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7/11/29 16:05:38
-- 记得少年骑竹马 凉薯

这次回衡阳几天,灯火几乎每天都抽时间陪我游衡阳古迹。最后一天的下午,游到他的女儿家(灯火夫人在女儿家当外婆,只有晚餐后俩口子才能回到自己的宿舍里),他们夫妻二人的热情接待是没法说的。 客厅的条案上摆满了各色水果,时不时二位总让我吃点,我却迟迟未动手,真不是讲客气。一会,灯火夫人从后面阳台上提着一只大凉薯经过,告诉我这是亲家母从农村自家的地里挖来的.她刚刚问了我一句:“乡音姐吃凉薯不?”我立刻回答说“吃!”说完我自己也笑了----第一次到人家家里做客就这么不讲客气! 我和凉薯有感情,那都是因为小时候和它的亲密关系。成家后,也曾经多次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人悄悄地吃过,想吃出小时那种感觉 ,可怎么也找不回来了。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祖母总会给我留下一些季节小吃,杨梅、鸟泡 毛栗子 苦珠子,空筒尖 秋冬季节,放学回家,进门就会听到好消息:“灶里有只红薯”或者是“芋头煨好了,自己去扒出来拍干净了吃。”这时候是我一天最高兴的时候,哪个小孩子不爱吃点零食?何况是专门给我备好的呢!但是,只有凉薯,祖母买回来时我经常不知道,祖母也不会在当天就通知我自己去取了吃,而是过了些日子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才告诉我"可以吃啦!" 那时候买来的凉薯,就像我照片上拿着的这个是有头有尾的,整个身子是园鼓鼓的,但个子却很小,估计也就比我当年的拳头大不了多少,从不吝惜给我吃的祖母却吩咐我一次只能吃一个,说吃多了上火。凉薯咬一口甜滋滋的,那味道现在想起来也很过瘾,可是凉薯小,不管我怎么细细的咬慢慢的嚼,总是不一会就吃完了,留下手中的那一节长长的薯藤,会放在嘴里咬好久好久而舍不得丢掉.心里想要是能让我多吃一个该多好!可是我也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凉薯----红薯和芋头都是成堆地放在里屋的柜子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凉薯总不在那儿。 有一次,祖母一个不"小心",凉薯的藏身地终于让我发现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到她取凉薯的小搁楼上去实地侦察一下!一天,趁着祖母在厨房里做晚饭时,我做完作业一个人把木梯子使劲摆平后,轻手轻脚地爬到了搁楼口,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不由自主地,我的脚踏上了搁楼板.就着那排明瓦微弱的光亮,我看到墙壁上挂着几把凉薯,七.八个扎成一大把,其中有一把的扎草圈子松了,个头比旁边的两把也明显小一些.我摸着这些可爱的东西,忍不住伸手轻轻地扯了一下其中的一个,不料它一下子就掉到了我的手心里,我紧张得赶快把手缩了回来,结果凉薯却掉楼板上了......于是那天,我第一次偷嘴了,在楼上一个人提心吊胆的又有几分兴奋地吃完后,赶快爬下楼梯,还好,没有被祖母发现.第二天放学后,我又馋起了楼上的凉薯,于是,又爬上去吃了一只,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凉薯没有祖母亲自给我的好吃......很奇怪,那个星期里,祖母没主动给我凉薯,我也没好意思向祖母询问,等到这一整把凉薯吃完后,我不敢再去动第二把,一是他们都被绑得扎扎实实的,也许还有自己觉得这样做不光彩的感觉吧,反正没再去偷,即使偶尔爬上去看看也只是看看而已. 平时晚上,如果听到了楼上的老鼠走动的声音, 祖母会告诉我不要怕,老鼠白天不敢出来,只能晚上出来找点吃的.这一个晚上,又听到了老鼠在楼上打架,我靠近祖母,她却告诉我,楼上的老鼠可能是在抢吃东西,我脱口而出:"它们抢凉薯吃吗?"祖母说,"是呵,这几天凉薯已经让它们抢完了一把."说完她朝我笑笑,我突然发现祖母的笑里面分明是发现了我的秘密。我鼓起勇气告诉她,凉薯不是老鼠吃的,吃凉薯的是我,祖母再一次笑了:“原来是家鼠吃的呀!" 当时我怎么会知道,我第一次作“案”时慌忙中没有把楼梯摆回原来的位置,祖母上去看到凉薯少了个数,当然就知道有家鼠光顾过. 此后,祖母又照例让散学回来的我一天吃一个凉薯,不过是让我自己上楼去取,吃着这些光明正大得到的凉薯,它的甜味又回来了! 2007.12.12.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7/12/14 23:11:45
--
以下是引用pengje在2007-12-14 14:27:01的发言:本来从小喜欢吃凉薯,谁知64年去看阶级斗争展览(就是省展览馆),其中一段是讲地主分子将凉薯籽炒熟后给贫农生产队长的小儿子呷,结果将这位小儿子毒死哒,还有一张照片,那个细伢子嘴巴、鼻子眼里都塞着棉花的情形……,害得我现在一吃凉薯就想起这件事,直接对凉薯的味道产生负面影响!  彭老师看到孩子的这种惨状,我觉有移花接木之嫌,在当时也许是形势的需要,您大可不必为此影响了食欲。
因为记忆不清,所以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得到了如下科学证词:
凉薯 别名:沙葛、豆薯、地瓜 形态特征 凉薯属豆科,凉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凉薯的块根肥大,肉洁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生食,也可熟食。种子及茎叶中含鱼藤酮(C23H22O6),豆薯酮及豆薯素等毒性物质,鱼藤酮可制成敌敌畏等杀虫剂。 再查鱼藤酮的毒性及中毒症状:鱼藤酮是一种存在于鱼藤根部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环状酮类化合物,对昆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是我国应用历史较久的植物性杀虫剂.它对作物无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但对人畜有害,主要毒害神经系统能阻断一种提供给多巴胺神经元能量所需的酶的活性,而导致人体产生神经毒症状.因而如果误食了豆薯种子后就可能引起中毒..食后不久可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呼吸浅慢、血压下降、昏迷而死亡.对人畜有剧毒。----像这种死亡,怎么需要在嘴巴鼻子眼里塞满棉花呢?又不是七窍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