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沅江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47)
----  [原创]没了的心愿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7&id=33082)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7/14 23:39:06

--  [原创]没了的心愿

     这次去大连,除了旅游,主要还是为了了却一桩心事的。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送从未离开过家的儿子到大连求学。即便他已长成一身逾六尺的大汉,在我眼中依旧是一膝下依依小童的模样。在回长沙的路上,虽然丈夫一直在安慰,但一想到儿子今后将一个人在异乡生活,泪便不能自已。

    对座的是出行的一家几口,母亲与我的母亲年龄相仿,三个女儿中最大的应过了半百。见我的情状,老太太便坐到我的身边来了,她的大女儿也跟了过来安慰我。因为啜泣,我基本说不出话,但她们说的话我至今都记得很清楚。尤其老太太对我说:“姑娘,你别哭,你惦记他,他可不惦记你,你哭成这样他不知道,他和同学玩得可欢呢。”临走时,那位大妈要我留下儿子的地址和联络方式,她回大连要替我照顾儿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留下了儿子的联络方式。回到家之后,虽没忘记这件事,工作了几日后,就也没再放在心上了。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儿子打回来一个惊慌失措的电话,说是有位张姨和她的丈夫来学校看望他,还带来好多食品。火车上的一段萍水相逢从我的记忆里复苏了,我依稀记得那家人是姓张,那张姨,不用说肯定是那位大女儿了。没想到她们真上学校去看望我的孩子了!之后的日子里,我从儿子那儿得悉,他们一家人经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关怀着儿子。又是叫儿子上家玩,又是买东西给他的。儿子没有说什么,但他的疑惧却在言语中表露。我明白,儿子虽然身量魁伟,却是一个腼腆而又内向的孩子,一向生活含蓄行事谨慎的我理解在北方举目无亲的儿子为何无法接受张姐她们如此热烈的关怀。默许了儿子的回避方式之后,张姐一家便渐渐从我和孩子的电话中消失了。

    但我一直在对这一片古道热肠怀着极大地感激,感激得让我时时心怀不安。每每和儿子谈起,儿子也是感同身受。我心中有一个深深的预感,不去见一面张姐,我会后悔一辈子。

    趁着这次儿子毕业,我们举家上大连旅游。我让儿子把许久未联系的张姐电话找出来。拿起手机时,我心中甚是忐忑,而电话那边传来的北方女性特有的爽朗豪放的笑声仿佛让我回到了四年前飞驰向南的火车上,热心依旧,关怀依旧,丝毫没有因儿子四年的疑虑而怨愤。一到大连,我一家人就去了他家。那毫无作伪,发自心底的热情令我如沐春风,而老太太的去世,更加重了我的悔恨。张姐拉着我的手说:“老太太两年前去了,临了都不放心孩子啊,我们后来想去找孩子,怕孩子有想法,但还是不放心呐。老太太老说那南方姑娘哭得啊……”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儿子,却发现高大的他转身去擦拭着泪。

    临别我放了点钱在大姐那里,让她替我去给母亲烧点钱纸,大姐红着眼圈答应了我。但我还是不能释怀。

    我心中一直信奉着叔本华的刺猬理论,坚信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才可能维系着稳定而又长久的情感。而却忽视了那刺猬在寒天冻地中无视自己被别人刺出的鲜血,依旧无怨无悔的温暖他人的高贵的朴实的坚毅的勇气。我们可能不会注意自己冷漠的刺正伤害着别人。

    朋友,当你正在被一片纯洁而高尚的情感所温暖着的时候,请你意识到她的金贵,千万不能因自保的世故而亵渎了这种真情。

    愿在天国的这位好母亲知道我的这份歉疚,愿她老人家安心!

                                                                                                                     









--  作者:文斗
--  发布时间:2007/7/15 0:25:00

--  

  感动,深深的感动!为张姐一家人的古道热肠,亦为易山的深情重义。

  长期来,看到了太多的欺诈与虚假,使我们都自觉和不自觉地为自己设置起了一道道的籓篱,并且把这些自我保护经验又传授给了我们的下一代。不知不觉之中,这世故的重重障碍在保护着我们的同时,也使我们失去了许多。

  易山此文朴实无华却引人深思。但愿在我们的后代那里,人性的力量能够逐渐摧毁这些藩篱,但愿天下的好人都一生平安!


--  作者:落霞孤鹜
--  发布时间:2007/7/15 1:14:31

--  

    经常看到电视报端频频报道一些坑蒙拐骗的事情,总感到这年月出门在外为避凶险,最好“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易山竟然在火车上把儿子的联系方式给了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换了是我,也许不会哦。。。但易山没有看走眼,真诚地接纳这份友谊,便结成了这样一段缘——这让我再次相信,人心都是向善的,人与人之间能减少一分戒备和设防,生活就会多一分真情和回馈,多一分滋润和回味。。。


    易山妹妹重情重义、知恩图报,那位老太一家也是古道热肠、难能可贵!


--  作者:晓峰
--  发布时间:2007/7/15 6:51:12

--  

以下是引用文斗在2007-7-15 0:25:00的发言:

  感动,深深的感动!为张姐一家人的古道热肠,亦为易山的深情重义。

  长期来,看到了太多的欺诈与虚假,使我们都自觉和不自觉地为自己设置起了一道道的籓篱,并且把这些自我保护经验又传授给了我们的下一代。不知不觉之中,这世故的重重障碍在保护着我们的同时,也使我们失去了许多。

  易山此文朴实无华却引人深思。但愿在我们的后代那里,人性的力量能够逐渐摧毁这些藩篱,但愿天下的好人都一生平安!


人心都是向善的,人与人之间能减少一分戒备和设防,生活就会多一分真情和回馈,多一分滋润和回味。。。我十分赞同落霞的看法。看到和碰到路上那些各种原因乞讨或需帮助的人,我都会尽可能的给点支给和帮助,虽微不足道,但我心安,我想,人总会遇到难处的时候,要是自已或亲人有困难,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为此我经常被别人说我上当受骗,有点“宝”,但我碰到需帮助的人只是多分析一下,尽量少上点当。否则,这世界不成了冷漠的。

感动,深深的感动!为张姐一家人的古道热肠,亦为易山的深情重义。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7/15 6:54:42

--  
世上还是好人多。
--  作者:师嫣
--  发布时间:2007/7/15 8:01:13

--  
人间自有真情在,好!很好的佳作啊!
--  作者:良石1124
--  发布时间:2007/7/15 9:02:45

--  

易山:谢谢你的好文!现在的社会,人与人心之间筑起了高墙。

总得要有人带头拆毁自己的墙,的确很冒险。。。。。。。。尽力而为吧!每人拆一点,每天拆一点,拆的人多了,大家也就不筑墙了。

有一句话:聪明的人爱猜心,每次猜对了,却失去了心;笨人爱给心,虽然被人笑,却得到了心。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7/7/15 10:37:03

--  

  

  

    谢谢文斗兄、落霞姐姐、晓峰哥哥和没有忘记兄的表扬!谢谢师嫣老师和良石姐姐对拙文的肯定!

    其实我写这个实在不在于做文章,实在是心中的事情未了,不吐不快。关于“当涌泉相报滴水之恩”的古训谁都会说,但意识到当报之时却为时已晚,空有一腔愧疚又有什么意义呢?想到老妈妈在那里牵肠挂肚地念叨时,这个被念叨的惹事的“南方姑娘”确是没事人一样,甚至还曲解老人家的好意,我怎能不惊骇人之间隔膜的可怕?怎能不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抱愧不已呢?无怪世人日渐相信“好事做不得”了。易山作肺腑之言,一是要示心于九天之上的老妈妈,二是要梳理、检讨自己的内心,三是要警示世人。至于文采上的修饰则忽略了。

    诸位仁兄姐给与易山的最大理解和包容令易山感激异常,再谢了!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7/15 10:53:49

--  
虽传世道险恶,但还应坚信好人居多!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7/7/15 13:11:07

--  
       拜读好文!喜看湖知网又添一才女。易山重情重义。多才多艺。是我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