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旧作]留意邓名苏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33648)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7/21 16:24:10 -- [旧作]留意邓名苏 留意邓名苏 永兴有个邓名苏,迷上新闻报道,40年痴心不改。永兴小城故事多,在于小城“土作家”“土记者”多,邓名苏就是其中一位众所周知,却不经人留意的“土记者”。
其 人 邓名苏生于1932年,今年66岁。12岁时初小没读完,父亲就撒手西去。为家境计,辍学务农。1954年参加工作,1958年开始投稿,并当上了《湖南日报》、《郴州日报》、《永兴报》的通讯员,两年间竟上稿20多篇,自此,便一发而不可收。1994年10月,从县委办公室正科级干部位子退下后,采写更加勤奋。其间,尽管有个别人不理解。冷言冷语受人耻笑,他仍一如既往.乐此不疲。 满头白发,一脸沧桑,提着黑皮包,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这 就是人们所熟识的邓名苏。 其作 邓名苏采写新闻40年,足迹遍及全县25个乡镇和县城100多个机关、企业和厂矿,采访了 数以千计的干部、职工和农民朋友。迄今为止已投稿6300多篇,被县以上64家报刊电台采用1364篇,先后24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1996年的一次采写令他至今仍兴奋不已:
其 议 邓名苏是永兴较有争议的一个人,他勤政廉洁,严于律己,坚持搞无偿新闻,却又常被人不理解。对“想出名,捞外快”之议,他连呼冤枉。外出采访全是自掏腰包,车船费、邮寄稿件等费用一年累计下来数目不少,可收到那微薄的稿酬根本不够支出。有的单位过意不去,要为他报帐,他执意不肯;对他进行宣传奖励,他坚持不肯;留他吃饭吧,他一溜烟跑了。粗略算来,退休后拒收红包、纪念品等10多次。邓名苏说:“我不图名利,但求人理解。这辈子没有别的贡献,只想在宣传报道上尽心义务,为党作点贡献。”
其愿 邓名苏也有自己的遗憾,全县25个乡镇,还有3个乡镇在报道上是“空白”,《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至今还不曾留意他的一篇稿件。邓名苏岂能善罢甘休,他将在有生之年’突破缺口,扩大战果,以遂心愿。 邓名苏是好样的,搞新闻报道就需有很多像邓名苏这样的“好样的”。 《新闻出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