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沅江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7) ---- [原创]世间尚有狼狈者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7&id=36231) |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8/14 8:46:44 -- [原创]世间尚有狼狈者 读了草原野狼两篇作品《沉舟侧畔千帆过》《男儿魂》,都产生些许感触。为周伟刚遗憾,亦为林新强抱屈。 平心而论,周、林都不是糟糕的男人,反而是要么曾经、要么现在还是人们眼中成功的男人。只因为一念之差沦为狼狈的境地,让人唏嘘。 世间秩序本容易打破,不平之事哪怕在极小的范围内也会接踵而来,是可谓“天道无常”“祸福朝暮”。读多少书,受多少教诲,心存多大义道都敌不了紧要关头的考验。周伟刚对着美丽的杨丽侃侃的讲述江上中尉的故事时,内心何尝不洋溢着万丈的雄心。痴情的姑娘杨丽又怎能料到这名为“伟钢”的、就要决意娶自己的男子立马要来的怯懦和不义。 江上因不堪心中负罪的重压而选择服刑,而周伟刚也被内疚的鞭子抽打得痛苦浑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仍属于天良没有泯灭之人,值得可怜。 站在山岗上与飞沫不相干的冷漠者我们且不去论他,事实上这种完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还是很少的,影响不了社会的道德取向。真正的“弄潮儿”也是不多的,因此形成当无辜被罪恶威胁时,当驯良被凶残欺侮时,敢于挺身而出、振臂一呼的人少之又少的局面,于是,正义时常被邪恶钳制了。 世间有的是第三类人。这类人遵纪守法,不越雷池。心平气和时或者时过境迁后都能义愤填膺的针砭一切违法犯罪活动,好像嫉恶如仇,的确也痛恨犯罪如同痛恨魔鬼。这类人向往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本人也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合格分子,但没想过作为现实社会的一个个体,也有一份除暴安良的责任,而是从意识上把这份责任全权委托给了警察。 诚然,警察是保护百姓不受欺侮的。但警察不是挂在身上的神符可随时显灵,因而,在危急时刻,人民群众奋起自救与邪恶抗争就成为必需。人都害怕出头,但有人出头时倒还有勇气跟随其后。于是真正的立于涛头且不在意的“弄潮儿”就成为人们眼中、心中的英雄。但英雄不多,当犯罪在光天化日中发生时,更多的是如周伟刚这般忍气吞声、一筹莫展的“狼狈者”,以漠视和回避求得自保,就范于邪恶,留下终生挥之不去的屈辱。 倒是林心强,窃以为他倒有“弄潮儿”的气质和血性,他的舍身助友,奋不顾身很有一股子直薄云天的英雄气慨。他的失落和尴尬在于他审时度势的差误和交友的不智。他是个令人痛心但不令人鄙视的悲剧人物,他后半生的寂寥胜过“周伟刚们”虽然表面腾达但内心被不断鞭笞的狼狈。 |
| -- 作者:伊娴 -- 发布时间:2007/8/16 19:52:48 -- 易山君目光犀利,笔锋也犀利。野狼笔下的“周伟钢”确实有不小的代表性,但从茶座没有忘记的一组帖中可以看出,现在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易山君之“多是”是否有些偏颇? 直言了,请易山斑竹海涵! |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8/16 20:47:14 -- 谢谢伊娴姐姐雅正! 姐姐说得极是、及时。易山前天就读了没有忘记兄的《火车上面遇匪记》,很受感动,也很受鼓舞。当时想到拙文提法欠妥,有打击一大片之嫌。 但这两天情绪太被斗哥的那篇祭文牵引,无心看别的,写别的,也就淡忘了。刚才见了姐姐的点评,连呼“不该,不该”,姐姐,我就去改! 姐姐不必客气,“多是”是偏颇,不是有些,而是非常。 欢迎姐姐以后多多批评指正 |
| -- 作者:岸边客 -- 发布时间:2007/8/22 21:34:42 -- 易山斑竹算得上一位问过则喜的人,向你学习! |
| -- 作者:孺子牛 -- 发布时间:2007/8/23 11:27:22 -- 闻过则喜,有过就改,乃君子之风也.
|
| -- 作者:八景山 -- 发布时间:2007/8/29 23:31:59 -- "见义勇为"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我记得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无欲如何挥奋步,少为未必不英雄。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贤者、吝者、忠者、奸者、智者、愚者,无奇不有,前后之分只在人一念之间。 |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9/2 22:16:58 -- 谢谢岸边客、孺子牛、八景山三位朋友的热情回复! 岸边客兄和孺子牛兄别给易山戴高帽子了,我要是真做得到“闻过则喜”就好了。没那个修养咧! 我非常赞同八景山兄的看法,“一念”很小,但可以分出天和地那么大的区别。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9/2 23:46:10 -- 《沉舟侧畔千帆过》我没有看过,从易山帖子中领悟其内容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首诗是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正气压倒邪气。 刘禹锡原意借“沉舟”“病树”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不过,他同时用“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他对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树木枯败了,树林还十分茂盛,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颗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7/9/5 9:30:22 -- 在长沙街头常常遇见扯皮打架的纠纷,每每围观者众,多为看热闹,甚至让他打一个110都不干。也有少数热心人,不仔细辩明是非而怒斥一方,结果火越烧越旺。我往往细辨就里,然后以体察双方的语言加以劝解,常常奏效,有时双方甚至当场握手言和。当然,对于明显的恶意行为,就只能立马打110了。
|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9/5 10:53:55 -- 娃兄是聪明人,这种体察双方的劝解当然都能接受了。其实一般来说,扯纠纷,各方都有些道理的,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才会矛盾升级,以至拳脚。但这些道理由但局外人讲来又往往还听得进去,所以,劝架的其实就是巧妙的学舌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