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推荐]聚焦打工者家庭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49125)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23 13:50:42 -- [推荐]聚焦打工者家庭 曹彦雪:最高兴成全村首富 14日,记者来到福州一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曹彦雪家中,并随意拍下了他们一家三口聊天的镜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家庭摆设还十分简朴,但有说有笑地拉家常,让人感觉到他们生活得十分开心。记者问起“打工生活如何?”开朗的女主人说:“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来自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太和乡的曹彦雪一家,目前除了小儿子在家乡读书外,夫妻俩和大儿子都在福州打工。曹彦雪为一家天然矿泉水公司打工,每月底薪300元,送一瓶水加一元钱,吃苦耐劳的他,一个月可送水700至800瓶,月收入1000多元,他说“这在我们家乡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妻子廖戊凤,大大的眼睛,红润的皮肤,看上去既有农村妇女的健康和活力,又有城市生活给她带来的几分大方和聪明。早在1999年秋天,她听说福州是个经济发达、治安稳定的美丽城市,就一个心思要到这个城市来,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日复一日平淡而穷困的生活,但公公婆婆与在小煤矿干挖煤工的丈夫都极力反对。然而,大胆的妻子根本不听劝告,卖掉家中饲养的一头猪,怀揣着400多元钱,开始了她生活的新追求。 来到福州,没有什么文化的她经人介绍,到别人家里做清洁工,半天下来也可拿到25元左右。她十分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每个东家都感到满意。在福州干了一个多月,她又为丈夫找到了一份送水的工作。她立即招呼丈夫来榕,一起加入城市打工队伍。 虽然,小廖干的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清洁工,但没过多久,就被一家物业公司看中,让她在公司管辖的小区内做清洁工,并给她一间免费的住处。麻利的她,一个上午就把所有的活干完,剩下中午和傍晚时间为小区内几户人家做饭、做卫生。一个月下来,可赚到1600元左右,比她丈夫的收入还高。新的生活让小廖从过去农村的家庭妇女,变成了月收入1600多元的打工族。 小廖告诉记者,如今他们家是全村最富有的人了。每年春节回老家,总让家乡人羡慕不已。过去没有出来打工时,全家靠丈夫一人在小煤矿打工,月收入仅有500多元。最令人担心的是,除了小煤矿的挖煤工生命没保障外,还不能养活一家老小,年年为了两个儿子上学,都得四处借钱,在家庭没灾没病的情况下,也得欠债数百元。现在不但还清了欠债,而且还有了几万元的积蓄,再干几年,他们就想在福州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新的一年,曹彦雪一家又有了新的打算,初中毕业的大儿子没能考上高中,也来到福州,现在一家服务企业打工。小廖说:在家乡,许多像她孩子一样的同龄人,往往结束学业后无事可做,沉迷于打牌赌博中。离开那个环境,给孩子一个崭新的天地,孩子一定会成长的更好!本报记者卢雅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23 14:04:43 -- “没想到政府为我们农民工子女入学考虑得这么周到!”29日上午,在福州市鼓西环卫所上班的环卫工人马新华笑容满面地领着一对双胞胎儿子,来到福州则徐小学注册。马新华来自湖南永兴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6年前来到福州。他开心地说,自己因家贫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现在孩子可以和城里人在一起上课,这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为确保在福州市务工的农民工子女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福州市从2007年秋季开始,中心城区和八县(区)城关地区除教育局公布的满员学校外,其余学校都要积极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免交借读费。福州市接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共有189所,其中中学42所,小学147所。 在这次报名注册中,各学校专门设立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办事窗口,公布办事指南和联系方式,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各学校还简化农民工子女入学手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随父母到福州市区或县(市)城关地区就学,凭“三证”材料即可申请入学,即父母身份证和原籍户口簿、暂住证、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工资册复印件、社区及劳动服务部门证明等材料均可)。各有关学校对特困农民工子女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特困农民工子女凭“低保证”注册,学校免收书本费、杂费和学费,寄宿生免收寄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费。(记者 林丽明)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23 14:05:31 -- 永兴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约有8000余人,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市,从事环卫、停车场管理、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等工作。为了将外出务工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2006年,永兴县总工会在农民工培训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乡镇计生服务站设立了农民工入会指导站,指导帮助农民工在输出地入会,从而实现了外出农民工源头入会。同时该县总工会与福州市总工会沟通协调,建立了“委托管理,联合维权”的工作机制,即,农民工在永兴入会,会籍委托给福州市城市基本建设工会管理,永兴在福州成立农民工工会工作联络站,明确专人负责农民工日常联络工作,向福州市城市建设工会报告农民工入会、工作生活诉求和疾苦等有关情况,由福州市城市基本建设工会会同相关区总工会、街道工会具体落实维权事项,从而实现了输出地与输入地双向维权。双向维权让外出务工农民工在异地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和帮助,充分调动了他们入会的积极性。仅去年就有5361名农民工加入了工会。良好的开局为永兴县发展工会会员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23 14:13:01 -- 让农民跳出来 作者:吴兴 李鸿青 郭艳 刘红亮 永兴县龙形市乡的农村姑娘陈丽花经过永兴劳动部门培训中心培训,在竞争世界500强企业“日立”公司旗下的日立(广州)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某一职位中,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地被该公司录用。月薪2200元的工资让这位远离家乡的农村姑娘在外地生活得很踏实。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23 14:14:37 -- 永兴县工会组织乐当农民工的“保护伞” 5月份以来,永兴县总工会副主席袁亚玲带领工作人员来回奔波于市、县劳动部门与兴居物业公司之间,寻求尽快启动劳动仲裁程序,帮助因高温作业突发脑溢血而致残的农民工刘运生及时获得赔偿。这是该县工会组织积极主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乐当农民工“保护伞”的一个事例。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永兴县登记在册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就达50000余人,其中到县外务工的27000余人。为了有力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农民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该县积极创新工会的组建模式和入会方式,不断扩大的覆盖面,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该县建立了工会组建和规范化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会组织机构、工作制度、作用发挥等情况列为对各乡镇、各行业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县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民营企业建立了309家工会组织。县总工会进一步简化入会手续,通过在农民工就业培训学校、乡镇计生服务站等地方设立入会联系点的办法吸纳分散就业的农民工入会。同时,该县还建立了劳务输出地源头入会模式,为8000余名外出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办理发放了工会会员证。 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维权和帮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全县有8000多位农民先后外出到福建福州、广东增城从事环卫、建筑、家政服务和电子行业的情况,县总工会分别在两地建立了农民工工会工作联络站。去年底,通过联络站向当地工会组织的积极争取,将20多名永兴籍的农民工列为了福州市的困难帮护对象,帮助400多名在福州市务工的农民落实了社会养老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政策,争取将永兴籍环卫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了800元以上。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工会组织更是有力发挥了“保护伞”的作用。去年7月份,三塘乡农民工邓喜胜在鲁塘镇一家煤矿企业上班时,因为一起事故致使头部、腰部多处受伤,住院治疗后矿方拒不按时支付医疗费,赔偿费更是绝口不提。得知这一消息后,该县总工会及时与北湖区总工会取得联系,最终促使矿主支付全部医疗费用外,还向邓喜胜赔偿了误工费、工伤补贴、营养费等共计48000元。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23 14:20:40 -- 保洁员陈生仁: 脏了自己,清洁了城市 7月14日上午11点,福州东街太阳巷,热浪袭人。 保洁员陈生仁顶着烈日,推着垃圾车下班回家。汗水浸透了陈生仁的衬衫,但他没有急着换衣服,只是用湿毛巾擦了擦脸,因为中午他还要去会一位老乡。 家 巷道边有一排砖块砌成的简易房,上铺石棉瓦,头两间就是陈生仁的家。 大的一间不足5平方米,在高不过2米半的空间里,用木板隔成上下两层,底下是陈生仁夫妇的床铺,上面一层堆了些杂物,晚上将杂物整理一下,挤出地方,就是陈生仁9岁儿子睡觉的地方。在陈生仁夫妇的床铺上,有一台几天前刚买的小电风扇,这是陈生仁一家唯一的消暑电器。 在入门处,还剩下的一点地方,陈生仁放了个旧式的电视柜,上有一台43厘米康佳电视。电视柜是附近凤鸣新村的一位好心人搬家时送给他的,电视是陈生仁去年花了999元在新华都百货买的。 另一间是厨房兼杂物间,只有3平方米。除了一瓶液化气罐,一个单座液化气灶,还堆了些捡来的厚纸皮,陈生仁的自行车就斜靠着纸皮堆。 陈生仁说,附近租房太贵了,10年来,他们一直住在这里。 生活 7月以来,持续高温。狭小逼仄的房子闷热异常,“到黄昏了,房间里的东西还摸着烫手。晚上更是闷得睡不着觉。”陈生仁说。 于是,陈生仁一家三口都要等到晚上12点多,在路边搭个便床,露天而睡。到清晨4点,陈生仁就将沉睡的儿子抱入房间。然后,夫妇俩略微收拾一下,双双上街扫地。 如果有时间,陈生仁中午都会补睡一会。床铺就搭在家对面的车库入口处。“因为那里凉快。”陈生仁说。但那是个斜坡,不好搭床,陈生仁只能借助砖块与板凳,尽量让床铺平行。 夏天每天都要洗澡。晚上7点多,陈生仁就与儿子一道穿着短裤,在路边就着水龙头洗澡。陈生仁的老婆只能端着脸盆,关上门,在房间里洗。房间狭小,转身不易,又不能随意泼水。所以,只能算是擦洗而已。 为了晒衣服,陈生仁在房子的屋檐处拉了根电线。于是,过往的行人经常看到,陈生仁一家的湿衣服在烈日下一溜排开。 工作 陈生仁的老家在湖南省永兴县柏林镇。1996年,陈生仁夫妇俩一起来到福州,被东街环卫站聘为保洁员。 陈生仁负责的路段是从南街的大洋百货到贤南商厦路段,早晨4点到6点要上街扫地,上午7点到11点,下午2点到6点,要上街保洁。一个月收入700元。 大热天,陈生仁在热浪滚滚的街上保洁,没有任何防晒措施。只能偶尔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夫妇俩没有时间照料儿子,只能将儿子一个人放在家里。 陈生仁的妻子告诉记者,儿子一岁多时,没人照料,只好每天把孩子放到垃圾车上,孩子不懂事,经常用手抓垃圾玩。 郑腾 戴艳梅 康丽珍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24 13:30:30 -- 老谭,大名谭永平,年岁不大、40出头,可老乡都爱亲切地叫他“老谭”。2006年,他成为找工专列首个编外乘务员,帮助不少湖南老乡找到了工作。 春节一过 老谭就忙着帮人找工作 “老谭,你老乡里边还有没合适的人啊?帮我介绍个保姆吧,你上次介绍的那个老乡人可真实在,帮我劝劝,让她回来也好啊!” 昨日,见到老谭时,正赶上他所在的翠湖苑林依姆找他介绍保姆。林依姆说老谭介绍的老乡,实在、可靠,而且还不用中介费,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托他找保姆了,小区里边很多业主需要招工的也找老谭帮忙。 老谭老家在湖南永兴,现在在翠湖苑当保洁员,来福州12年,已经义务为几百个老乡找到了工作。 每年春节刚过,老谭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整天忙里忙外帮老乡找工做事,每天接的电话都有二三十个。去年本报“找工专列”开启首日,他就当仁不让地成为首个编外乘务员。 今年大年初一,就有很多老乡赶到老谭家。“有来拜年的,也有托我找工的。”年后的一段时间,老谭家几乎成了老乡的临时旅店,工作找得慢的,就会一直住在他家。 今年还要义务帮湖南老乡找工作 “有湖南老乡需要找工作,我也来帮忙找吧!”今年,老谭还要加入到本报的找工专列中来,为湖南老乡和钟情湖南老乡的用工单位牵线搭桥。 “我帮老乡找的工作,有保姆、门卫保安、工厂工人等,到北大路翠湖苑,问一下门卫,说找老谭,准能找得到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