢迎燕归来来我们江永栏目传经送宝

你的充满血与泪的文章,看了使人感动,
当时,我们班的班主任是教政治课的李老师,阶级立场特别坚定,爱憎特别分明,不但撤了我的班干部职务,还经常教育我不要走“白专道路”,要与反动家庭划清界线,在我的“毕业评语”中她写道“该同学受家庭出身影响,前进的方向不够正确,读书是为了成名成家“惟有读书高”,发言不能与行动结合,缺乏工农淳朴感情”,
当年就是有些这样的人在兴风作浪
离家那天,父亲撑着拐杖,努力挺直不再挺拔的腰身,把我送出院门,遥遥挥手告别。走出好远,我忍不住回头,还看见父亲苍老瘦削的身躯倚靠在门边。尚不懂事的我也万万没有想到,父女这一分手,竟就是生离死别的永诀!我下乡后不久,1966年文革开始,父亲拖着重病的身体接受批斗,秋天,他就郁郁而终了
看了使人掉泪,
父亲去世后,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再没有可能给我寄钱寄物。母亲失业在家,被街道指派去挖防空洞,说是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深挖洞”,“备战备荒为人民”,不仅没有工资,连工具都要自备。两个弟弟因为家里困难又出身不好,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辍学了,不给安排工作,只能去当“土夫子”,天晴去担土,下雨只能望天,饱一顿,饥一顿,自顾不暇。为维持生计,母亲只好变卖旧家具,最后连床铺都卖掉了,搭块门板睡觉,实在没有能力再支援我,我从此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自食其力的农民
悲惨至极!
望着天边飞驰的白云,我仿佛听到母亲在向我呼唤:“燕子,你在那里还好吗?”我仿佛看见母亲在那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坐在杂乱的床边,呆望着窗外天边北去的雁阵,口里喃喃地念诵着“又是一年春草绿哦……”。哦,母亲,你是想起了京城故宅门前碧波荡漾的什刹海边微风吹拂的柳枝,还是依稀听见了秋日长空里那天际传来的余音袅袅的鸽哨?女儿在靖县的山中为你遥遥祈福啊,这两地相思母女愁情何时能了?
读了感动!
好文章!处处好。。。。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5/14 20:05:44

--  

谨将我的一篇回忆文章发表在江永知青版块。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我的哥哥冯世续于1963年下放到江永回龙墟农场,文革中被从长沙抓回江永又坐了两年牢,1974年病逝,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亲属至今不清楚,希望能找到认识我哥哥的朋友,了解一点当时的情况。

二、我在文革期间,曾经跟随一些江永知青哥哥姐姐们在省委招待所住过(文章中有记叙),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一直影响到我的一生。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些日日夜夜。

三、我在当“黑市堂客”吃议价米、打机械流的时候,曾经与许多同时打机械流的江永知青为伍。后来我也经常到天心阁的知青酒楼与知青朋友聚会,我对江永知青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四、我与也是江永知青的老艾不久前又成为了儿女亲家,而且我先生的表哥也是江永知青,我与江永的渊源真是太深了,我们在交谈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谈起江永——那一片湖南知青的出发地。

谢谢你我们江永知青的好朋友,天下知青是一家!


--  作者:燕归来
--  发布时间:2007/5/15 10:51:43

--  
谢谢笑对人生版主,祝所有江永知青朋友晚年幸福!
--  作者:丘山傍渡
--  发布时间:2007/5/15 12:12:55

--  
欢迎你,燕归来网友.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5/15 13:34:35

--  

欢迎欢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