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永兴便江象鼻山图片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35083)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8/3 11:03:48

--  永兴便江象鼻山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8/3 11:10:51

--  

转帖选段-----

    同船的朋友介绍说,那就是象鼻山。
  从正面看,整座山真的像一头大象,尤其是那鼻子,特像。这大概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吧。天下像大象的山有很多,最著名的大概要数桂林的象鼻山了。在我看来,桂林的象鼻山只是形似,而永兴便江这座象鼻山,更是神似。远远地眺望,就能感到它那奔走之力量。
  听说山上有土匪寨,我们决定上去看一看。泊船上岸,才知道象鼻山是便江风光景区一个新开发的景点,许多工人在搞景观建设。
  象鼻山山势险峻,悬崖如削。从右边的石磴道攀援而上,有些路段确实吓人,尺余宽的石磴盘若悬梯,两旁又无依靠,比华山之险有过之而无不及。稍有不慎,人会像蚂蚁一样摔下去。
  沿着之字形的石磴道攀行良久,抵达一石缝,坡度在七十度左右。石缝宽两尺余,进深约八米,上为较为平坦的石额。石缝两侧凿有对称的槽臼,为原寨门遗址。
  从石额再往上攀行十余米,即达山顶。顶为全石,状如龟背,向四处前滑,游人不可企及,下乃数十丈高的悬崖。前方临江,若踢一块石头下去,即会坠入江中。山顶平坦之地仅篮球场大小,正在建一座泥砖聚义堂。
  登斯顶,江风拂面,群山尽收眼底。便江如彩带缠绕,在此呈“V”字折射,而象鼻山正据“V”字底部,实乃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只有一条路上下,我们原路下山。在山石缝寨门时,眼尖的朋友发现两侧石壁有些许石刻,大家伫足细品,却摇头叹息不已。因为几处石刻加起来不足百字,已漫漶难辨。能辨认出来的几个字又不能成句,且无文学色彩。倒是几个“三”字和“正”字刻痕,仿佛是歼敌的记载。
  我一边下山,一边问朋友关于土匪寨的典故,他们却说不知道,县志上也没有记载,只是听当地人称之为土匪寨。又说,县里嫌土匪寨名声不好,准备在景点建好之后改名。
  我听了之后,连叫“可惜!”写史的人就好比渔夫撒网,网住的都是一些历史精华或者比较引人注目的粗枝大叶之类的东西,真正记载下来的少,滤掉的多。然而,没有记载,并不表示不存在。我看这象鼻山上的山寨,没有什么文化味的石刻,分明是土匪类的粗人所据所为。也许是唐宋年间,也许是明清时期,一些因各种缘故被政府逼得走投无路的人逃到便江岸边的这个山头,干起了劫富济贫的义举。因为人少,他们十分谨慎,才击败或避开了腐朽政府的围剿,因而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没被载入史册。
  土匪寨,有可能是一部分百姓反抗苛捐杂税追求人身自由的历史。只是这部历史,由象鼻山和便江一同记载。
  土匪有好几种,在历代百姓的眼中,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土匪,比那些贪得无厌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僚要可爱得多。如果昔日占据象鼻山的土匪属于此类,我们为何要忌讳这个名称?
  从半山的岔道上绕到山的左边,到达象鼻山与邻山之间的山谷。谷内郁郁葱葱,曲径通幽。石板路与木栈道驳接交错,给人一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
  在山脚的小庙里上了一柱香,为广大百姓祈了一阵福,我们上船离开了象鼻山。行了很远很远,我似乎还能听到身后传来大象穿越时空涉水追赶我们的浪响……

2.进入象鼻山,第一个体验就是徒步登云梯。
走近山下,我惊呆地抬头一望:在陡成近90度的丹霞岩的悬崖峭壁上悬挂一架人工云梯。若要从云梯上登临上百多米高的山顶,心里真有一种震撼之后的害怕。
在几位同行人的带头下,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作登梯状。上云梯先是从左上方攀延几十米过后再从右上方挺进。我的脚在云梯的阶梯上每因紧张而颤兢的挪动一步,两个膝盖就打颤三、四下。若不是同我有二十多年交情的建良兄鼓励我、协助我,我是会往回走的。这个往回走,大概算畏缩不前、临阵脱逃的性质。我那份胆怯的心惊,没敢让我往几十米高的山下低处去瞟一眼,那会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大气不敢出。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登完了云梯。随后,接着就是上夹壁石阶,那丹霞岩石天然形成的夹壁,成一条独特的风景线,若从另一种视野去品评,它比便江上游的一线天还一线天。石阶大部分是新凿成的,也是陡得可以,大概有 60—70度吧。石阶有多少级,想数没有数,顾不得了。喘息,擦汗,脚打颤,还要借手力攀扶壁岩往上登爬,哪里还顾数石阶,大概上百级有多。到山顶后脚还没立稳,一个大气还没有喘完,同行的几位好友笑我胆小,我心里还在打鼓:不是恐高就是怕死。我又一次认识了自己。这象鼻山的丹霞险秀双绝,竟也能检测出人体特质。
山顶建了个“忠义堂”。用凿方了的丹霞岩石砌成的城墙是进“忠义堂”要过的一道关卡,这道关卡也是岩石拱成的圆顶门,过前过时与过后倒也有些古朴感觉。“忠义堂”的居室是用泥巴抖成的土墙建的。屋梁、 窗、房门都为一色的杉木所制,屋顶上也是杉树皮盖咸。屋顶上还有一个二层台木架,也是木质,大概是用作通风透气采光之用吧,可能也方便住在屋里的人呼吸屋外空气,倾听天外声音。
距土屋左侧几十米处,有一块用竹片交错做成的篱笆围成的百尺见方的健身坪地。坪地上用几十个凿成方形的岩石做成立柱,各高约30-40公分,粗约20-30公分,摆成像少林寺那种梅花桩的布局石阵,供游人试踩取乐。这一设置倒为我们一行增添了许多地方的游览胜地少有过的乐趣。同行的符兄跃上梅花石桩,轻盈自如的走起太极八卦步来。这是他的强项,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土屋的右侧几十米处有一座用木料架设成的观景台。观景台长约10米、宽约2米,高则1.5米左右,台上四周立着成形的木栏杆。登台举目远眺,尽览茫茫崇山峻岭,美不胜收。其美感在于,让读山人尽情呼吸、享用清新空气,满足和愉悦着人性心灵。在这愉悦和满足当中,所望之处,那一直处于冷漠和冷落的原有的生态、原有的模样、原有的价值,得到从来有过的赏识和尊重。观景台的正前方远处的叠叠山群山峰,让人感到大千世界所包容的雄奇瑰丽;左方的山岭中有一座山头如同脱了发的少女。那少女似乎在用晶莹的泪眼说:什么时候来开垦撂下上百年之久的处女地?满目的崇山峻岭却也有美中的不足。
倚着本栏杆放眼望去,象鼻山拥有那种无人能够拥有的大自然的生命沉淀与厚重的历史印痕。朦胧浑绿的群山和在群山中伸延着的弯弯曲曲的便江水道,伊然如一名性情画家笔下的一幅山水画,给象鼻山多添了几份可读性。
游完炮台、锁门、攀岩、湖山亭等其他一些景点之后,我忽然想起几年前我在《便江旅游发展论》一文中曾写道:“如果着意而不失自然的科学设置,精雕细刻一批不是千篇一律而独具便江文化风情,充满永兴个性的袖珍景点或景观单元,恐怕更能增强这便江山光水色、物丰人美的诱惑力,更能拓宽永兴旅游文化的内涵,从而让旅游人观游得更充实,回味得更无穷。”今天看来,都不属英雄,所见也略同。不同的是,我只说说写写,而有人却实实在在的做成了。这种实在尤其体现在那些开发象鼻山的设计者和劳作者们,他们保护和维护着原汁原味的丹霞地貌之自然本色的价值和尊严。他们做实了象鼻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8/3 11:40:33

--  
近日,遐迩闻名的便江风景区又增添一项新的旅游项目——象鼻山"冲浪"。100多名中外游客率先体验了高崖险谷"冲浪"的快乐与刺激。
永兴便江风景区开发推出的该项目,是高崖险谷冲浪旅游项目。全程落差达40余米,惊险异常。让慕名而来的游客能一试身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7/8/3 11:57:23

--  
谢谢政协的介绍.很遗憾我们只在船上看了一下象鼻山.以后有机会要亲手摸摸象鼻.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7/8/3 17:48:52

--  

遗憾,我们没有登上象鼻山。

谢谢政协兄为我们补遗!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8/3 17:54:04

--  
谢谢李政协的介绍,看看就好了,我可不敢去。
--  作者:岁月如歌
--  发布时间:2007/8/4 17:08:59

--  
好地方,好风光!永兴的旅游资源不开发真的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