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推荐]40岁上大学:艰辛洒满求学路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31701)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6/30 23:25:04

--  [推荐]40岁上大学:艰辛洒满求学路
从电视上看到西部地区小孩求学的艰辛,也为了圆自己20年前心中的那个大学梦想——穷困潦倒且年近40的邱祖安毅然决定去上大学,他的心愿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然而他的求学路也同样充满辛酸……他叫邱祖安,是湘南学院音乐系教育一班的学生。

             青春年少时的那个大学梦
  童年时的邱祖安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1969年,正当他以为可以在永兴县城读幼儿园的时候,不料,家庭发生了变故,父亲因为祖辈的历史原因从永兴县运输公司下放到了永兴县农村,年仅4岁的邱祖安便跟随父亲从城市到农村安了家,农村生活的艰辛给童年时的邱祖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小学的时候,他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并多次在全校的歌咏比赛中拿过名次,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读初一的时候,他时常对父亲说,他要上大学,学音乐专业,全家人都很支持他。他也默默地刻苦学习。但事与愿违,1982年高中毕业时,他填报了郴州师专音乐系,结果以失败告终。
  由于他是家中的次子,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父亲虽然1979年落实政策成为永兴县运输公司的搬运工,但母亲是家庭主妇,身体也不太好,全家人的重担全落在父亲一人的身上,母亲不忍心让父亲承受太大的生活压力,邱祖安便失去了复读的机会,但他内心那上大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地煎熬着他。

             西部小孩求学难坚定他的信念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邱祖安打开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看到电视新闻正在播放西部小孩艰难求学的感人画面:青海省乐都县冬季寒冷,温度有时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该县许多孩子需要每天走好几公里山路去上学,有的贫困山乡的学校没有火炉,没有开水,孩子们午餐吃冻硬的干馍馍。有阳光时,他们就到室外上课。可是,恶劣的学习环境没有挡住孩子们求学的渴望,小学生常常在地上写字,一部分儿童根本无学可上,失学、辍学严重。看到这里,邱祖安的心灵震撼了。从此,他常常被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很简单的行为打动着,虽然他以前听说过很多失学的故事,但是从小到大,自己身边的人从未因为贫困离开过校园,他也向来把接受教育看成是一件人人都可以享用的理所应当的事,可是现在,当他面对西部一个个失学或即将失学的学生时,才真正感到了痛心。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他们那么渴望拥有继续求学的机会,但是他们当中真正能够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人其实为数不多。西部地区这一片干涸贫瘠的大地,多少人在为生计奔忙,他们辛劳的身影,寄托着无数孩子渴望读书的梦,但多少梦能够成真呢?
  “我一定要去读大学,去当一名教师。有书读总比没书读好,对于小孩来说,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受教育,过了这个年龄,学也学不进去了!”邱祖安报考大学的愿望强烈地震撼着他。

             40岁圆了大学梦
  2003年,已成为10岁孩子父亲的邱祖安得知国家教育部取消了大学生年龄限制的政策时,欣喜若狂,他与妻子商量,他想去考大学。
  妻子犹豫了,她想自己和丈夫都从永兴县服务公司下岗了,生活没有着落,两个人每人每月才只有80元的生活费,还有小孩要负担,你不去赚钱,倒想读大学了,她想不通。
  邱祖安便耐心地做妻子的思想工作,他说:“我一无文凭,二无一技之长,去做苦力年龄也太大了,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何不去考大学当一名老师呢?我有的是爱心,我毕业后就去中小学校当一名教师,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学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妻子终于同意了。有了妻子的全力支持,邱祖安重新拿起了高中课本,从头学起,他每天早上5时起床,先练练嗓子,再开始学习。他报考的还是湘南学院音乐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8月,他接到了湘南学院音乐系的录取通知书。他兴奋极了——20年后终于圆了大学梦。

             艰辛洒满求学路
  上大学每期的学费要5000多元,对邱祖安来说,这是一笔天文数字。怎么办?妻子只好陪他去亲戚朋友家借,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才凑足5000多元学费,交完学费以后,手里只剩下80元钱了。这一学期的生活费怎么办?走在校园里,邱祖安还是兴奋不已:“别人吃好一点,我就吃差一点吧。”别的学生一天三餐去食堂吃炒菜,他只能早上吃一根油条,中午吃一碗粉,晚上吃一餐饭将就着过。晚餐对他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事,因为有饭吃。他的生活费是早餐0.6元,中餐1元,晚餐2.2元,加起来不足4元。
  湘南学院的党总支书记何俭说,学校考虑到邱祖安的特殊情况,给他申请了特困生的助学补助金,现在每学期可补助600元。另外,邱祖安勤奋学习、爱好劳动,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在学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校担任过寝室长、学生辅导员助理、班长、学生分会主席、系团总支副书记、湘南学院学生会主席、郴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郴州市学联主席,因为他积极参加学校政治学习,在校“入了党”。每月可补助他手机话费50元。邱祖安说:“要没有学校的这个补助,我还真用不起手机呢。”
  今年7月,邱祖安就面临毕业了,他现在唯一的打算是联系学校去当一名教师。而且他还想找一份家教,为妻子减轻负担。妻子为他筹学费,这三年吃了不少苦,四处打零工,他要回报她。另外,年仅12岁的儿子也喜欢音乐,他要为他买一架新钢琴。那台旧钢琴是孩子外婆送给外孙的生日礼物,已经有四个年头,相当破旧了。
  谈起他毕业后的前景,邱祖安也很乐观:“我的志愿只是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想这个愿望总会实现的。希望社会上的青年也爱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稿源:郴州日报)   2006-03-26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6/30 23:30:27

--  
感动湘南学院十大人物简介

  

邱祖安:男,1965年12月出生,党员,湖南省郴州市永兴人,2003级音乐教育1班学生。担任过宿舍长、班长、音乐系团总支副书记、系学生分会主席、年级辅导员助理、湘南学院心理健康协会总会长、湘南学院第一届学生会副主席、湘南学院第二届学生会主席、郴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郴州市学生联合会主席等职。为了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上有老母,下有妻儿,每月仅有16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却毅然重新入大学校园。面对种种困难,她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执着地走大批了湘南学院,走到了音乐系,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绚烂的一页!其事迹在《湘南学院报》、《郴州广播电视报》、《郴州日报》、《家庭导报》、《长沙晚报》、《法制文萃报》及郴州电视台、永兴电视台有专题报道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图为邱祖安(一排中)和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图为邱祖安在教室外吊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