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板梁古村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22009)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3/23 12:52:10 -- [转帖]板梁古村 【作者: 淡淡的云】
前几天出差到永兴,周末抽空去了一趟板梁古村。 乘车从永兴县城出发,驶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半个多小时就到了青砖黑瓦连成一片的板梁古村。 古村,非常的安静。村后是黛青色的山,村前是雾气飘绕的小溪,即有着显山露水的美貌,又有着荣辱不惊的清高。走过由四块两米长的大青石板搭成的桥,一条蜿蜒的青石板路引着我们进了村。 走进村庄,就仿佛走进了遥远的岁月,时间在这里静止了,没有繁忙和紧张,年复一年,淡泊简朴,坦然自若。年久的岁月没有留下苍老和凄凉,反而在黑亮的青石板上流泻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美,清透、明净。 “这里真安静啊,感觉和别的村庄不同。” “你没发现么,这里一百多户人家,无一家养看家狗的。” 每一栋民宅,都是青灰色的砖房,安着黑色的木板门,家里无人也只是简单的用木栓将大门拴起。我们去了几家比较大的宅子,一进门,是一走廊似的天井,天井内有一眼蓄水池,蓄着清亮的泉水,走过天井,是大厅,大厅空间高,采光好。大厅的门窗上都是古色古香的雕花,工艺非常精致,大多雕的是蝙蝠和花,是“福”和“发”的意思。屋内的主人,年轻的兴许都外出劳作去了,只剩下老人。屋内的老妇人友好的与我们招呼一下,就自个儿忙去了,让我们就像自家人一样,去各个房间参观,拍照。 参观了几家后,我们身后就多了一个小分队:五、六个穿的五颜六色、挂着鼻涕的小朋友。他们红彤彤的小脸蛋像一朵朵花,嬉笑着、开心地跟着我们。因为他们,整个村庄也顿时活泼、欢快起来。陪同我们一块来的一位永兴支行的行长说,他的小孩上学前,也放在这样的农村里养着,长得比城里的小孩健康、壮实。 一个小孩拿着树枝条追赶着一只鸡,从我们身边跑过,使我想到在农村外婆家长大,因拿竹条追赶想下蛋的鸡而被打的老公,不由得一笑。老公在心情好,又非常悠闲的气氛里,喜欢跟我说他小时候的故事,但说的最多的是他上小学前在农村生活的那些趣事。总是念念不忘茅草堆的芳香和舒适,念念不忘爬树掏鸟蛋的快乐,以及躺在草地上细数蓝天白云中翻飞的小鸟时的那种自在。农村的小孩确实远比城里的小孩更容易满足,也更快乐。 一个稍大点的小孩跑来对我们说:“我们这里还有个大石龟,我带你们去看。”看着他自豪的样子,我们也充满期待的跟着他走了很远,来到村后山坡下。小孩指着一块大石头对我们说:“看!”。说实话,我们都有些遗憾,因为我们很难把那块大石头看成是一只大石龟,不过,经他一指点,确实越看越像。“像!像!”,我们都感叹到,小孩无比自豪的笑了。 真是与大自然越亲近的地方越充满灵性。这里没有污染,这里的菜是甜的,水是甜的,米饭是甜的,连空气都是甜的。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天分,一代一代,营造出的和睦和安祥,沉淀下的智慧和美,使古村在今天成为了让人向往的风景。 走出古村,温泉水流成的小溪从村前淌过,几个年轻的妇人在雾气腾腾的溪水边洗衣,甜甜的歌声夹杂着笑声,飘荡在村庄的上空,让我们这些村外人也像喝了甘甜的泉水一般。 回头向我们的小分队挥手告别,心里暖融融的。采菊东篱下,浣纱温泉边,好美的小山村啊,我已为你倾倒了。 我原常想,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是最理想的呢?到了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简单而祥和。聋盲女作家海伦曾说:“天国不是虚幻的,也远非世人从其固有的想像中所料到的那么卑微,那是一个欢乐、祥和的实体,一个崭新的世界,没有自私,没有斗争,只有慈祥,只有互助。”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3/23 12:53:3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