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乡音专栏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20)
----  记得少年骑竹马 烘笼子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20&id=49027)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7/12/22 13:25:45

--  记得少年骑竹马 烘笼子

灵灵仙子放上来一个烘笼子。

      这是灵灵仙子放上来的烘笼子照片。

      看到烘笼子,就想起了读初小时的一些趣事,它是冬天里大多数细伢子带到学校取暖的好东西。不过孩子们有了这东西后,却会生出许多别的花样来:

     很多男生一般都懒得带烘笼子,下课后他们会去抢女生的来烤火,如果如果哪个女生不同意,或者被抢后哭着去向班主任告状,男生们就会变着花样欺负她,简单的报复就是伺机故意追打着跑过女孩身边,其中一个像是不小心一样,踢翻她的烘笼子,弄得这女生告不成状又烤不成火,只能鼓着眼睛大骂一声“吵死鬼!” 严重一点的报复就是那些有心计的男孩想出来的,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到了小鞭炮,藏在袋子里带到了学校。下课后,只要背了老师的眼睛,就会想方设法丢一两个到女孩的烘笼子里,当教室里突然响起了爆炸声时,他们却在教室门外面打脚拍手地哈哈大笑。不过这种恶作剧没能持续好久,校会上,各班搞恶作剧的男孩子们受到了处分,校长严肃地明令学生,不准带鞭炮到学校里来,因为五十年代初期,防火和防特、防盗的口号是连起来宣传的,家长们一个个也就对这些孩子严加管束起来了。

    烘笼子也在孩子们中传递友谊。那一期,我被安排坐在靠窗口双人桌子外面的位子,靠窗口的同座是一个脖子上围着银项圈的说话有点结巴的男生,因为他不像一般的男生那样爱“欺负”女生,所以,同坐一期我们二人的关系还不错。冬天开始后,我开始带烘笼子,他会向我借去烤一节课或者下课后借去烤手。不久,他也从家里带来一个新的,就像仙子家的这个古董一样有护格的,后来,他常会带一把豆子来,下课后,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也就十来粒吧)豆子,小心地把它们点在火笼的灰上面,等一会儿豆子煨熟了,他再用铁筷子一粒一粒地夹出来,放在桌面上,然后很惬意地将烘笼放在脚下,一个人细细地品着桌面上那些很香很香的豆豆,偶而我从外面玩得一身热气坐到教室里等着上下一堂课时,他也会送我一两颗。嘴里含着喷着浓香的豆,等着上课铃声响起,这种心情如今想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有一天,班主任的课上到半路,忽然一股焦味开始弥漫开来,老师停下讲课,开始在教室里搜索产生焦味的原因----因为孩子们用没有网格保护的烘笼子烤火时,烧了布鞋、裤脚是常发生的事情,所以,老师们在这个时期的防火意识都是比较强的。 结果是我的同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