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我 要 飞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46874)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1/25 12:41:45

--  [转帖]我 要 飞
                我 要 飞
               ——记湖南省新华防火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华
                                作者--潇潇风雨

           我要用力飞不管有多远超越了极限挑战的冒险
           我要勇敢追奔向到终点痛过的泪水换来是甜美
           我要飞……
                                           ——题记
        杨新华,1951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8岁那年,也没能逃过当时“知识青年下乡”的厄运,1968年被下放到永兴县柏林乡务农,1970年后先后调入湖南省湘永煤矿、湖南省煤炭六处等地方工作,1991年下岗……下岗以后,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1993年10月便创办了耒阳市防火装饰板厂,开始潜心研究、开发防火板的系列产品,2002年发明了一项国家适用新型专利——木质防火门,并于2003年成立耒阳市防火门厂,2004年11月,国家公安部在全国防火门市场已停止办证的情况下,破例为其办理了生产许可证,12月,杨新华正式成立了湖南省新华防火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历经磨难
         两年赢取一个国际金奖,十年打造一个知名品牌。这对于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来说,几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本文的主人公杨新华却实现了!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一种什么样的动力,让这位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成霜的中年人如此的执着,其中又经历了多少的酸苦辣咸?2005年1月19日上午,记者带着好奇和疑惑,走进了湖南省新华防火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1991年3月,湖南耒阳已经春意融融,而杨新华的心却像掉进了冰窟窿。就在这个时候,这位有着20年工龄的老钳工,从湖南省耒阳市湘煤六处下岗了。“中国人讲四十不惑,而我四十岁的时候,却碰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最痛苦困惑的事情———下岗。下岗意味着失业,下岗意味着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我不知道那一天是怎么走回家的……”杨新华回忆着说。是啊,那年那月,杨新华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患有糖尿病,儿子也有心脏病,经常要治疗吃药。回到家里,面对妻儿无助的神情,杨新华的心都要崩溃了。
        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湖南省湘永煤矿、湖南省煤炭六处等地方工作了20余年的杨新华,终于在1991年春天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对于已经习惯在工厂干活、从工厂拿钱的他来说,离开工厂怎么生活,20年来从未想过。在家闭门不出、闷头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就一个劲地吐着烟雾。大睡了一个星期后,他终于痛苦地意识到:要自己出去谋生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广东有些地方正在回收各类机器设备寻找旧设备的信息,不要什么成本,没有什么风险,还能获取利润,杨新华心动了。他立即开始奔走于三湘大地寻求信息,然后反馈给广东地区,就这样干起了信息中介的买卖,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个职业。
冒着炎炎烈日,杨新华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地问,流汗不怕,让他受不了的是不断遭遇的拒绝和白眼。没有多久,这种四处闯荡漂泊的日子让杨新华清醒地意识到,终日为别人奔波不是一个办法,再这样下去,家里养不活不说,自己也会崩溃的。“不行,我不能这样下去,我有娴熟的钳工技术,我可以靠自己过硬的技术办一个修理店。”杨新华的脑海,不时闪出这样一个念头。
         1993年4月,杨新华拿出家里几十年来的所有积蓄——3600元钱租用了一个仅十平方米的临街门面。就这样,杨新华下岗两年后,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三个职业生涯,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私营企业——修理厂就这样面世了。创业伊始,没有什么经验,一切都得靠自己慢慢去摸索,但一想到是帮自己打工,苦一点也愿意。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修理拖拉机,补轮胎……可是每天辛苦下来,盈的利连补贴家用都不够。
       一天到晚,累死累活,却赚不到几个钱,杨新华不得不重新考虑开始寻找别的谋生之路。
从此,杨新华每天都去查阅报纸,查找信息。1993年7月,《中国青年报》的一条转让防火板专利产品的信息深深地吸引了他。“这应该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杨新华一边想着一边拿着报纸疯了似的往家跑,他要尽快告诉妻子这个好消息。仔细看过报纸上面刊登的信息后,妻子远远没有杨新华想象中的那样支持他,反而是心事重重劝阻丈夫。
       “这种防火技术我们根本就不懂,何况家里也没那么多闲置资金,这个风险
不能冒!”
       “不懂我们可以学啊,正是因为它是新技术新产品,搞的人少,才有市场。而且这种防火技术将来肯定会火起来的。”
        “要是这则信息是假的怎么办呢?家里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呀!”
       其实,杨新华也知道,妻子的话说的一点不假,自从下岗以来,虽然自己一直在拼命地干活,但没赚到什么钱。可是,不去尝试固然不会失败,但更不会有成功啊。无奈之下,杨新华又拖来见过世面的姨妹来帮忙,在两个人的左劝右劝、好说歹说下,妻子终于被说服了。于是三个人带着身上仅有的那点钱远上北京!
       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当中,杨新华认认真真的听着,记着,写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在学完整个操作过程后,杨新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如此先进的技术怎么会这样简单呢?但是,杨新华又不好意思直接提出,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学的,而且亲眼目睹了通过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板材也确实能够防火。
                
                 破茧成蝶
          时间就是金钱,学完归来的杨新华立即着手准备办厂,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第四个梦想!可是,此时的杨新华已经是身无分文,要办一个厂谈何容易。他开始四处找亲戚朋友们借钱,筹措资金,经过近一个月的日夜奔波,杨新华终于筹措到了十多万元。1993年10月,杨新华的防火装饰建材厂终于在耒阳的这块土地“呱呱坠落”,开始了防火板的研制与生产!尽管只有40多平方米的厂房面积,尽管做事的工人只有零星几个,尽管厂房的对面就是牛棚,但杨新华一直充满着信心,他相信一定会苦尽甘来的!
        果不其然,厂子一开工就赢得了一个开门红,生产的第一批防火板很快就销售一空。尽管此时生产防火板的建材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接踵出现,可杨新华乐观的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竞争,也就说明没有多大市场,这种竞争让他更加看到了防火建材市场的美好未来,抱有更加坚定的信念。按照第一批防火板的销售走势,用不了多久,自己的小厂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可是好梦不长,就在杨新华踌躇满志大干一场的时候,命运之神再次跟这位人生多桀的中年汉子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销售出去的板材很快就被退了回来,由于技术不过关,一遇潮湿天气,板材表面就会吸潮返卤。面对数千块退回来的板材,杨新华傻眼了,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怀疑没有错,肯定是中间缺少某些环节,致使技术不过关。可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又该如何解决呢?自己又不是学化工的,难道就此结束?这时的妻子也劝他:“算了吧,这是命!想办法把厂子卖掉,先把债还了,大不了咱们从头再来。”听着妻子安慰的话语,杨新华沉默了:“是啊,这难道是命吗?难道我就不能拥有自己的事业吗?不!我不能!我不甘心!这可是我一生的梦想啊!怎么能说没了就没了呢?我就不信,它会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并非化工出身的杨新华开始四处搜罗有关书籍,遍访名师,终于知道了问题的症结:原来这一切都是作为重要生产原料的结晶六水氯化镁在作怪,属于常见的返卤现象,可是一直没能得到妥善解决,就连专家也没想到解决的办法。生性好强的杨新华偏不信邪,既然知道原因就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他决定停产实验,亲自寻求配方。于是一个刚刚搭建起来的厂子,一时间摆满了瓶瓶罐罐,成了一个化学实验室;新任厂长也就成了一个民间化学家。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实验,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终于让杨新华获得了一个最佳配方,将防火板经脱氯脱水后,能将其氯含量降至为零,从根本上解决了防火板材普遍存在的吸潮返卤的世界性难题。
        1995年9月,在耒阳市科委的带领下,杨新华带着自己独自研究的新型防火板参加了“1995中国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暨湖南省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并当场被评为科技创新金奖。这是对杨新华所付出的努力最大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杨新华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的信心!
          既然已经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杨新华决定立即恢复生产,并且有计划地开始规模化生产。杨新华开始四处奔波,靠着自己的一张嘴、一双脚还有那质量过硬的产品,开启了他艰难的营销历程。而一场衡阳商业城之战让他赢得了整个湖南省内市场。那是1995年的10月份,衡阳商业城正处于新建当中,急需防火板材,而在当时,仅衡阳地区就有十余家防火板厂,竞争异常激烈,大打价格战。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后,进入最后竞争圈的只剩三家:衡阳市、耒阳市、祁东县各有一家。商业城施工方决定谁先到,就先用谁的板材,由于产量、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制约,杨新华比人家慢了一步,可最后,施工方还是决定选用质量最好的厂家,全部使用耒阳防火装饰建材厂的产品,就这样,杨新华凭着过硬的质量赢得了这场商业战争,从此,杨新华的防火板厂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防火板市场的正统地位已基本成型,如何更好的利用开发产品,让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富于挑战的杨新华又开始新的一轮出击。1995年,防火门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市场,但其门叶表面仅用三夹板或五夹板饰面,门内填充岩棉,防火性能相当差甚至根本就不防火,尚属防火门的原始阶段。杨新华想:如果防火门的门叶能用自己生产的防火板两面相夹,是否能真正让其防火呢?说干就干是杨新华一贯的作风,当时生产防火门的厂家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其中最大的一家是深圳的蓝盾消防器材厂。1996年,杨新华开始携带自己的防火板南下广东,与蓝盾等生产防火门的厂家商议,经过反复交谈和考察,蓝盾器材厂决定改进生产技术,使用防火板做防火门。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举措,带动了整个防火门市场的改革,也让全国数百家防火板生产厂家闻讯而动,一时间,整个广东市场风起云涌,一场史无前例的商战就此开始。销售价格竟然比生产成本价还低,引起了一场恶性的商业竞争。无奈之下,杨新华只好暂且退出,静观其变,他相信这种竞争只会带来不良后果,生产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果然,很快蓝盾、龙电等几大厂家马上又找到了他,最终还是决定使用杨新华的防火板,其它产品要么质量太差,要么根本就不防火。就这样,杨新华不费一兵一卒,以自己独有的质量和诚信在深圳蓝盾之战中再次获得这场至关重要的商业战争,从此,杨新华和他的防火板材也开始在全国同行业中流传。
        兴奋之后,杨新华又陷入了另外一个困惑:现在手头资金有限,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把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杨新华决定一边扩大生产,一边自己亲自去全国各地跑市场。于是,从北京到上海,从福建到乌鲁木齐,从吉林到广西,全国各大中型城市,三百多家防火门厂,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现在,全国80%的木制防火门都已经在使用杨新华创立的蔡伦牌防火板进行生产。
          苦尽甘来的感觉确实让杨新华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但他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本该满足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他知道,如果只局限于防火板材的生产,哪怕销路最好,质量最优,也永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很难把企业做大做强。而防火门的市场好,花样多,销路好,自己为什么不能自己生产防火门呢?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2002年,杨新华又开始了新型实用木质防火门的研制。
           针对市场上防火门存在的技术弊端,杨新华聘请了一些专家,成立了科研小组,确立了攻关目标。经过数千次的工艺改进,2002年5月,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蔡伦牌复合型木质防火门。这种产品用木方、蔡伦牌防火板、超级波音片和高压膜门皮,经腹膜机真空负压负膜成型,在我国率先实现使用防火板代替木质三夹板作防火门面板。产品可根据用户所需任意造型,款式新颖,风格卓越。产品表面不刷油漆,不含甲醛,是一种优良的环保作品,集防火防潮、防虫防蛀、防霉防腐、隔音隔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2003年6月,这款阻燃时间和耐火完整性均居国内领先水平的蔡伦牌新型防火耐水门通过了中国权威质量检验协会的合格检测。9月份,在“2003年湖南省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再次被评为金奖产品;同年10月,该产品在通过国家最高权威机构“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时,确定其耐火极限为240分钟,而目前,我国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标准仅为72分钟;12月份,在耒阳市新华酒店,杨新华独自一人舌战群儒,再次通过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省级成果鉴定团鉴定,成为省级科研成果。
          2004年9月,杨新华的企业又荣获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认证证书;10月,通过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木质防火门生产产品型式认可并获型式认可证书;12月,被认定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更为可喜的是,2004年11月,国家公安部在全国防火门市场已停止办证的情况下,破例为杨新华的防火门厂办理了生产许可证,12月,杨新华正式成立了湖南新华防火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也是湖南省三十年来第一家获高新技术企业的防火板、防火门生产企业。
        十年磨一剑,整整十一年,杨新华终于闯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圆了一个自己最初的梦。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失望过,沮丧过,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面对一个个纷至沓来的成功,杨新华并没有丝毫满足,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梦还没有完,我要让蔡伦牌防火建材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让蔡伦这个品牌,再次响切于中华大地,再次响切在五湖四海!”
采访出来,车上传来飞儿乐队的歌声《我要飞》:“飞飞飞飞飞飞飞跃伤悲,我要用力飞不管有多远超越了极限挑战的冒险,我要勇敢追奔向到终点痛过的泪水换来是甜美,我要飞……”杨新华想飞,杨新华要飞,飞翔蓝天,俯瞰大地,我们为你加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b1f028010003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