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作者黄达] 冶金斜坡巷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46074)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7/11/15 14:01:29

--  [作者黄达] 冶金斜坡巷

冶金斜坡巷
黄达
解放西路上的人与车像大河里的波涛在奔涌;解放西路两边的小巷小胡同则像众多的小溪流迫不及待地交汇进来,使车水马龙的解放西路更热闹,更繁忙,更拥挤;冶金斜坡巷正是解放西路上一条平常普通不太起眼却又故事无穷的小巷。
这条北高南低有着20来度的冶金斜坡巷,两边筑建了七八幢冶金职工住宅楼,住着几百户冶金职工,大家都知根知底相互熟悉;一些新入赘的女婿和新娶来的媳妇,他们在斜坡巷里撒一轮烟发几斤糖果,大家也就认识了。
下班后,吃完饭,大家都爱往这斜坡巷里一站,或背手在臀后,或交臂在胸前;有高兴事,拿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个高兴就变成了数个高兴,数十是个高兴;内心忧郁来这里一宣泄,大家帮你出出主意,劝劝你,你心中的不快立刻消烟云散。
冶金斜坡巷,是一条荡漾人间春风的爱心小巷。住在B栋三楼的何师傅下岗失业在家且长年有病缠身,这在他人眼中是一副贫困潦倒像;可儿子何斌却让何师傅长脸,何斌勤奋刻苦,始终是学校里的学习状元,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何师傅高兴中又夹着叹息声,他拿不出钱供儿子读大学;这消息在冶金斜坡巷不胫而走,大家马上慷慨解囊给何斌捐钱筹集学费;斜坡巷自发的募捐行动惊动了电视台报社,他们也跑来调查采访,帮助何斌的爱心活动就更是演绎得如火如荼……
冶金斜坡巷是大家嘘寒问暖,但又不断弄出是非的尴尬小巷:
李家隔壁的甲说:李家大婶在阳台上晒衣服,脸被媳妇挂着的晾衣杈掉下来打破了。
乙听得不太清楚却添油加醋地对丙耳语:李大婶在晒衣服时水滴在媳妇的头发上,媳妇就拿晾衣杈打烂她的脸。
听话时走神了的丙接着又想当然地对丁掺水增料:李大婶帮她媳妇洗衣服,她媳妇还嫌李大婶没洗干净,便用晾衣杈打烂了李大婶脸。
爱管闲事的戊和庚,得知此事愤愤不平,在冶金斜坡巷拦住了李家媳妇:你怎么这样对待老人?还用晾衣杈打老人?你难道不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李家媳妇眼泪汪汪十分委屈,找来婆母李大婶对证,最后查实,才知道这是传话走样惹得祸,也都是关心他人惹得的祸。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又是冶金斜坡巷民风淳朴的表现。
冶金斜坡巷是众人发布新闻、传达社情民意的场所,大到布什总统蓄意攻打伊拉克,小到邱师傅买鞋一娘脚一爷脚,大家都畅所欲言津津乐道。冶金斜坡巷也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往此一站,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你事事晓得;往此一站,包你喜出望外有收获:待业在家的小陈就在这里,听人说商贸大厦招保安,他去了,就有了工作;掉了摩托车的慧珠女士在这里听说吐珠巷内有个吸毒者也有一辆这样的摩托,慧珠女士马上向警署报告,摩托车又失而复得……
冶金斜坡巷,让住在这里的人感到亲切温馨,小龙脚上带来乡里的泥巴,被凤姑娘的鞋沾着带进铺有地毯的家;阮家煲粤汤的香味又飘进吃酱大葱鲁家的窗;站在这儿,你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在这里你能常常体会到一种抒写不尽的人文关怀;××病了,大家在这里汇集,一起上医院探望;××当上了省市人民代表,大家在这里敲锣打鼓以示祝贺。
冶金斜坡巷,是这方土这方人的天堂。就连晚上这斜坡巷也还赖在你的梦里,赖在他的梦里,赖在我的梦里。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11/15 14:24:02

--  
以下是引用乡音在2007-11-15 14:01:29的发言:
冶金斜坡巷,是这方土这方人的天堂。就连晚上这斜坡巷也还赖在你的梦里,赖在他的梦里,赖在我的梦里。

    “斜坡巷,是这方土这方人的天堂。就连晚上这斜坡巷也还赖在你的梦里,赖在他的梦里,赖在我的梦里。”深有同感。小时候的胡同清晰记得,刮风天满目尘土,阳春天宁静典雅,远离喧嚣。早上傍晚人来人往,如同闹市,小巷路面颠簸不平。雨过天晴,抬头望去,只看见悬挂晾出去的衣服如旗帜飘扬。这冶金汽修的斜坡巷于我童年住过的小巷一样,永远是那么热闹,时而有人叫喊,时而有泼妇骂街,古老破旧的楼房里便会探出一个个脑袋张望。冬日里,常常会有两三个老头老太,围在暖活的阳光下,谈着王家长,李家短之类的小事。

  小巷就像一个热闹的公共空间,邻里之间往往亲密无间,守望相助。一起烧饭,一起纳凉,一起晒太阳;闲来无事时,唠叨家庭琐事,飞短流长,直到闹出矛盾,产生口角,也是在所难免。这些带有传统气息的特色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的高楼林立,楼房座座拔地起。居民小区也越来越现代化,四通八达,一目了然。那些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有着优美的环境,大片精致的绿化带,还有诸多先进的设施,而我感觉却少了点什么。那就是小巷也逐渐的随着拆迁而慢慢消失,带走了童年的快乐。唉,时代变迁,走了的人带去的是回忆,没走的人面对的是现实,唯一的就是赖在他的梦里,赖在我的梦里。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11/15 23:02:02

--  
这位黄达先生年初曾通过一次电话。观最近乡音姐所转几帖,其周围万物皆可入其文章。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11/16 21:02:16

--  
解放西路上的人与车像大河里的波涛在奔涌;解放西路两边的小巷小胡同则像众多的小溪流迫不及待地交汇进来,使车水马龙的解放西路更热闹,更繁忙,更拥挤;冶金斜坡巷正是解放西路上一条平常普通不太起眼却又故事无穷的小巷。
文章一起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黄达先生的文章写得好!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11/17 14:24:58

--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
说明: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