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拍汉服记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37034) |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8/19 21:50:42 -- 拍汉服记 “汉服”者,古代汉族人穿的服装,今天下午为拍摄这个内容,很忙乎了一阵子,这里先解释一下。 前天到汨罗,晚上到家已是十一点多,昨天一早起来继续整理照片,正忙着,毛弟打来电话,讲浏阳河版主讲下午两点到杜甫江阁去拍摄汉服表演,我正搞不赢,但想起表演的场景:一队少女身着汉服,在舞台上慢慢走来,有正规的灯光、艳丽的背景,逆光、侧逆光、侧光……,好题材肯定不少,我便答应下来。汨罗的事完工后,下午两点吃了中饭,电话响了,毛弟打来的:领导把时间搞错了,是19号,而他们都到了……。我们大笑了一阵,谁知这只是这次活动的前奏。 今天下午两点,在杜甫江阁已到了数人,而领导们与身着汉服的人都没有看到。只有很大的北风、吹弯的树与空荡的杜甫江阁。 过了时间,仍没有动静,大家就在附近找起来。又见到了灵灵仙子女士与友情版主。 有消息讲,活动的地点在北边六百米的一个俱乐部,大家跑去一看,“选星姐”。 有点泄气。我看到同行的灵灵仙子女士手提袋中装着汉服,就开玩笑道:我们今天干脆自己穿汉服拍算哒,于是仙子女士当真拿出新做的一条裙子,打开来,讲有一米的腰围,我讲:我的是三尺六,正好。早起鸟女士拿去一围,绕哒两圈。 仙子女士又拿出一件红衣,结果追了一气,早起鸟女士不肯穿了,她自己穿戴起来,早女士帮忙。 差不多哒,大家准备开拍,左起:毛弟、早女士、女交通劝导员、老樟树、仙子女士。 我拍了几张,其一: 我们拍照的这段时间中,友情版主跑到网吧中,上网查到表演者的电话才问到,因与杜甫江阁的管理人员扯不清,活动的地点改到了芙蓉中路的竹淇茶馆,一个有些气派的喝茶的地方。 我们打的过去,在二楼,友情版主遇到了活动的负责人。 在一个不很大的茶室中,挤满了身着汉服的人,湖南经视的正在采访一位女青年。 身穿汉服的女青年。 男青年与女青年相对而坐,“坐”实际是跪在一个垫子上,“坐”久哒还要站起来歇一下气,这种古代的方法有点累人。 首先举行的是一个成年人的仪式,满十八就是成年哒,今天成年的是一位女青年,负责人为她梳头、插上了一支很大的头簪。 仪式的结尾,女青年到插有国旗与摆着一个碑位的桌子前行大礼。 屋角上一堆摄影者,正忙乎着。 第一个仪式结束后,女青年们围着用布做河灯,据说是真的要放到河里去。(多谢早女士指正,她们是在做荷包。河灯大概是下一个节目) 我退了出来,在外面又拍了几张。友情版主与身着汉服的女青年。 友情版主与女负责人合影,拿着一个木牌子作读书状,实际上这个牌子是茶馆里点茶点的册子,若念出来,就是果盘多少钱、花生瓜子多少钱啦。 正拍着,有人传来消息,我们这些拍照的可能也要收几十元一位,友情版主赶紧去与老板联系。好不容易我们几个全身而退,临走,友情版主与女老板合影留念。 走到门口,边上摆着一台古筝,友情版主身穿仙子女士的红衣弹奏起来,叮咚之声响了一阵,我听边上有人讲,这比店堂喇叭里放的东西还好听些。 出得门来已近五点。大家在门口来了一张合影。全体的在毛弟的机器中。 不过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清白我们今天拍照的对象是哪个,这个活动是谁组织的或发起的,跟在大家后面跑了一通后,尽管最后看到的与我开始想象的不同,毕竟镜头前面出现的那就是汉服。 想了一气这个帖子不知发到哪个栏目中,最后想起这也是一次活动,就发到这个栏目来哒,不知领导觉得合适与否。 |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19 22:40:31 -- 穿汉服好象巳在一些地方风行一阵了,不过这“汉坐(跪)”怕不是一般人能持久的…… |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8/19 23:23:37 -- 哈哈!你们几个 "色 迷"又去赶热闹了.虽然不正规,也算稀奇事,欣赏了,谢谢彭老师. |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8/19 23:26:23 -- 发到这里来好呀,反正是旅游,休闲。 |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7/8/19 23:26:52 -- 早起鸟人漂亮,照相的姿势也不同些,,你看那只兰花手........连淡泊人生都不拍照了,在看什么呢? |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7/8/20 2:08:07 -- 这个穿镶红边青衣的男士是领导 这位跪地者-——今天的笄者是小桃子,今天的主角。今天主要是及笄礼,也就是女子成年礼。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7/8/20 3:03:45 -- 友情复:(pengje)拍汉服记 |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7/8/20 7:44:07 -- 彭老师你不发到咯里我们怎么能看到这种活动场景呢? 我昨天不记得在那个知青版里看到了这个消息的,今天就看到现场了,不谢谢您老人家还谢谢谁去? ![]()
|
| -- 作者:早起鸟 -- 发布时间:2007/8/20 8:02:29 -- 彭老师的报道全面及时,学生纠正一处说法。 这些女孩子是在做荷包,也称香囊。河灯船由男孩子用纸折叠。 |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8/20 8:47:15 -- 有意思,PENGJE的照片给我们开眼界了! 汉代的坐,本是这样,人跪着,屁股坐在脚后跟上(老人家,前面还有个矮桌子,叫“几”,供伏着休息的,皇帝对老大臣,除开矮桌以外,还允许拄拐杖,这叫“赐几杖”,是大优待的恩赐);屁股离开脚后跟,腰伸直,叫长跪;再进一步,做起身的准备,叫“跽”。坐的时候,没有垫子,是坐在席子上的,所以汉文帝向贾谊请教,不问治国大道,后人写诗嘲讽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过,我觉得,所谓提倡汉服之类,其实不过是图新鲜而已,区区一件汉服,能改变和规范如今那些躁动的心吗? |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7/8/20 9:42:18 -- 笔兄说得对,这东西作为爱好玩玩可以,真要人人都套上这几大件,碰上这样的天气,就会跟这位女孩子差不多。 我昨天穿着那件经典小褂都热点有些受不了,这群女孩子们就可想而知了。服装这东西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从发展的角度来继承是应该的,全部照搬,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受不了。再往前推点,我们的祖先还曾只用一块皮子围着就解决问题,现在要是满大街都是这样,凉快的问题倒是解决了,交通事故可能也会大幅度上升哒 古时候没有空调,他们的热天不知是如何过来的?怕这些衣服也是属于礼服之类,特殊的场合才来一下,平时我看就套一件“中衣”算哒 |
| -- 作者:轻描淡写 -- 发布时间:2007/8/20 11:52:40 -- 以下是引用呵呵在2007-8-19 23:26:23的发言: 发到这里来好呀,反正是旅游,休闲。 发咯里冇发错!!!
|
|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7/8/20 12:23:21 -- 哈哈哈!祝贺你们全身而退,还让我们见识了汉服。 不晓得还有“下回分解”冒? "......有正规的灯光、艳丽的背景,逆光、侧逆光、侧光……,好题材肯定不少。" 我们等哒看逆光、侧光、侧逆光罗。 ![]() ![]() ![]() |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7/8/20 19:39:58 -- 捧一杯热茶,道一声辛苦!没有曲折哪有回味? 谢谢您为传统文化做宣传! 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9&ID=37036&page=1 |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8/21 8:18:08 -- 长沙的文化生活真丰富! |
| -- 作者:云中牛 -- 发布时间:2007/8/21 17:20:54 -- 好照片配不失诙谐的解说词,好帖! 这张照片中的友情老师有点像《刘三姐》中的莫老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