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江永上甘棠的生活用具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48030)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12/9 2:42:17
-- 江永上甘棠的生活用具
江永上甘棠的生活用具 千年古村--江永上甘棠的民居内仍然保存了很原始的生活用具,看见它们,并想起了39年前下放的时候我们也是用的这些用具. 煮饭做菜也是这种方式

煤油灯

菜篮子

搁在楼上的谷仓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7/12/9 7:56:10
--
真的要感谢那场运动,不然,住在城里的DDAJ怎么会认得这些东西?怎么会对这些东西产生感情?
咯把四齿耙头真正的好久冒见过了。这些器物上面也落满了灰尘,只怕当地人也久不使用他们了。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12/9 9:42:26
--

这个是马灯,那时候,我们那里只有大队才有,开会才用。家里的油灯,比这小多了,样子也不同。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12/9 10:03:19
--
我们那里的火塘是架起来的,比地面高。
煤油灯是笔教授说的比这小,上面一个玻璃罩。
看到这些还是感到很亲切。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12/9 16:18:19
--

我们那年下放时,天气格外冷,田野里雪茫茫的,自己没有蔬菜,生产队种有大片土地的萝卜,队长让我们知青自己到雪地里去摘,成天是拿了萝卜出气,偶尔在这种生铁吊锅里放进几两肉,加上一大锅萝卜片,柴火烧起来,香喷喷的,味道美极了,至今还记得那种吃萝卜的滋味.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12/9 16:28:31
--
以下是引用笔架山人在2007-12-9 9:42:26的发言:
这个是马灯,那时候,我们那里只有大队才有,开会才用。家里的油灯,比这小多了,样子也不同。 那年我们下放时,从长沙买了这种马灯带到农村,晚上如果生产队开会,我们提了马灯到处走,显得比较奢侈点,农民家确实大多数家里是小煤油灯,这次在阳朔街上的日杂店,看见有煤油灯,赶紧买了一个作记念.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12/9 16:54:04
--
在阳朔街上的日杂店买的煤油灯,5元钱.过去用的煤油灯没有现在的漂亮,原来的没有旁边的手柄.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7/12/9 17:55:10
--
油灯是买到了,但现在要想买点煤油,只怕也不容易.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12/9 19:14:30
--

这样的灶在湘南柴火多的山区地方较普遍。虽有热量容易散掉的缺点,热效率比湘北的那种大灶差,但坐在旁边的人顺便烤了火。
|
-- 作者:酒鬼
-- 发布时间:2007/12/9 22:22:14
--

这应该是谷仓,现在农家普遍还用它!
|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12/9 22:58:51
--
雪雪真是有心人,真的玩出了水平!学习了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12/10 0:39:04
--
这种马灯我在祁阳帮生产队守瓜园时是老朋友了: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12/10 1:05:51
--
以下是引用蔡家湾在2007-12-9 17:55:10的发言:油灯是买到了,但现在要想买点煤油,只怕也不容易. 
蔡家湾 老师的耽心是真的,当时买灯时,我问营业员: "哪有煤油买?" 营业员说到山里面有买,也不知道哪个山哟?反正长沙是没有看见哪里有煤油买的!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7/12/10 11:06:12
--
我也买了一盏 比雪雪的更早期一点。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7/12/10 18:31:03
--
早知道煤油灯是“文物”,我早几年就不会扔掉两个,送给雪雪有多好!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12/10 22:00:10
--
以下是引用灵灵仙子在2007-12-10 18:31:03的发言: 早知道煤油灯是“文物”,我早几年就不会扔掉两个,送给雪雪有多好! 煤油灯记载了一段历史,所以人们对它有感情.那个时候普遍是用的乡音姐的那种灯,为了省油,把火苗拧得一点点.看书的时候都要挨着灯盏了,不小心第二天一看自己的鼻子,都熏黑了.仙子家还有什么文物?拿出来亮一亮?
|
-- 作者:金家村
-- 发布时间:2007/12/11 15:30:03
--
这个煤油还蛮漂亮.我下放的地方是住的木板子屋,屋檐到墙面有一米的间距是空的,睡在床上可以直接看到星星和月亮,一刮风,屋里的煤油灯就吹黑了,那时为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就将煤油灯放在蚊帐里看书,灯是不黑了,第二天早上一看,整个蚊帐全变眯黑,想起来真有味.
|
-- 作者:天井1968
-- 发布时间:2007/12/11 22:30:13
--
好细心的雪雪,一组不错的PP
|
-- 作者:桢桢
-- 发布时间:2007/12/12 18:17:49
--
细心的雪雪买下了这盏煤油灯,好! 我也有一盏从农村带回来的煤油灯!有次学校排节目,一位老师表演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我的这盏煤油灯就发挥了道具的作用!
|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7/12/13 20:10:54
--
让人感到亲切的一组好照片。特别是那盏久违了的马灯。
厚重的锈,厚重的灰,主人也久不用了啊。他舍不得丢掉,专等我们来睹物思情。
谢谢雪雪的慧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