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原创]泰山之旅追忆----五岳归来话五岳之一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4119)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4/12 23:21:46

--  [原创]泰山之旅追忆----五岳归来话五岳之一

从小就住在山里,当然,对山也就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五岳是众山之祖,游五岳,就成了我梦寐以求的事.80年,我第一次远行,就到了东岳泰山;期间又陆续游了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到2004年,最后游了北岳恒山:终于,五岳都到过了.不过,也就只是"到过"而已,离了解则相差很远,所以只能"话五岳",意思是说,只是说说游五岳的感想.今天,先从东岳泰山说起.

泰山,在中国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历代帝王改朝换代,都要封泰山禅梁父(梁父,泰山旁边的一座山),这是帝王的专利!好像是文革时期吧(?),还有人在泰山发现了武周女皇武则天封泰山的金册呢!后来,它没有了帝王神圣的光环,但仍居五岳之首,这是很耐人寻味的.皇帝,我们不管,我们只说山.

说泰山,一个字,"雄"!它海拔并不高,但因为耸立在齐鲁平原上,就显得额外的高大雄伟了,孔老夫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上泰山就觉得中原地区变小了)",确实有着这地理上的原因.

我们是中午到泰安的,当时上泰山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山前,经中天门,走十八盘,到玉皇顶;一条是走山后,经岱庙/孔子登泰山处/经石峪,过柏洞,到玉皇顶.我们是走山前上,山后下的.坐中巴到中天门,就看见十八盘了.十八盘,即登山的石蹬,远看就像一条带子,弯弯曲曲地悬挂着,顺着山势蜿蜒而上,据说有十八个大弯,所以叫十八盘.刚开始,还不觉得,走了一截,就知道十八盘的厉害了.石级很窄,只有半只脚宽,登山时,只有前脚掌能用力;石级很陡,最陡的地方,下边这个人的头能顶到前面那个人的屁股;石级很长,走到中间,上不见顶,下不见底.走了半点来钟,就累了,边走边歇.看着石级上键步如飞的挑工,看着一步一挪,决不休息的朝圣的小脚老太太,看着背着小孩,虔诚求圣的农妇,我们真是惭愧极了.经过冯玉祥将军读书的房子,经过据说是秦始皇登泰山时所封的五大夫松,喘着气,流着汗,手脚并用,总算爬到了南天门.回望山下,红日西斜,一切都笼罩在绚丽的晚霞之中,山下,一条条公路上,汽车就像一只只小小的甲壳虫,缓缓地爬行.山顶到处是人,一条主干道,号称天街,我们就住在天街中段一幢大石砌的像碉堡一样的平房里.9月份,山下还是酷暑难熬,山上却凉气逼人,冷,所有的衣服都穿上还不行,而且听说,明天早上看日出,更冷,于是租了件大衣.到处看了看,有碧霞元君祠等,是道观吧?有武则天的无字碑,等等,我觉得很一般,没什么特色.天慢慢黑下来,到处没有灯,只好睡下.又有点睡不着,起来看了一下,外头皓月当空,但山谷间却雾气蒸腾,恍如仙境.太冷,不敢到处乱走,回房,翻来覆去,迷迷糊糊刚睡着,忽然听见外头大呼小叫,赶紧起来,原来是要准备看日出了.出来,外边一踩一溜,弯下腰一摸,冰雹!难道是昨晚下的?怎么没听到一点声响呢?摸着黑,赶到有拱北石的山头,黑压压的,已经到处是人了.也不知等了多久,东边慢慢亮起来,有点红,越来越亮,越来越红,最后天完全亮了,可是太阳躲在云里,始终也没有出来,看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所说的日出景象,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看到的.也罢,没看到日出,看到了日落,也算是可以的了.下山,走后山.一路上看到了什么,印象不大深刻了,只记得经石峪是从一条小路岔过去,经过一个亭子,就到了.没有一个人看,只有我们同学4人.河滩上,一块大石,上刻有金刚经,字体似乎带隶书的味道,有的字很大,记忆中有两尺见方,我躺在字上照了张像.孔子登泰山处只有一块碑,就立在下山的路旁.岱庙很不错,没人守,只有我们4人在里边看了许久,印象最深的是里边有许多漂亮的壁画,剥蚀得还不十分厉害,内容大都与各代皇帝封泰山有关.

离开岱庙,回到泰安城,已经是下午了,赶火车,傍晚到了曲阜.住招待所二楼,在房里休息了一下,再下楼吃晚饭,哎哟,两条腿,疼得简直要断了,每挪动一步,一身都疼.4个人扶着墙壁,撑着楼梯扶手,慢慢地移动着,吃完,再艰难地爬上楼,就再也不能下床了!那一年,我32,另外3个同学,都比我大,年纪最大的,今年已满70了.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4/13 10:41:44

--  贴三张泰山的pp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五岳只游过东、南两岳,其他三岳等着随笔架山人兄网上神游。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4/13 21:26:10

--  
后两处,依稀记得还是当年的样子,第一处,是后建的了.当时游泰山,好象根本不要买票,真的,那种旅游的味道真好!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4/14 14:27:03

--  

那时候岳麓山也不要票,南岳也不要票。我84年到张家界,要票,0.30元一张。

另外,有那些龙柱子的地方(第一处)是天外村,乘中巴上山的地方。我那次是乘中巴到中天门,从中天门乘缆车上南天门,所以虽然五十多岁了,却没有象山人兄才三十出头也爬得腰酸背痛。不过与游峨眉山一样,也觉得要自己爬才好。但没有时间,只有使用机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