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原创]西湖雨游杂感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5814)

--  作者:大风
--  发布时间:2007/4/28 18:18:26

--  [原创]西湖雨游杂感

西湖雨游杂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总是会让人有所感触。

到了许昌,首先来到慕名已久的小西湖,真巧,久旱的公园今天赶上了雨,没伞,只好躲在湖边的德星亭里避雨。“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所谓的许州西湖就是今天的许昌西湖。许昌“小西湖”,因当年苏东坡曾赞其“西湖虽小亦西子”而享有美誉。隋唐时,小西湖已是碧水如镜,树木葱郁,溢彩泛舟,风景宜人。至宋代,更成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人的览胜、讲学之地。因为有了这些文化的传承,所以小西湖到也有些隐野的名气。还没有到五一,游人却已经如此的多,磕头碰脑,闹闹哄哄的,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一点怀古幽情一下子荡然无存。再好的景致一旦沦为景点,就像大家闺秀沦落风尘,总在接客。坐在木椅上,手扶栏杆,看雨密密点点的打在湖里初生的荷叶上或者湖边竹叶上,犹如千针万箭,瑟瑟萧萧。雨打着的芭蕉倒象古时候的闺秀,玉扇轻摇,嫣然含羞。坐在亭子里,听到的是唧唧喳喳,飞长流短,琐琐碎碎。自然界好像是古人灵魂扎堆在我身边,评论着什么。风景也会和人一样对今天的遭遇有什么想法吗。

在许昌,我惊讶的发现,我比很多当地人都熟悉西湖里的景点。还记得来时一位司机说过,很多本地人对这些景点只去过一次,按他们的话说,“几十块一张门票,脑子进水了。这些景点大同小异,都是骗外地人的钱,本地人都不去的。”我苦笑:许昌西湖我来过多次,有时是独自,有时是陪同。一旦美景被评上什么“遗产”,就如选美摘桂一样,身价倍增,不远千里慕名前来人们只是想一睹美人容貌,熙熙攘攘,真正懂得欣赏环境里的静以及环境本身的原始美的,能有几人呢?

今天在德星亭里,听雨小楼,看雨皱水。瓢泼的大雨一下子让游人尽散,凭窗而坐,窗外,有雨洗蓬舟,有风灌回廊,有树绕水,如绿玉镶白。此时间或闪电倒映水中,却不狰狞,只是让碧如翡翠的水添了份晶莹……其实没那么美,只是当一个人的世界里体会到了宁静时,我的心已经沉醉。

许昌是北方城市,这儿的风景区,无一例外具有北方的特色,冬天黑白如版画,春天嫩绿点缀,然后所有的景点全部绕水。今天已经是春之末,嫩绿已经普遍,雨水洗过的一切更加清新,新鲜感在宁静中终于从心底跳出。本来明天想离开许昌,但雨后的这个傍晚,我却坐着三轮车来到农家客栈,临湖价格却不高,住在这儿,明天继续。

晚上写日记时记下了这样一句话:无论怎么商业化、铜臭重,至少我在五一节前,在许昌西湖还是感受到了氤氲的烟雨、旖旎的楼台,和久违的宁静,这就够了。对传统人文破坏多于保护的现代,这已经很不错了!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4/30 20:29:23

--  

希望继续看到你的佳作.


--  作者:大风
--  发布时间:2007/4/30 22:33:24

--  
韵梅呵呵一笑说,我希望继续看到你的佳作,好,大风继续来,五一到处跑,跑完写完就发上来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7/5/1 9:54:29

--  
大风跑的快,五一又准备吹向何方?等待着欣赏你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