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9/9 16:19:02
-- [原创]老故事,新故事之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已很是平淡无奇了(其实前面两个故事也很平淡),但因为与前两个故事有些关联,所以还值得一点来讲它。 有个生在新社会的小姑娘,一上学就遇上个漂亮的班主任老师。小姑娘上课总爱盯着老师看,总也看不厌。老师遇上谁答对了了一个她提出的问题,总是用笑盈盈的眼睛去看谁。小姑娘总想着自己要有这样的幸运就好了,也让喜欢的老师笑盈盈的看一回。但小姑娘总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因此总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有天,学一篇课文叫《小铁锤》,老师让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抗日小英雄小铁锤讲的话分配给了一个手举得很高的男同学,他是非常会朗读的,村长说的话也分给了另一个男孩,他的手举得也很不低。最多的话(也就是全文的叙述性的文字)让最会朗诵,长得也最漂亮的叫小红的女孩来读,她是班长。只有一句话没分给人,也没人举手了,因为这是日本鬼子说的一句话。小姑娘迟迟疑疑地举起了手,老师马上把笑盈盈的眼睛对上了她“好!你来读这一句。” 小姑娘的心咚咚地跳着。在别人读的时候,她总也没法集中思想去听,总在想着自己等会要读的那句话。等着等着,觉得自己的脸都发起热来。她已经在心里把这句话至少读了八遍时才轮到她了,“不说实话,杀你的头!”声音出来后,小姑娘自己都不相信是从自己口里出来的。又响亮,又清楚,又好像日本鬼子说话的,凶凶的。小姑娘被老师表扬了,当然也被老师笑盈盈的眼睛看了一会子。 小姑娘从此喜欢举手发言了,也经常用笑盈盈的眼睛来回望老师的笑眼了。 一天下午放学了,老师把小姑娘带到自己的房间,拿出一个绿色的日记本,翻开交给小姑娘。“我读首诗给你听,你看能不能朗诵出来。”说着就背着手朗读起来:“诗人,最珍惜他那……”小姑娘一行行、一字字地对着,这是一首歌颂教师这个职业的诗,题目叫“四十五分钟赞”,小姑娘猜想这肯定是老师写的,不然,她怎么背得这样好呢? 老师又说,你把这首诗读熟,准备去参加市里的诗歌朗诵比赛。小姑娘又一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看老师笑盈盈的眼睛里全是鼓励:“你肯定会朗诵好的!来,你先把它抄下来,然后回家去背出来。每天放学后来朗诵一遍给我听。” 小姑娘仔细地抄下这首“四十五分钟赞”,把日记本交还给老师时,记住了这个本子绿色的壳面和刻面上“和平”两个艺术体的字(四十多年后,长大了的小姑娘重见这个日记本,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然后小姑娘天天练,天天背,天天在老师那里朗诵。 比赛那天,老师亲手给小姑娘梳的头,扎上蝴蝶结,牵着小姑娘的手上了台。到了台边,老师说你自己迈到台前去,敬个礼,对大家笑一笑就开始朗诵。这些话以前老师就讲过,今天又重复了一遍。接着老师又说了一句平时没讲的话:“万一记不得了,就停下想一想,别回头望我啊!”小姑娘笑了笑说:“老师,我记得。” 这次比赛,当场就发了奖,小姑娘得的是三等奖,但老师已经很满意了。她带着满脸的笑把小姑娘夸了又夸,还买了冰棒给小姑娘吃,然后牵着小姑娘高高兴兴的回学校。 美丽的姜兰校长迎在校门口,对老师说:“陈老师辛苦了!”,老师笑嘻嘻的说:“校长说错了,我不辛苦,她才辛苦了呢!”说着把小姑娘推到校长面前,“快把奖状给姜校长看!”姜兰校长把奖状上的字念了一遍,然后把小姑娘抱了起来,用自己布满笑容的脸贴了贴小姑娘的脸,说:“你这小姑娘真行!”姜校长抱着小姑娘走过塘边,来到老师办公室前才放下,然后对所有的围上来的老师和同学说了一句激励了小姑娘一生的话:“这小妹子不错,将来肯定有出息!”
十多年后,长大了的小姑娘回到了这个学校教书,教了小学又教中学,跟她的老师一样在这个山窝里的小学校里工作了几十年,延续着美丽的姜校长和美丽的陈老师的简单的故事。2006年,按照国家的规定,“湖南开关厂子弟学校”由办学企业湖南开关厂交付给天心区教育局,从此由政府来办。当年的小姑娘刚好充当了这个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厂办子弟学校的结束者。是年教师节,小姑娘与她的两位美丽的老师留下这张照片。易山就用它来完成这个平淡的故事吧! 写于2007年教师节前一天 献给几十年来为企业办学献出一生的教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