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4/20 22:14:15
-- [原创]华山天下险----五岳归来话五岳
知道华山,是在小学,看电影《智取华山》,就知道“自古华山一条路”,高得很,险得很!知道华山就是北岳,大概到读中学了吧。到真的去爬华山,我已40出头,是89年还是90年,记不大清了。
到西安去开会,住陕西师大,偷了个空,和另一个老师一起,下午,爬上到华山的长途汽车,就出发了。车很挤,也很热,“人气很旺”,真正意义上的。出了西安不久,就是农村了。窗外,平坦,宽阔,一望无际,八百里秦川,果真名不虚传,难怪刘邦项羽,要在此争得个你死我活了!汽车在玉米丛林中穿行,那么多的玉米,密密的,像黄色的墙,在骄阳下黄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有时爬上高坡,就大多是糜子(就是小米?)地,糜子勾着头,叶子还绿绿的。黄土飞腾的公路边,时不时出现眼眼窑洞,窑洞前挂着的串串辣椒,红得透亮,一面墙一面墙的,格外耀眼。颠簸着,喘息着,汽车艰难地爬行,远处,一条黄色的河流从天边迤逦而来,快挨近公路了,好像受了惊吓,又突然转过弯,往西北方向游去了,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泾渭分明”的渭水。渭河边上有个站,一块歪歪斜斜的站牌上写着“罗夫”,我想,应该是“罗敷”吧,就是《陌上桑》中“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的罗敷。以美女之名作地名,足见秦人的浪漫。当然,也有可能是瞎猜,因为,路边的女子,似乎也不特别地漂亮!大概六点来钟,到了山下,天还很亮,走了一圈,除了饭馆就是旅店,除了旅游的就是吃旅游饭的。打听了一下,登华山,一般是半夜12点开始动身,6个钟头爬到山顶,看日出,然后在山顶游玩,下山,下午6点钟左右到山下。于是,买了个手电,早早地就睡下了。
还没睡着,外边就闹起来了,登山了!我们也就起床,开始走。天,漆黑漆黑,没有电筒,真的是寸步难行。登山,是否买了票,记不大清楚了,但过了个卡子,则是肯定的。一截大路过后,就是小石板路,还算平整,突然,毫无征兆地,山路往上一翘,就很陡了。没多久,同行的老师说他肚子疼,不能爬了,我当然也就准备陪他下山。坐了一会儿,他说好点了,决定还是爬。这时,原来和我们一伴的人,都走到前面去了,四周漆黑,但丝毫也用不着害怕,漫山都是手电射出的光柱和大呼小叫的声音。开始,我们还用手电不时地照照四周,企图看看周围的景色,到后来,累了,就只知道顺着路走,跟着手电走,任何景色也没有吸引力了,流着汗,喘着气,忍着累,只想着一个字,爬!不知爬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只知道不停地爬,不停地走。脚有点疼,肚子有点饿,看到路边昏黄的风灯下有个摊子,摊后坐着个老大娘,她也是刚爬上来的吗?买了两个鸡蛋,吃了,似乎好了一点,又爬。山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凉,虽然累,但身上倒没有汗了,感觉中,似乎是扯着根铁链,爬上了一截90度的陡岩,再围着块大石头转了过去,就看见一座庙,庙前站着许多人,山顶到了!一看表,五点还不到。天,冷得厉害,我们穿着短袖衫,只好紧紧地抱紧手臂,抵抗着这黎明前的考验。想到大庙里去躲躲风寒,但庙门紧闭,慈悲我佛的门徒,并没有对我们慈悲。挨着挨着,天慢慢地亮起来,但是,东边一线的天空,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我想,登泰山没看到日出,看来登华山也看不到日出了。
天大亮了,太阳还没出来,我们在山顶转了一圈,开始准备下山。这时,华山的景致,才“哗”地一下,像一幅泼墨山水一般,在我眼前抖开,立刻,我们被震惊了。陡峭的石壁,触眼皆是,上接天穹,下临无地,望一望都头昏眼花,我沿着石壁中间的钢柱栈道,紧紧地抓住铁链,慢慢地往石壁中间挪动,山风从下边沿石壁而上,将衣服鼓得猎猎作响,白云飘过来,把你裹在中间,你什么也看不见,只感觉到眼前一片乳白的飘动;山顶上,古松匍匐着,为了躲避这凌厉的山风;苍龙岭,横梗在山道上,就像鲫鱼背,中间能走人的,只有米把宽,连上两边略微平点的,也不过两米宽,再往外,就都是万丈深渊了,岭上,只能容一人行走,唯一能避让一下的,只有一个平台,据说就是当年韩愈抛书处;百尺幢(?)和千尺幢(?),两段在石头上开凿出来的通道,顶多四五十厘米宽,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每段都是两条,一条上一条下,极其陡峭,人在上面走,就像挂在石壁上一样,我的脚下,就是前边那个人的头顶,晴天白日,我们扯着铁链,战战兢兢地才爬了下来,真不知道,今天凌晨,黑咕隆咚,我们怎么爬上来的……
人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我看,此言未必,在华山占主要地位的,可能还是道观。什么陈抟老祖犁铧(其实就是悬挂在一面陡坡上的岩石)、毛姑洞等,都与道教有关。一路下来,到处是道观,门口坐着的替人看相求卦的道士,总给人一种不太地道的感觉。
大概是下山太陡的原因,脚特别地疼起来,尤其是下石阶时,小腿酸痛交加,走一步痛一步,走到山脚的大道时,真的一步也挪不动了。休息了很久,看到很多人都在倒退着走,学着样,也走了一段,略微好一点,但也没坚持多久。好不容易走到山下,已是下午4点来钟,吃了中饭,休息了一下,就赶火车回西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