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曹生文:眷恋白银的企业家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39141)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9/3 13:09:01

--  [转帖]曹生文:眷恋白银的企业家

作者:陶勇 来源: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 时间: 07-08-30

曹生文语录:对于白银,我有着故土般的眷恋和亲近的感情,甚至凡是说到白银,哪怕身在异国他乡,那提炼金银的场景,也会从我脑海中闪现出来。

——访湖南省鑫达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生文
□ 本报记者 陶勇

我与一代枭雄曹操同为曹氏后人,我们都有过披星戴月的奋斗生涯。而生文呢,就是既要生产又要文化。

湘籍企业家曹生文的家乡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黄泥乡沙坑村——一个山丘相连、穷乡僻壤的地方。但是,该地却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金银冶炼技术。因此曹生文对于白银,有着“故土般的眷恋和亲近的感情”,甚至凡是说到白银,哪怕身在异国他乡,那提炼金银的场景,也会从他脑海中“闪现出来”。

2007年7月18日,记者在北京金码大厦星巴克咖啡厅里听曹生文讲述了他和他的湖南省鑫达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达公司)走过的路。

穷则思变

1961年,曹生文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中出生,生长在贫困环境里的他打小时候就发誓,要彻底改变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要走出山村,要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寻觅机会。

1979年,天遂人愿,踌躇满志的曹生文怀抱一腔热血,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年军营生活,成为他人生旅途的转折点,不仅让他眼界大开,还培育了他吃苦耐劳、富有责任感和坚韧执着的精神,并成为他创业、拼搏,在挫折中奋起,历经失败而不气馁的精神支柱。

从部队复员后,曹生文开始探索致富之途——尝试种植业、农机服务业……可惜均告失败。后来,朋友支招,并引领他初涉冶炼行业——他借来数万元搞阳极泥(一种金属冶炼工艺中产生的物质,其金、银、镍的含量很高)生意,却阴差阳错地炼出数十斤白银。于是,他从此一发不可收地干起了冶炼业,靠“小作坊”生产就积攒了几十万元。

可是,1996年初,他通过东凑西贷筹措了60万元,独自去外地与人洽谈生意,结果买回一批废料,他的创业人生遭受了第一次重创,但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1996年底,他靠房屋抵押又做成了一笔生意。此时,恰逢白银价格狂涨,机会老人垂青曹生文,使他进帐不菲,因而还清了所有债务,从此,他的事业稳步发展。

1999年,曹生文投资300万元顺达冶炼厂(通过湖南省环保评估),经过三年经营,业绩颇佳。

2003年,曹生文决定彻底改变单一陈旧的生产模式,向多元化、现代化企业发展。他力排众议,投资1200万元,在永兴县经济开发区创立了鑫达公司——以工业“三废”回收利用处理为主业,集金、银、锡、铅冶炼和金银提纯、深加工于一体,以网络及现场金银交易为主要经营范围的综合性银业经济实体。

成就斐然

如今,一个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已初具规模,鑫达公司拥有顺达冶炼厂、白银精品厂、白银工艺制品厂、郴州永银米业公司、福建上宝有色金属公司和18家银制品专卖店,总资产达1.8亿元,预计2007年产值可达16亿元,并成为全县行业龙头老大。目前,鑫达正进行股份制改造,计划明年9月上市。

在永兴县,人们交口称赞鑫达公司对经济发展的卓越贡献。董事长曹生文与企业的品牌产品“永银”一样,逐年走红;曹生文还获得各种桂冠,迅速成为闻名全国的行业顶尖人物与一些媒体追捧的大明星。

陪同受访的曹飞云是郴州市驻京联络处副主任,他如数家珍地列举了一串串数据:2003年至2006年,年产“永银”牌国标1号白银均在300吨以上,黄金2吨以上;白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二十分之一;年产国标1号电铅3000吨,粗银400吨;年产值2006年已达11亿元;2003年上缴国家税金600多万元,到2006年就达4000多万元。

2003年以来,鑫达公司与曹生文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包括,“中国知名品牌”、“2006年度中国行业企业信用商誉AAA级单位”、“湖南省百强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湖南省青年企业家鲲鹏奖”等等。
舞活龙头
永兴县拥有100多个金银冶炼企业,鑫达公司是龙头企业。为此,曹生文强调“舞活龙头,做大做强”是鑫达公司的永恒主题。曹生文在实施四个战略目标上做足文章,力争“舞活龙头”,撑起行业半边天。


战略一:建设具有科学管理、高素质人才、高效率运作的团队

“鑫达公司是文化的企业,我把企业文化当作自己的文化。”曹生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把管理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他给自己的名字赋予新的内涵:“我与曹操同为曹氏后人,我们都有过披星戴月的奋斗生涯。而生文呢,就是既要生产又要文化。”为此,他摈弃家族制观念,重金招聘各种高级管理和专业人才,充实管理层,使企业高效率运作。并在企业内部形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上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战略二:走科技创新之路,全力打造知名品牌,让“永银”走向世界

“鑫达公司的创业发展前景与规划是提高企业整体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曹生文说,“我们组建了技术开发部,负责粗银冶炼、白银精加工和白银工艺制品技术,并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鼓励科技创新。”

鑫达公司的发展理念是“创名企,做名牌”。其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永银”1号,白银含量在99.995%以上,8个微量元素都达到国标标准。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用户最喜爱的20家白银名牌”,还被评为“湖南省名牌”和“中国知名品牌”。其开发的银饰品和银制品近百种,银纯度最高达99.9%,既精美、典雅和高贵,又极尽民族特色。但鑫达人并不满足,还有更高的追求——要研发出纯度99.999%的白银和超细银粉,并形成年产600吨多规格系列银品、年销售额达20亿元的生产格局。

曹生文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努力把“永银”牌申报为“中国名牌”,还力求在两年内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的国际品牌。
战略三:坚持诚信经营、坚持诚信纳税、坚持诚信做人

曹生文要求员工必须做到“坚持三诚信”。“‘诚信’两个字深深植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灵中并主导着自己的言行。”曹生文自豪地介绍,他们的产品出售从不因市场价格上涨而提价,原料采购从不因市场价格下落而压价。

诚信经营理念赢得了客户的尊重,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赢得了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广阔的市场。“我们先做儿子,后做老子”。曹生文幽默地说,“以前我们到处找货源,现在在家等货源,应接不暇。”

如今,曹生文麾下的鑫达公司被湖南省授予“全省民营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湖南百家诚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荣登“全国诚信单位”光荣榜。

战略四:多元化发展,注重资源循环利用中的环保工作

曹生文对保持企业和谐发展和领域拓展成竹在胸。“企业不能仅仅主打一种产品,要发展多元化战略,市场千变万化,此路不通我还有其它路可走,靠其它产品生存。”曹生文表示,除了提炼白银、加工银制品之外,他们已经向农业领域拓展,已经创办的郴州永银米业有限公司是郴州地区国家粮食储备部门指定收购储存稻谷、加工大米的企业。曹生文还计划向餐饮业、食品业发展。
与此同时,他们巧妙地依托鑫达公司主业产品,整合有效资源,开发了“中国银都”工业旅游项目,创建了银都展览、银制品展销中心、白银提纯观光园和白银工艺制品厂四大景区及两条观光线路。曹生文告诉记者,“中国银都”二期工程已经开工,目前投入了2200万元,建设集自然、人文和工业于一体的特色新景区——“中国白银第一坊。”

2007年9月15日,“中国白银第一坊”将成为中国郴州山水•银都旅游节的主会场,并打造成“银之都•河之恋”中国爱情第一品牌。“这是一种从冶炼、提纯、精深加工再到工业旅游的纵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曹生文说。

为富亦仁

从一个山野草根小民,到拥有上亿元家产的知名企业家,曹生文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但他没有忘记党组织和当地政府在他创业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亲朋好友的鼓励与资助。当他事业如日中天、当他被鲜花、荣誉和桂冠簇拥时,他感激地说:“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我的创业之路历经坎坷,没有你们,我的事业不会成功!”出身贫困,曹生文最能体察贫困群众的疾苦。作为一个真正有良知、富有社会负责任感的成功企业家,他积极回报党和政府、社会对他的关爱。

早在1999年,曹生文的事业小有成就,他就资助了家乡10多名青年创业。看到他们有人迅速发展,他感到非常欣慰。

据曹飞云介绍,鑫达公司成立后,曹生文创办福利厂,为50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他同样热心公益事业,无偿资助100多万元,帮助村里架桥修路,造福乡邻;他为贫困生捐赠40万元,还长期帮助10多名残疾人、五保户维持生计。近年来,他捐助金额达200多万元,资助洪水受灾群众与修建防洪工程,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群众的热情赞扬。

他一方面努力带动一方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另一方面把企业内的职工视为兄弟姐妹,让他们在企业工作得安心、宽心和舒心。他接收了近300名下岗职工,经过技术培训,将他们分配到各个生产岗位,从而解决他们的生存之忧。他还领导工会、团组织,经常开展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他为员工办理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于是,员工们称曹生文为“父母官”,什么问题都为他们想到了,什么困难都为他们解决了,体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优良品质,是当代企业家的楷模”。

也有苦恼

然而,在事业成功的花环下面,还有曹生文一颗苦恼的心:“在企业的资本运作过程中,资金困难是我最苦恼的事,虽然公司年产值达到11亿,但是除去生产成本等开支外,企业流动资金所剩无几。”为此,他希望政府在税收、信贷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多给予支持。因为“银业的发展还不是很顺畅的,无论是资源的开发、流通、产品的深加工,还是科技的创新、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只有获得政府的支持,白银企业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