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对永兴金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点思考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47749)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5 9:27:46

--  [转帖]对永兴金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点思考

对永兴金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点思考
2007-10-16 8:05:56    胡向玲

  自2004年我县以白银产量占全国30%的绝对优势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称号以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中国银都”发展首先战略,使以金银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2006年全县共生产白银1910吨,黄金6.5吨,其他有色金属15万吨。目前,全县共有一定规模的金银企业191家,其中产值过5000万元的29家,过亿元的13家,金银产业已真正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我县金银产业的现状及特色

  (一)我县金银产业已成为建设经济强县的主要支撑。目前,金银产业是我县投资最多、出口最多、企业数量量多、就业最多、税收最多、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我县财政收入从2003年起每年净增加1亿以上,主要源于金银产业的贡献,2005年,全县金银产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占全县GDP的33.1%;实现税收1.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4.6%;2006年实现产值60亿元,税收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9%,出口创汇1.2亿美元,成为全省十大出口县之一。

  (二)我县金银产业已形成较强的总量、技术和品牌优势。一是形成白银产量全国第一的总量优势。2006年全县生产白银191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30%,我县已连续9年成为全国最大白银产地。二是形成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近几年,我县金银企业通过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把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在有些技术领域形成了一些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技术优势。三是形成了较强的品牌优势。我县作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银都”已经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大品牌,在产品方面注册了11个产品商标,其中“永银”、“金荣”牌白银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三)我县金银产业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一是属于典型的废物回收产业。金银产业所需原料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渣、废料、废液,通过传统工艺技术从“三废”中提炼回收稀贵有色金属。二是属于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通过运转灵活的企业内部循环和企业之间的循环,实现对“废弃物”的多次循环利用。目前我县企业从“三废”中除能提炼金银外,还能提炼钯、铋、铟、铂等多种稀贵金属,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开发生产了销酸银、925白银、化工银、超细银粉、银基触头等一批深加工产品,拉宽拉长了循环利用的链条。三是属于环保产业。我县对全国有色工业的“三废”处理作出积极贡献,每年循环利用“三废”5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废弃物的重要处理基地。同时通过配备粉尘回收设备等环保设施,对金银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渣、废气等污染物进行处理,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实现了达标排放,又从烟囱回收废弃物中再次提炼出金、铋、铟等稀贵金属,实现了烟囱回收粉尘的再循环利用。

  二、我县金银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政策直接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县主要通过创办福利企业的形式,有效缓解因税赋过高对金银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但年内国家将对福利企业实施新的退税政策,而对利用“三废”回收金银的企业又没有见到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出,我县金银产业面临沉重打击。

  (二)我县金银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大。2005年底出现的白银期货风波,全县投资者亏损资金3亿元以上,使我县金银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一是民间融资渠道处于断裂边缘。二是企业从银行贷款随着宏观货币政策的趋紧,贷款成本提高。

  (三)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一是我县金银冶炼企业缺乏创新机制。大部分企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难以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经营机制。二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深加工产品开发能力。三是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企业老板们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具有战略眼光、具有优秀企业家素质的还很少。四是缺乏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我县虽然聘请了一些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但依然相当缺乏,不能满足我县金银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等。

  三、我县金银产业今后发展的措施和努力方向

  县十届党代会提出继续大力实施“中国银都”发展首先战略,坚持把金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第一支柱来培植,就必需加快建立大集团,建设大市场,打造大品牌,构建大链条,使我县金银产业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资本由原始积累向现代资本运作转变,着力把我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白银产业基地,最大的白银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最大的白银产品集散地,使我县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银都。

  (一)科学规划,突出金银产业发展重点。

  要科学的制定一套适合我县金银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规划,使我县金银产业布局更科学,产业结构更合理,可持续发展力更强。今后金银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在金银深加工上作文章。要重点发展电子工业银和饰品工业银,这是目前用银量最大、市场前景最广阔的两个领域,我县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一是县委、县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金银深加工的发展。要研究出台一系列支持金银深加工的优惠政策,形成一个政策洼地,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深加工企业落户永兴,推动县内民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项目。二是发展好现有金银深加工企业和项目。帮助安保绿色、亚兴化学材料、富恒贵金属等深加工外资企业尽快正式投产,支持金荣新材料、鑫达银业等民营深加工企业加快做大做强,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白银深加工产业群。三是把永兴工业园定位金银深加工基地。要通过有效管理,降低产业链总成本,培育品牌企业,把永兴工业园发展为集深加工、科研、商贸、展示、培训、旅游为一体的深加工园区,成为中国银都对外的形象窗口。

  (二)多方努力,破解金银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加大银信部门支持力度。加快我县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尽量降低抵押贷款门槛,扩大抵押物的确定范围,提高抵押物的有效担保额度,增加白银质押贷款;二是疏通民间融资渠道。要及时介入一些优质规模企业的借贷纠纷,确保双方权益的前提下,使企业正常生产运作,使我县民间融资渠道逐步恢复通畅;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继续给予金银精深加工贷款贴息,为精深加工项目融资提供强力支持;四是加强诚信建设。坚决打击故意倒帐、逃帐的行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打造诚信银都;五是启动白银上市公司的建设,拓宽企业向社会融资的渠道。

  (三)重点支持,培植金银产业的龙头企业。

  一是整合优质企业,组建集团公司。根据我县金银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市场运作的原则,对1-3家优质规模企业进行整合、改造,先组建成一个股份制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然后下挂一大批金银冶炼企业作为子公司的模式来组建集团。这有利于我县金银产业的竞争力,并为上市公司建设打好基础。二是建立县级领导挂牌联系企业责任制。可选择一批较好的企业作为重点培植对象,联系领导定期下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谋发展,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争取培植一批年产值过10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的骨干金银企业。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崇诚信经营。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包括原料资源战略、人才资源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发展战略以及企业文化等战略,这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诚信”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根基,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只有诚信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维护企业及整个中国银都形象,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加强人才技术支持,创造金银产业新优势。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可采取由县委党校与省内名牌大学联合办学的方式,开办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大专班,对企业业主及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引进和留住人才。引导企业建立知识、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以确保留住人才。在技术支持方面,以3-5家具有实力的企业为依托,按照市场机制组建中国银都白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和工艺的研发,确保我县作为中国银都在全国白银界的强势地位。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5 9:45:51

--  

永兴白银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正式授牌

2007年11月25日下午3.00点,阳光灿烂,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湖南省永兴白银业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中国银都展览馆前广场隆重举行,仪式由郴州市科技局局长邓广兴主持,会上永兴县县长从科技厅厅长王柯敏正式接过了“湖南省永兴白银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牌子,郴州市副市长王贤国,省高新办主任黄新亮发表了热情扬溢的讲话,“中国银都”-永兴的发展从此将翻开斩新的一页。

永兴是“中国银都”,年生产白银近2000吨。永兴白银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鉴于永兴县在白银精深加工领域科研开发及相关产业的优势而建立的,是培育壮大永兴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跨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变我省有色金属产业资源大省、精深加工严重不足状况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建立永兴白银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白银精深加工,不仅可提高我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的比重,还可以减少进口,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是加快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值的增长的需要。永兴县县委、政府将以这次永兴白银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授牌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基地建设管理机制,督促基地按市场机制运作。加强对基地的的业务管理和指导,为基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技术保障和投融资保障,支持和促进基地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地内水、电、路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为基地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验中心、企业融资担保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白银精深加工项目、技术、人才的引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产品换代,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加快高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实现基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针,组织实施生产,建设绿色项目区、花园式加工工业园区,使实现白银生产与环境保护,与其它产业、社会各要素和谐发展的目标。通过白银精深加工基地的推动,建成资源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健康、生态格局安全、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和谐有序的 “中国银都”。按照基地的发展规划尽快组织实施,大力实施“中国银都”发展首选战略,以基地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绿色环保”为方向,加快建立大集团,建设大市场,打造大品牌,构建大链条,着力把永兴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白银产业基地,最大的白银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作者:陈昭华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2/5 9:47:33

--  
本报讯近日,湖南省科技厅正式批复将湖南省永兴县白银精深加工基地列为湖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这标志着“中国银都”———永兴县的金银产业步入了依托科技创新加速升级的良性轨道。近年来,永兴县围绕建成全国最大的白银产品集散地和深加工基地的目标,大力实施“中国银都”发展首选战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力推动金银产业朝“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该县全面推进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出台了《白银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白银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总体规划》等纲领性文件,高标准建成了以县工业园区、黄泥、太和、柏林和塘门口等乡镇工业项目区为重点的白银精深加工基地,在基地内培植了鑫达银业、永星有色金属冶炼、金荣材料、鑫泰银业和雄风有色金属等5家被省科技厅认定的重点骨干企业,开发生产出了银制电工电器类、感光材料类、化工产品类、工艺饰品类等白银高科技产品。该县以政府引导、企业入股的形式组建了白银产业技术研究和企业孵化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小企业融资中心,为企业技术开发、引进以及企业孵化提供坚实平台。该县还引导金银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要求规模以上企业按不低于年销售收入1.5%的比例落实科技开发经费。目前,永兴县已有20余家骨干企业分别建立了技术开发基金,用于白银精深加工项目和技术的引进和开发。金荣材料、鑫泰银业、鑫达银业等与中南大学、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株冶集团等国内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县里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金银企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目前,全县拥有金银精深加工专业技术人才7952人,其中高级职称265人、中级职称3226人、初级职称4461人,从县外聘请的专职或兼职的教授、专家、高级技师56人。近两年来,该县金银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其中承担省级科技项目4个,国家级科技项目1个,研制出的高纯银、银基触点材料、超细银粉、高纯铋等9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产品附加值提高50%以上。鑫泰银业公司研发的“多金属复杂渣料的综合处理工艺研究及运用”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该项技术的成功运用,今年1至10月,该公司实现产值1.8亿元,创利税1200余万元,产品附加值提高了60%以上。鑫达银业公司开发的“高效电解工艺研究及应用”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不但使公司的白银提纯年产量提高了3倍,而且还节约生产成本1.5个百分点。截止到10月中旬,永兴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31.2%,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