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树的乐章(请您享受)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21073)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3 21:57:24 -- 树的乐章(请您享受) 树的乐章(请您享受) 树抚育我们的灵魂,树维护我们的生命。没有其他的生命形态像树一般影响我们生活,地球上庞大的森林像一张活生生的毯子般覆盖着地球,一张生存不可或缺的毯子。 作为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生物,森林不只是各种树木的组合,树吸取阳光的能量,将空气、水及养分转换成生命所需,森林滋养大气层,简言之,森林制造新鲜空气。 森林最值得赞颂就是它的自我表达,不论是工具的把手,还是枯木椿,或是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杆,都记录风的吹袭,它总是叙述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木材对人的吸引力。 人类一直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观察大自然的运作,得知任何一种资源都不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始终在等待,看着每一种资源消耗殆尽,期待下一次轮回更好。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20:57 -- 植树有令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22:53 -- 植树趣闻 古往今来,有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23:49 -- 植树趣闻思乡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这些树已成为藏汉友好的历史见证。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25:25 -- 八戒植树 八戒靠干零活儿维持生计。一次,八戒揽下狐狸的活儿——植树。 狐狸指着这块空地说:“八戒,你看,这是一块长方形空地,只有植树造林了。那儿有一棵梧桐树,梧桐树前面种10行,后面种8行,左边种7列,右边种9列。价钱吗——每棵树2元,如何?” 八戒一听,这价钱还比较合适,就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八戒便加班加点地干。十来天,总算干完了这活儿。 八戒到狐狸家算工钱,狐狸拿出算盘,边念边算:“梧桐前面10行,后面8行,计18行;左边7列,右边9列,计16列;一共植树:18×16=288(棵)。付你工钱:288×2=576(元)。”八戒在一边听着,想想也是这么算的,就把工钱领了。 八戒老实地说:“梧桐树这一棵不是我植的,退2元吧!” 狐狸笑了笑说:“八戒,我看你挣一点钱也不容易,算了,这2元钱就不退了。” 八戒领着576元钱回家了。儿子猪小戒问父亲植树的情况,八戒把情况说给了小戒,小戒一听,说道:“爸爸,你上当了!” 八戒说:“没有呀,算得清清楚楚的,我还多领了2元呢!” 小戒给八戒画了一张示意图,这一看,八戒才醒悟过来。原来,梧桐树这一行一列计34棵树没有算。 八戒其实共植树:(18+1)×(16+1)-1=322(棵),应得工钱:322×2=644(元)。八戒叹道:“狐狸呀狐狸,真是本性难改呀!”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27:41 -- 百年树人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28:52 -- 写诗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驻兵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 驻兵徐州时,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30:00 -- 植树模范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称得上古代文人中的植树模范,他被贬为柳州刺史后,曾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他在柳江沿岸栽种了不少柳树,并曾写过一首自嘲诗,诗人中有“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至今传为美谈。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31:11 -- 苏堤春晓宋代文学家苏轼,少年时就喜种松树,在《戏作种松》中说:“我昔少年日,种树满松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在他两任杭州知府时,都曾在湖边筑堤种芙蓉、杨柳等树。 “苏堤春晓”,使西湖增添了“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问柳花”的美景。 |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3/14 6:32:39 -- 与春天约会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选定4月的某天结束他在哈佛大学的教授生涯。 那天,在哈佛大礼堂讲最后一课时,一只美丽的知更鸟停在窗台上,不停地欢叫着。桑塔亚那出神地打量着小鸟。许久,他转向听众,轻轻地说:“对不起!诸位,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讲毕,急步走出门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