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原创]独留青冢向黄昏----呼和浩特游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1359)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3/16 22:45:16

--  [原创]独留青冢向黄昏----呼和浩特游

    从大同到呼和浩特车很多,我们坐的是火车慢车.车上较挤,但还有座位,能忍受.车上对面坐着的,是个极为丰满的妇女,也是大同上的车,带了个小男孩和她的丈夫.我觉得她很像唱歌的那个德德玛,问了,不是,而且是个汉人,不过是在呼和浩特长大的而已.有点失望.

    呼和浩特城市很有北方特色,旧城区很破,新城区富丽堂皇,一到晚上,街道上人就不多了.街上小饭铺的羊肉极好吃,是真正的口外绵羊,没有一点膻味(尽管我很喜欢吃有膻味的牛羊肉),有烤羊肉,有肋骨,还有些什么,记不清楚了,都不放什么作料,是一种很纯的原味;价格也不贵,两人好象也就吃了20来元.

    到呼和浩特,主要是冲着青冢来的.青冢即汉朝被汉元帝远嫁到匈奴去和番的王昭君的墓.较为系统地知道王昭君,是由于郭沫若的历史剧<王昭君>.郭沫若的剧中,王昭君是一个受到画工毛延寿的陷害,被元帝派往匈奴和亲,嫁给匈奴首领的宫女.元帝发现她的美丽之后,她本有机会不去,但她坚持独立的人格,毅然而又较为高兴地去了,为汉朝赢得了几十年的安宁,为蒙汉人民的交好作出了贡献.细细想来,未必如此.一个弱女子,被逼远嫁外族,她能幸福吗?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宁,竟然要用这个女子的一生幸福来交换,这公平吗?我觉得,还是老杜的看法更符合人情,"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一曲悲歌!青冢离呼和浩特有10来公里,有公交车去,2块钱,很方便.青冢只是一个大土堆,据说,冬天百草尽枯,只有青冢的草始终保持青葱的颜色,故得此名.说里边埋着王昭君,那可能只有傻子才信.我们在那里正好碰到一个活动,看到了一些很民俗的东西.回城以后,看了五塔寺,很不错.然后在泥泞满地的小街小巷里窜来窜去,看菜市场,看牌坊,看古玩街,一般.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青冢远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汉子肩上扛着的是真人,下面那张照片就是表演结束后,将绑在铁架子上的孩子解下来.这些小孩化了装,漂亮极了,可爱极了,但要在上面站那么久,也真遭罪了.这么做,如果仅仅是为了娱乐,倒也可理解,如果的父母们为了赚钱而这样做,就有点可悲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两个老大娘!都一脸的喜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五塔寺.这实际是寺前的塔,此寺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了这座塔.一个塔身,上有五个塔尖,极为精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都是塔身上的雕塑.第一是两个舞蹈踊的细部;第二是狮子舞,看那西域人和狮子的表情是多么细腻;第三是佛脚板,很吉利,所以参观者都希望去摸一摸,也沾点福气,但未免有点亵渎的意味,为了捍卫佛的尊严,所以用铁丝围起来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古玩街.东西不太多,有很多东西可能都来自北京潘家园,时间可能也晚了点,街上逛的人寥寥无几.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3/17 16:16:52

--  
笔架山人兄的足迹,总是牵动我的眼球。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7/3/18 18:32:21

--  

今天去市博物馆看了那个美国人拍的旧照片,才知道北京也有个五塔寺,下边那个塔身叫做金刚座.

旧照片极好,可惜我们没有看仔细,因为开馆日期推迟到星期二,我们是硬磨着进去匆匆走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