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对永兴县“三农”问题的思考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47836)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6 9:08:47
-- [转帖]对永兴县“三农”问题的思考
作者:永兴县统计局邝定贤 根据县统计局的安排,本人采取实地调查、文献考证等方式,对永兴县近年来的“三农”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结合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就全县以后几年“三农”工作规划进行了理性思考。
近年来永兴县“三农”工作的总体估价
一、现状
近年来,永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的方针政策,以农村奔小康总揽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县“三农”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1、农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经济总量迅速膨胀。几年来,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幅达8%,到2003年,全县完成农业生产总值12.79亿元,实现增加值7.82亿元。伴随着农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全县农产品更加富足,粮食总产量达250299吨,年出栏猪69.52万头、牛2.41万头、羊2.77万只,年产鱼、蛙、鳖等水产品14540吨。永兴冰糖橙、四黄鸡、烤烟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尤为抢眼。永兴冰糖橙种植面积由1.2亩扩大到6.8万亩,总产量达17000吨,产值过7200万元;四黄鸡种养从试产走向普养,饲养规模已达到200万羽;烤烟种植每年保持在4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7800吨左右。
2、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县上下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投入为支撑,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五”以来,先后启动农业基础建设项目40余个,累计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了灌区渠道配套、畜牧水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沼气生态农业、退耕还林、防洪工程等一大批骨干工程。
3、农业生产结构明显优化。永兴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农业结构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收到明显成效。从微观调整方面看,品种更加丰富,粮、烟、菜、鱼等传统品种继续稳定,花卉、药材等新兴农业逐渐走俏;品质更加优良,“大路货”渐次压缩,“畅销品”相继登场,近年来,永兴县已培育出永兴冰糖橙、四黄鸡、龙华春毫茶、金豆腐竹、湘玉皮蛋、兴东优质米等10多种优质农产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从宏观调整方面看,农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农林牧渔的比重分配由0.46:0.06:0.41:0.07演变为0.37:0.08:0.46:0.09,其中畜牧业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非农”调整步伐加快,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强力推动下,在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的强力带动下,农村富余劳动力挺进“非农”领域的步伐更加坚定,每年约有10.4万人外出务工,将近9万人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 4、产业化经营长足发展。经过近5年的精心实施,永兴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由起步转入加速发展阶段,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全县已建立一批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永兴冰糖橙公司、、隆平高科永兴分公司、玄田食品开发公司三大龙头企业,并正在着手将兴东米业培植成新的龙头企业。永兴冰糖橙公司以“订单”的形式,与6000多家农户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共同体,走上了规模经营、规范发展的道路,现已被列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隆平高科永兴分公司通过免费提供种子、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垫付农资物品等优惠措施,共吸纳5000多名杂交稻制种户;永兴玄田食品开发公司大力实施“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积极培植牛、羊、四黄鸡等草食动物养殖户,连接的基地农户达1400多户。据统计,全县有40%的农户参与了产业化化经营,农产品商品率达61.5%。
5、实用科技推广逐步加强。坚持逐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并增进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大力推广应用实用农业科技,促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对接农业生产,有效提高了整个农业经济的技术含量。近年来,先后开展了永兴冰糖橙林系选育、瓜菜无公害生产、大棚蔬菜生产、生态农业农产品保鲜、四黄鸡繁育、畜牧水产品养殖等方面的技术研讨、推广、应用。全县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扩大到8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4.6%。
6、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农业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增收空间。近年来,永兴县农民可支配收入以年均7.5%的幅度攀升。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04元,比1999年的2475元增长了33.5%,由于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在城镇购买商品住房的现象日渐升温;农村家庭消费品数量增加、档次上升,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85台,机动车10辆,固定电话48部,移动电话49部。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6 9:10:48
--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永兴县的“三农”工作虽然进步明显、成绩喜人,但也还存在一些“软肋”和“短腿”现象,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不仅与农业发达县市比,还有差距;而且与农业大县的地位比,尚不相称和匹配。
1、体制不顺,组织松散。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体制有所转换,农村要素市场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因素,农业体制总体上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特别是入世后,这种不适应更加明显,更加突出。就内部而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的发展还不够,与农户的利益连接不紧密,机制不灵活,带动能力差;就外部而言,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科技创新、投融资等相应配套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日益发展的二、三产业反哺农业的作用不够明显。 2、调整不快,发展偏慢。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够快,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种植业比重仍然偏大,畜牧业、渔业比重偏小;粮食比重偏高,经济作物比重偏低;低档次、大路货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的名优特产品明显不足。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不足,区域化、专业化水平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慢,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外向型、农村城市化水平低。受农业结构调整不快的影响,农业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综合效益总体不佳。近年来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幅为8%,相对于全县GDP两位的增长率,相对于欠发达地区农业大县的后发优势,这显然不足以让人信服。
3、投入不足,保障乏力。由于农业投入回报低而慢,除了政府投入外,农业几乎无法得到其他资金的注入。囿于资金的缺乏,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自然因素的左右,难以确保生产稳定;农业科技创新受到较大牵制,农技站、农机站、畜牧水产站等农业服务机构运转艰难,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支撑农业进一步提质升级。另外,金融部门对农业的“怠慢”,致使农业“贷款难”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民“小额贷款”往往得不到满足,扩大再生产屡屡心有余而“资”不足。 4、转化不力,后劲疲软。 全县农产品中唯有优质稻有一定的加工能力,其他则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是永兴冰糖橙公司、玄田食品开发公司两个龙头企业,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形成加工转化的能力,发展前景堪忧。整个农业经济只能提供初级产品和初加工品,加工水平不高、附加值低、链条短,缺乏持久发展、稳步增长的内在动力。在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已达1:5左右,我国这一比例为1:0.8,全省为1:0.7,而永兴县仅为1:0.5。
5、素质不高,思想陈旧。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其中小学文化占50.6%,初中文化占39.3%,高中以上文化占10.1%。素质教育高的劳动力太少,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比例更低。因自身素质较低,广大农民对扩大再生产畏首畏尾,始终抱着“种田吃饭、养猪过年”的陈旧观念,宁肯少收入,也不愿增加生产投入;新技术、新品种不闻不问,守着传统农业不放,不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市场信息分析无头无脑,一旦出现市场短期价格波动和生产经营效应不佳,就会心灰意冷、悲观失望,缺乏走市场、闯市场的心理承受力。
以后几年期间“三农”工作的基本框架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
1、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益和竞争力。以农业产业经营为突破口,稳定提高农村第一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突出抓好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十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递增7%以上,农业中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其中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农村一产与二、三产业的比例调整到0.15:0.85。 2、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产品稳定均衡增长。粮食生产保持在26万吨以上,经济作物增加值年均增长9%,永兴冰糖橙种植面积年均增长达到5%以上,力争到2010年达12万亩。全县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98%,商品率达到8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6 9:11:52
--
3、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7%,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健步向全面小康农村迈进。
4、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中心镇建设,加快县城提质扩容。到2010年底,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0%以内。
二、基本思路
1、特色化。市场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根据永兴的资源优势,量体裁衣,培育特色,打造精品,形成亮点。坚持把冰糖橙定位为“甜”,蔬菜定位为“绿”,四黄鸡定位为“脆”,努力把永兴建设成冰糖橙名县、四黄鸡强县、蔬菜精品县。
2、工业化。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实现跳出农业抓农业。引入工业的生产方式,狠抓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建设,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率和市场竞争力;引入工业的组织形式,推进一体化经营,通过利益联结提高产业化程度;引入工业的现代管理,积极推进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产品质量;引入工业的效益原则,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综合效益和食品加工水平。
3、科技化。农业发展最终要依靠科技。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推广应用农业实用科技,积极用现代科技改造武装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4、市场化。农村市场化是突破制约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一切农村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建立起体系健全、机制完善、关系规范、竞争有序、调控有度的农村经济体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5、城市化。城市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集聚效应越来越强劲。要有针对性地加快城市化步伐,县城建设突出提质扩容,中心镇建设突出产业培育,营造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格局,增强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功能,实现建一镇、兴一业、富一方,达到通过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的目的。
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坚持用市场化的理念、工业化的方式、特色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以及城市化的战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1、树立市场化的理念,大力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要正确把握继承、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既继承和发扬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又勇于打破陈规,与时俱进,大胆探索,针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一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反租倒包、有偿转让、股份合作、荒地使用权拍卖等形式,促进土地有序流转,让有意扩大农业生产的农民在土地上得到充分满足,让有心发展二、三产业的农民从土地中彻底解放,有效改善“想要的要不到,想放的放不了”的状况,使土地和人力资源均得到充分发挥。二要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鼓励和支持不同经济主体和农民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前提下大力兴办和发展各种协会、合作社、运销组织、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农业经纪人队伍等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三是搞活农村金融。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改善信贷资产质量,用好用活小额信贷。改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创新,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培育农村融资市场,推行农村商业信贷,发展企业联保和农户联保,努力解决农户和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村减负政策,规范农村收费管理,坚决取消一切形式的乱摊派、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五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充分发展和完善城乡集贸市场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推动农产品货畅其流。条件成熟时,积极在县内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县外开设农产品批发连锁市场,加速农业流通。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6 9:12:39
--
2、采取工业化的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利益联结紧、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一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本着资源集中、资产集中、资金技术集中的原则,通过信贷、利率、税收、融资、审批、用地和技术等方面的优惠倾斜,对永兴冰糖橙公司、永兴玄田食品开发公司、隆平高科永兴分公司、兴东米业有限公司实行重点扶持和重点建设,打造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龙头企业。本着大小并举、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组建和持扶一批产品适销对路、效益好、潜力足的小型农业企业,逐步形成小而精、小而特的企业群。在生产和经营上实现大、中、小企业互补互助、相辅相承。二要狠抓基地建设。突出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分工合理、布局良好的种养基地。按照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着手构建西部山区药材种植、107国道蔬菜生产、212省道永兴冰糖橙种植、东部山区草食动物养殖等经济带,重点建设好三塘药材、油市莲藕、湘阴花卉、碧塘网箱养鱼、鲤鱼塘优质稻、龙形市草依动物、洞口烤烟等生产基地。三要强化利益联结。继续探索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方式,适时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紧密型方向发展。要以“公司+农户”模式为核心,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农户的不同要求,因势施策地采取合同契约、合同订单、承包经营、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方式,引导产业化经营迈入规范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对当前行之有效的“订单”农业模式,要逐步规范,提高履约率,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长效“互利”关系。四要开展标准化生产。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加快建立质量检测和认定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就永兴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成永兴冰糖橙的提纯复甜,以及四黄鸡的提纯复壮,确保品牌品质。 3、坚持特色化的思维,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本地实际,彰显特色,优化结构,努力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一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比重。坚持非均衡发展,粮食品种上,重点发展中高档优质稻、杂交稻制种;经济作物上,重点发展反季蔬菜、特色水果、药材、茶叶等农产品,逐步淘汰劣质产品,尽量压缩传统产品,真正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农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永兴冰糖橙公司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扩大冰糖橙种植面积,努力将其建设为“一县一品”的样板;依托永兴玄田食品开发公司的强势地位,加快发展草食动物饲养业,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二是调优农业产品结构,打造精品农业。注重解决农业生产附加值低、链条短的问题,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特、稀产品,逐步扭转农业生产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被动格局,进一步改善农副产品加工结构。要加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巩固全县现有的一些优质农副产品加工成果。借鉴临武鸭的运作模式,大力探索永兴四黄鸡精深加工,培育新的农业精品品牌。加紧抓好永兴冰糖橙的特色水果加工,充分挖掘永兴冰糖橙品牌的潜力,使精品更精,构筑农业经济新的增长极。三是调优农村经济结构,打造亮点农业。按照优化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好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整个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积极探索城郊型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庄园农业,让“绿色农业”成为农业的最大亮点。
4、运用科技化的手段,大力推进实用科技应用。科技兴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村经济质量和水平。一是实施技术带动。针对农业生产领域的不同特点,相应地推广适用技术。种植业要重点推广应用技术化栽培、配方施肥、病害测报防治等技术;养殖业要重点推广应用优良品种繁育、疫病防治、优化饲养等技术。要加快引进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先进技术,促使科技嫁接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二要实施示范带动。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方面的示范区,以期全面带动全县的科技推广应用工作。鼓励农民创办以技术承包、咨询为主的民间组织或协会,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推广组织的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三要实施教育带动。发挥农业技校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带头人开展“结对”帮扶,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热烈氛围。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抓好成人教育和各类职业中学、中专教育,培养农村各类专门人才。四要实施开放带动。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先进设备,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提高全县农业的外向度。五要实施设施带动。以增强农业结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突出建设好与农业生产唇齿相依的灌溉、除涝等小型基础设施,为应用实用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六要实施信息带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速度功能和新闻媒体的覆盖功能,建立一个上下相连、左右相通、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使大量市场信息能迅速集散和处理。综合发挥新闻报道、电话信息台、简报、会议、集市等渠道的作用,解决好信息进出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市场信息及时传到千家万户。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6 9:13:20
--
5、实施城市化的战略,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实践证明,农村城镇化、县城城市化是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把推进小城镇建设作为今后全县农村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县城城市化。一要注重用市场的力量引导小城镇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的方式,重点推进城关、马田、湘阴、塘门口、鲤鱼塘、金龟、柏林等7个中心镇建设和县城的提质扩容。要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企业、产业和市场为依托建设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促进企业、产业和市场发展,避免有城无市场、有城无企业的状况。加强城镇卫生医疗、文化娱乐、教育、交通、通讯等公益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使小城镇成为链接全县小城镇、农村与城镇的关节点,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农产品自由流动和集中,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二要注重建设和发展专业化、特色化小城镇。根据城镇的区位特点和产业特点,科学定位镇功能,提高城镇的品位和内涵。推进永兴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城关镇立足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马田镇立足于湘南商品集散地,鲤鱼塘镇立足于优质稻加工中心,柏林、塘门口镇立足于金银冶炼基地,湘阴渡镇立足于火电城,金龟镇立足于商贸辐射区的思路。三要注重改革小城镇体制。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降低城镇准入门槛,鼓励农民到城镇务工兴业。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培育小城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功能和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