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原创]难忘的读书经历-------王国军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31808)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7/2 9:19:44

--  [原创]难忘的读书经历-------王国军

难忘的读书经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楼,书籍是由文字组成,文字是灵魂居住的地方,书魂散没着书香,书香溢满书房,营造出别样的美丽和氛围,我伫立在书架前,看着整齐排列的各类书籍,这是一种轻微的叹息似仿佛听到了书的呼唤,让心灵静而神圣,使我难忘那读书经历。

偏僻的山区,农村孩子启蒙读书年龄偏大,小学是五年制,1967年上期,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我因“文革”停课在家。当时是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按抢“工分”分配,父母体弱多病,家境贫寒。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得起床拾粪倒在自己的厕所里,每月交给生产队一次,用来换工分。拾完粪,拿着镰刀挑着筛,要到山上割草,交到生产队挣工分,减少超支钱。一天,记工员过我的草,我把草倒到草堆时,偶然发现用草遮着许多书。于是,我扒开书上面的草一看,全是一些当时被称作“黄色反动书籍:《薛刚反唐》、《水浒传》、《红岩》、《五虎平南》、《五虎平西》、《三国演义》、《敌后武工队》、《红楼梦》、《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我见四处无人,没想到一看就着迷。当时的我,虽然对中外文学名著尚欠解读能力,由于也经常听一些有文化知识的人或老人,讲皮影戏。知道书籍大体主要内容,这样,书中的世界向我表达着千言万语,时而使我开怀大笑,时而使我泪流满面,我将二十几本中外古典白话文学名著看完后藏在猪栏楼上,像冬去春回的草充满对阳光雨露的渴望,想看书的欲望萌动着。记得村里来了一位唱皮影戏的人有很多历史剧本,等他唱完剧本,等他唱完回家时,我走了二十多公里路,借《仁贵征东》等3本书。每当弄来一本书,我就躲在家里夜以继日、一口气读完,实在弄不到新的书来看的时候,我便从猪栏楼上拿一本下来,藏在衣服里,特务接头般四处打探,低声问询:“你有书吗?咱们交换着看。”

虽然大多时是遭斥责,但也有人暗中跟我交换。一次好不容易换来一套《封神榜》,如获至宝,每天下午,父母去生产队开工劳动,把自己反锁在家里悄悄看。有天上午,我坐在猪栏楼上看书,忘记吃午饭,父母下午劳动回家吃晚饭,饭菜未动,人也没有回家,急得父母团团转,大声喊我时,才知道自己看书忘记了吃中饭。借书、换书、读书给我少年时光初中、中师生活带来了许多新鲜体验、刺激、梦想和快乐,并引导我爱上了文学。

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偏僻的山村小学任教,下午放学后,批改完作业,我便坐在自己的寝室里看书。办公桌是高年级学生有内箱的桌子,每读完一本书就放进书桌里,接着读马、恩列斯毛主席著作,连当时农村医生的《草药手册》也一一认真读过。一次听学校一个民办教师无意中提到他们村上有户人家有书。我缠着老师冒着寒风步行几里,去那户农民家里。农民家中一贫如洗,唯一值钱的是一只破木板箱《聊斋》、《秦香连》珍藏在箱底。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两本书的模样,因年代久了,纸张斑驳泛黄……在偏僻山村任教多年,与书同眠,以书为伴,度过了许多寂寞难挨的时光,并从此走上了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和走业余新闻工作之路。

十年动乱结束后,大量中外文学名著重新出版,一朋友出差长沙排队买到一套《西游记》送我,我欣喜若狂,不惜将珍藏多年的2个光洋回赠,至今无怨无悔,当大千世界变得异常喧嚣浮躁,生活舞台变得异常多姿多彩,物欲横流摇晃书架时,我也曾有过迷惑,是读书平衡了我的心态。时至今日,我不会打牌、打麻将,不会吸烟,不会跳舞,酷爱读书。

烦恼时读书,心灵得到平衡;浮躁时读书,心灵获得灵静;平时读书,心灵得到享受;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读书,行动中能得到指点帮助。通过读书感觉到充实,多活了几回,赚了几生几世。

记得从偏僻的山村小学调到环境较好的学校读书时,第一件事就是购买了一个书架写字台,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书放进书架的那一刻,我仿佛有一座金矿般心花怒放,如今我拥有一间数十平方米的书房,环顾书房,书们一脸沉着静静地看着我;有我国最著名的教育家指导你,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家、思想家伴你,有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情操陶冶你,幸福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