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音乐相伴,轮椅汉子“走”天下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36509)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8/16 9:59:51 -- [转帖]音乐相伴,轮椅汉子“走”天下 17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报 走进尘子老师的出租房,简陋而干静。房间里的光线略显暗淡,没有豪华的家具,但各种乐器却把房间装饰得轻盈。吉他在墙角静卧,紧贴墙壁站立的钢琴陈旧却显出贵族的气质,而最打眼的,当属窗台下那架着话筒的电脑。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对外交流的渠道是有限的,现在有了电脑,他的音乐作品不再“愁嫁”。 “我要在家里读大学” 1965年8月,陈永辉出生在湖南郴州永兴县湘永煤矿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今年42岁的尘子清楚地记得,这是他在轮椅上度过的第38个年头,而对于记忆中唯一的一次“奔跑”,他仍然记忆犹新。 “‘文革’期间,有一次,我偷偷地跟在爸爸身后去看大字报。绵延的田间小路上走着长长的队伍,远远看去,就像一条游走在田间的大蟒蛇。我就这样跟在人群后一路小跑,跑得好快好快。”而从这次记忆后的第一个早晨,他因为当时医生诊不出来的“怪病”(小儿麻痹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年仅4岁的尘子被诊断为“软骨病”,拿着从医院里开出的一大堆钙片,尘子感觉到身上的气力正像流水一样一天天减少,从此他只能躺在病床上了。 1986年,尘子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却被拒于高考的大门之外。对尘子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受到心灵上的打击,少年的梦想在这一刻被“残疾”两个字击得粉碎。“既然学校不要我,那我就在家里读大学。”和尘子谈到他的大学时,这个男人坚忍不拔地说。 为了求得一个生存与求知的平衡点,尘子自学无线电,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永辉家电维修店”。经济的贫乏并未能阻挠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对学习的追求。这时的尘子又有了读书的念头,他开始自学英语,并报考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 1990年,尘子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毕业证。 从轮椅歌手到“超女”老师 说起尘子与音乐的接触,应该追溯到其家庭对音乐的热爱。尘子的父亲就是一个吹拉弹唱样样行的人,幼年时那些寂寞的日子里,可以说他是与音乐相伴走过来的。尘子真正的音乐生涯是从1992年参加县城里举办的“农穗杯”卡拉OK比赛开始的。据尘子回忆,他上台时人们都十分惊讶,而当尘子一举拿下第一名时,台下沸腾了。一夜之间,尘子就在那个小小的县城里变得无人不知了。 音乐点燃了梦想,尘子关掉了相伴4年的“永辉家电维修店”,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卡拉OK。这一年,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大家的赞赏也更坚定了尘子走自己音乐梦想的道路。这时候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冒出来,“我要到各地去跑场子”。尘子带着24岁小伙子的血气方刚开始了自己的跑场生涯,并一发而不可收。 在2005年的“超女”比赛中,尘子携众名女弟子到“超女”现场报名时,着实让媒体“热了一把”。当时媒体是这样报道:“在去年的‘超女’比赛中,余政议、罗湖两位老师凭借弟子春春、笔笔、何洁等人的优异表现声名鹊起。今年的‘超女’比赛中,出现了一位特别的老师,他是一位双腿完全萎缩的残疾人……”凭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尘子为他很多学生量身创作了许多原创歌曲,而在这次比赛中,他的数名学生进入决赛。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8/16 10:01:22 -- 第一次爱情,相差11岁 傍晚的阳光透过纱窗,斜斜地洒落进来,窗户上泛起一片金黄,记者问起了尘子的感情生活。他淡淡一笑,说起了那个叫小婷的女孩子…… “那时候我还在郴州唱歌,身边围了一大群热爱音乐的年轻男女,小婷出现了。”尘子面带微笑慢慢地说道。“她长得并不是很出色,但皮肤很好。不管家人的反对,小婷还是选择跟我在一起。刚开始她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就天天给我写信。那年她21岁,我比她大11岁。” 尘子说,他担心小婷只是一时冲动,所以给她一个月的时间考虑,但只过了一个礼拜,他们便开始交往了。 “我向小婷的母亲发誓,我一定能给小婷幸福,请给我们三年时间……我的话暂时说服了小婷的母亲。”尘子点燃一支烟:“也许那时候,我们都忘记了我是个残疾人。一年后,小婷还是因为家人的反对离开了我。”这时,烟草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房间。 没有脚,也会努力追梦 现在他主要从事歌曲创作,他创作的歌曲《情人节的玫瑰》前不久被北京某音乐制作人高价收纳。他创作的歌曲铿锵有力、节奏明快、高潮迭起,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丝毫听不出有半点对生活的抱怨和创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 离开家乡,这是尘子在长沙独处的第9个年头了。尘子在卡拉OK打过工,在酒吧唱过歌。刚到长沙时,每月在卡拉OK只有三百元的收入,他的生活穷困潦倒。“我从来不向命运认输!”他感到自己音乐理论贫乏的时候,买书自学。2001年在湖南省首届“涉外杯”青年歌手大赛上,他征服了所有评委和观众,获得一等奖。一些业余歌手和音乐爱好者慕名找尘子拜师学艺,从此他开办“尘子音乐培训班”。现在,他的两百多学生分别在国内知名的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深造。 生活不会辜负对它充满希望并孜孜以求的人。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尘子,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走到了命运转折的时候,但他并不满足。他用那带着磁性的声音告诉笔者:“我要走的路还很长也很难,但是只要心中有个梦想,即便没有脚,我也会努力去追求……”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8/25 17:42:10 -- "无脚"青年坐着轮椅闯天下 2006-9-8 16:17:54 王金星 代武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首由郑智化演唱的《水手》,20多年来,不知被陈永辉唱了多少遍,他就像歌词写的那样,推着轮椅一路歌来一路泪,仍在顽强地为生活、为圆梦而奔波。 4岁成了残疾 1965年8月,陈永辉出生在湖南湘永煤矿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4岁时,由于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肌肉萎缩而瘫痪。9岁时,爸爸背着他到湘永子弟学校读书。 由于腿脚不方便,下课了,小永辉不能与同学开心地玩;放学回到家里,他像受伤的小鸟进了笼子出去不得。两年后母亲突然病逝了,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孤独的他学会了吹笛子、口琴,将自己所有的心事都藏在音乐里。 16岁那年,陈永辉考进中学。爸爸给他买了一辆轮椅,他终于可以自由行动了。这时候,他的音乐细胞又开始活跃起来,他非常喜欢唱歌,每逢学校举行文艺晚会,他都有节目参加。渐渐地,他已是小有名气的校园歌手。 坐着轮椅唱歌 1986年,他以优秀的成绩高中毕业。因为残疾,他没能参加高考;因为残疾,他就业困难。他为此苦闷了三个月。 陈永辉十分好学。苦闷中,他自学了弹吉他。接着又跟着收录机学起了英语。有一天,收录机突然不响了,他想自己修理。他看着图纸将收录机装了拆,拆了装。最后,收录机倒是装好了,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陈永辉不服输,用3年时间自学了无线电修理。 1990年,有个学校公开招聘英语老师,他报名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由于身体残疾,他落选了。 陈永辉决定自谋生路。1992年3月,“永辉家电修理店”开张了,他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每天晚上,年轻人聚到这里,歌声、琴声、笑声不断,这里成了欢乐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永辉的歌唱艺术逐渐成熟。大家都知道湘永有位“轮椅歌手”。1993年,他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得郴州赛区第三名,第二年又在省赛区获得第三名。 进军省城歌厅 看着同学、朋友都出去打工了,陈永辉不甘寂寞,也想出去闯一闯。1999年底他关掉修理店,决定去省内其它几个城市发展。 2000年春节后,陈永辉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了郴州。这里毗邻广东,演艺业比较发达,但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饭碗很不容易。面对老板的怀疑,同行们的爱理不理,以及观众们的尖叫、嘲笑,陈永辉感到一阵阵椎心之痛,可他克制着自己,微笑着面对一切。 音乐响起,他忘记了一切,他陶醉在音乐中,全身心地放声高歌。他的歌声征服了观众,常常赢得满堂彩。然而他并不安于现状,第二年又跑到了长沙去演唱。 在唱歌生涯中,他感到了自己音乐知识的贫乏,于是,他买来专业音乐书籍,系统地自学声乐理论,丰富的理论知识促进了他演唱水平的提高。2001年在湖南省首届“涉外杯”青年歌手大赛上,他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得了一等奖。 一些业余歌手和唱歌爱好者,慕名找到陈永辉拜师学艺。他因此开办了培训班收徒传艺。3年中,他带了83个高中音乐特长生,其中有12人考上了音乐学院。 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经过多年的打拼,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然而他远远没有满足。他用那带着磁性的声音告诉笔者:“我今后的路还很长也很难,但是只要心中有个梦,没有脚,我也会努力去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