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我的第一次省城之行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46509)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11/21 9:27:06

--  [转帖]我的第一次省城之行

   2007年06月01日18:07 法制周报-e法网 <--正文内容开始-->

    1971年,18岁的我在湖南永兴一中读高中。在班上,我担任语文组组长,兼任班报主编,每到“五四”青年节或“十一”国庆节,我都要承办全校的大墙报。

  每次,我都努力把墙报办得有声有色,吸引同学们前来观看。其实墙报能办得出彩,全靠同学们和好朋友的帮助。那时,我们很重视同学之间的感情,彼此真诚相待、互相帮助。同学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好稿件,再加上办报同学的策划和版面设计,配上题花和美术字,每一期墙报都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

  1973年3月,学校决定组织毕业班的同学去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听说这个消息后,我们高兴得整晚睡不着觉。那天一大早,我们来到毛主席故居,仔细观看着那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张图片,深刻认识到伟人的不平凡之处,感受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翌日,我们又奔赴长沙,这是我第一次到省城,感觉一切都很新奇。我们首先来到第一师范,这里留下了毛主席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抚摸着毛主席年轻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课桌,看着主席以前冷水浴的水井和水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接着我们从清水塘到爱晚亭,再访橘子洲头,还登上新建的湘江大桥。站在桥上,我吟起了一代伟人写下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的诗句,寻找当年那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的意境,感慨万千。

  几天后,我们回到了学校,我又忙碌起来,为学校布置的“瞻仰革命圣地”征文活动约稿、审稿,然后用铁笔刻写蜡纸,油印出几百张,装订发放到各个班级。

  毕业前夕,我邀来几位要好的学友,站成一排,请摄影师把这美好的瞬间在照片上定格。由同学提议,我们在照片上写下“恰同学少年”五个字,记载下我们风华正茂的身影。

  三十四年弹指一挥间。我一直珍藏着这张 老照片,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过去的学生时代,回味我们“恰同学少年” 那份情愫。而今,我们都已是年过半百、皱纹爬满前额的老人,但是那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永不会在我的记忆里磨灭。

  永兴夏建军

<--正文内容结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