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新、马游3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4370)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4/15 8:59:27

--  新、马游3

游完马六甲我们前往首都吉隆坡。不过快到吉隆坡时我们没有立即进入市区,而是直接去参观新建的、到吉隆坡市有一段路的被导游称为新首都的首相行政中心。这里将是马来西亚政府及各部的所在地,可能刚刚建好,似乎还没有正式启用。在这里,我们除了到处看看、拍拍照外,还进入了新的首相府参观。当然,进首相府只能空手,不允许带相机和其他东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首相行政中心的清真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首相府大门外

   参观完新的首相行政中心后,我们才来到吉隆坡市内。在进入吉隆坡的市中心之前,这座城市就给我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车水马龙的马路两旁,鲜花盛开、草木葳蕤,有几分象是林区,又有几分象是公园。环境真不错!不知是司机专拣环境好的路走给我们这些老外看呢还是这里环境真的好。不过我想可能还是后者。一个人口密度不大,大量土地没有被开发、至少没有被过度开发,又水热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植物繁茂是必然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进入市内,我们先参观了英雄广场。接着,我们前往王宫,当然只能在王宫外作些观光和照照相。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宫外

导游介绍说,马来西亚的国王,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他是由马来西亚各个州的苏丹轮流选举产生的。当了国王,就住进首都的王宫来,没当国王了,就回到自己的地盘上去,仍旧当自己的世袭苏丹。马来西亚国王,实际上是一个虚位君主。不过导游说马来西亚各州的土地都是苏丹们的,政府在吉隆坡郊外办大学,也要向那一个州的苏丹购买或承租土地。

导游告诉我们说,马来西亚王宫原是一位华人巨富的私邸。因为来吉隆坡就任元首的苏丹没合适的地方可做王宫,于是该富商决定将自己气派的私邸送给政府充作王宫。政府觉得白要不太好,于是这位华商提出1美元的价格。政府接受了这个价格,于是成交。

这位华商虽然几乎是白送了一座大府邸,但他的大度是很一种很正确的做法。他发的财来自马来西亚,返还一部分给马来西亚也合情合理。华人在马来西亚有较好的地位,与掌握着该国经济命脉的华商们的明智分不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宫外街头

听导游讲、看博物馆的资料,使哥巴对马来西亚的历史形成了这样的印象,那就是今天的马来西亚,以前实际上是多个大小不一、互不棣属的苏丹小邦国的地盘,是英国殖民者将他们“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由英国人统治的政治实体。当然,从英国人手里独立以后,这些小邦国没有再分立,而是组成为一个联邦,形成了今天的马来西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英雄广场

从地图上看,马来西亚北面是泰国,南面是新加坡,东南面和西面与印尼的岛屿隔海相望。而我认为,马来人与印尼人,在人种、语言上应当相当接近。例如导游为了活跃气氛教大家说了几句马来话,说“吃饭”是“马格拉西”。而“马格拉西”,我在上世纪六十年就知道那是印尼语的“吃饭”。那是当年我们学校一个印尼华侨同学教给我们的。虽然语言相近,但马来西亚和印尼,关系似乎并不怎么亲密。人口超过二亿的印尼,似乎对位于加里曼丹岛的“东马”各州有某种领土上的不同看法,因此马来人对印尼人似乎存有较重的戒心;而信佛教的暹罗人公元十几世纪曾与马来人为土地作过战。从马来人皈依伊斯兰教的时间较迟,又差不多是在那个时间,我想马来半岛的苏丹皈依伊斯兰教,虽然据说是因为阿拉伯商人所促成,但部分原因也许是马来半岛的苏丹为了寻求政治盟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独立广场

游杨先生与新加坡的导游差不多,也有相当的中华文化功底,也能讲多种语言。不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既爱中国,也热爱马来西亚,对这个他出生的国家充满了自豪感。的确,这个国家现在的发展是不错,下班时吉隆坡街头如潮水般的小轿车,据说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另外,大城市高楼林立,小城市漂亮整洁,各处自然环境良好,都能使人感觉到这个国家发展得不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吉隆坡市容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4/15 20:44:55

--  
看了,等你的下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