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原创]重修农艺楼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17000)

--  作者:共鸣
--  发布时间:2007/1/25 15:53:27

--  [原创]重修农艺楼

湖南知青网对农艺队老知青“快乐回家”江永行作了大量报道,受到知青网友们的热情关注,作为农艺队的一员,深为感动,在此向各位网友表示谢意!网友gh19642000在他充满爱意的诗歌“再梦知青楼”中提出“为什么不重修知青楼”的呼吁,得到网友哥巴和笑对人生的响应,笑对人生并具体提出“将农艺队的旧址,建成江永知青纪念馆,建成江永知青回来的招待所,建成一个新的江永的景点”。我们非常赞成这个提议。实际上,农艺队队员,现在的知青实业家彭湛辉周仁芝夫妇也有这个想法,但这件事要办成,恐非一家之力,希望有更多的知青朋友特别是实业家参与。本人是学土建的,根据当时的日记和这次江永之行的简单测量,绘制了旧居的土建图,对房屋作一简单介绍,供实业家和网友们策划时参考

农艺队旧居简介

    房屋位于距江永县城约七华里的接龙桥边,建于一座小山坡下,依山傍水。一条潇江的支流从前面流过,河对岸是县城通往桃川的国家级公路,远处是高高的都庞岭群山。

    房屋平面呈“凹”字形,座东北朝西南,闭合的前坪可作露天排练场,面对开阔的允山小平原,农艺队旧居仿佛是一座舞台。房屋有两层,下层用块石砌筑,上层用红砖砌筑,层高均约2.7米。6根方柱支撑二楼外走廊,走廊宽达2米,当时考虑兼作练功之用。房屋基础位于山坡挖方上,且以块石做基础,十分牢固,虽历经风雨四十年,建筑主体结构仍巍然屹立,没有丝毫裂纹,估计再过一百年也不会倒塌。

    房屋于1966年11月25日破土动工,1967年3月15日主体完成,经简单粉刷后,1967年4月11日队员们开始分批入住,历时五个月。当时知青建房,国家均有拨款。计划是6000元,追加2500元,仍未能盖瓦、铺木楼板和粉墙,最后再追加2600元,才得以基本完工。面积48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只花了10100元,平均每平方米21元,就在当时也是难以做到的。国家拨款主要用于支付技术工人的工资,购买木材、红砖、青瓦和铁钉,其它材料均为自力更生。队员们开山炸石,建窑烧灰,深山运木,河中取砂,运砖瓦,当副工,投入了大量的劳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目前,按江永县房屋市价500元/m2计算,该房屋约值24万元,若按设计使用期50年折旧,则现在实际价值4.8万元。

    旧居现由县公路局养路班使用,产权属谁,暂时不知。

1,一层平面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二层平面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剖视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立面图(现时照片,由湖南知青网提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gh19642000
--  发布时间:2007/1/25 16:48:13

--  
如果需要,作为普通知青,我愿添砖递瓦.
--  作者:共鸣
--  发布时间:2007/1/26 6:17:36

--  

谢谢支持!

图片若看不清楚,可点击单独观看,放大反而更清楚。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1/26 14:47:53

--  
这个事还是很大,由彭老总牵头很好,但是也要开一个会,有一个很好的方案,争取大家的支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应该有希望办好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1/27 19:19:25

--  
       支持!
--  作者:易禺圆
--  发布时间:2007/1/28 11:46:19

--  
很好的方案,大家的支持。是知青大事一桩。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7/2/22 16:14:14

--  
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