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加快永兴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47832) |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6 8:52:07 -- [转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加快永兴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作者:永兴统计局(李云 李旭卉) 永兴位于湖南的郴州市北陲,全县共8镇17乡,总面积1979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永兴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物资资源丰富,素有“冰糖橙之乡”、“油茶之乡”、“煤炭之乡”等美誉。2004年又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银都”称号。永兴旅游业兴起于1994年,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和建议,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并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全省创新发展的二十个旅游强县之一,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6%、36.2%。 一、永兴县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县引导和培育了一些利用庭院、水库、古迹等农、林、渔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风俗吸引旅游者,如高亭乡的“板梁古民居”、碧塘乡“农家乐”、悦来乡的“悦来温泉度假山庄”、三塘乡的“黄克诚故居”等等。为游客提供了观赏、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综合服务的乡村旅游点,使旅游业逐步切入农业,不断实现与“三农”的直接对接,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接待不断增长。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健康、休闲、回归自然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县为适应这一发展形势的需要,发动和扶植了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游客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 (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县乡村旅游景点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旅游景点的乡村道路的硬化也在逐步改善,乡村旅游景点也相应地开起了农家饭店和土特产售货点等旅游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扩大了乡村旅游经济内涵,增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 (四)乡村旅游发展热情日益高涨,后劲十足。已建成的乡村旅游景点正积极地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呈现出滚动发展的局面。 (五)农村面貌焕燃一新。乡村旅游推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镇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风貌,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高亭乡“板梁古民居”的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乡村旅游的开发,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永兴县乡村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产业政策,营造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是关键,我县应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农业产业政策,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地方,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将分散的村和庞大的市场有机衔接起来,提高旅游产业的系列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与引导,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政策制订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防止产品同质化和雷同化,倡导健康向上旅游文化,营造高尚文明的休闲氛围,不断研究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新需求,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二)科学编制规划,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规划的好坏不仅决定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而直接关系乡村旅游未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 (三)引入现代管理,提高乡村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 乡村旅游要实现有序发展,重点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农业特色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我们应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确保游客的消费安全和个性需求。 (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基础的建设。“硬件”就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水平,促进地方特色主导产业、特色景观的形成和发展,使乡村旅游沿着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的道路不断前进。“软件”就是对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新的结合。 (五)精选示范村,发挥其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乡村旅游作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也日益受到各方面重视和市场的欢迎。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优、基础好、市场大等方面的条件和优势。根据我县乡村旅游业的现状,我们应在搞好调研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和指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点带面,通过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典型示范点,再逐步推开,实现沿路、沿河、沿山连续发展。
|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6 9:02: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