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原创]秋暮蝉鸣/图文曲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42265)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5 13:26:29 -- [原创]秋暮蝉鸣/图文曲 秋 蝉 歌词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5 13:31:55 -- 秋暮蝉鸣 夜深人静/文 少年时期,家乡门前有棵硕大的苦栗树,每当初秋盛暑时节的傍晚,母亲把小桌移到树下,准备好粗菜淡饭等待在外从事苦力的父亲回家共进晚餐,枝头上的蝉鸣声“知了……知了……知了”叫个不停。70年代我下乡当了农夫,每到夏末秋初,我总会坐在生产队屋前屋后的小树林里,在夕阳西下酷热渐退之时,倾听那葱绿树丛中清亮悦耳的蝉鸣声,仿佛是坐在自家门前的苦栗树下等待父亲回家。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5 13:47:42 -- 人到秋暮,身居闹市,再也无法听蝉鸣了,倒是无心看到一个听蝉的故事。这故事让我蝉这个小生灵刮目相看了。 一千三百多年前,武则天统治时期,骆宾王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因上书论天下事得罪武后,被诬下狱。在狱中,一阵秋日的蝉鸣引起了他无尽的愁思。壮志未酬,身陷囹圄,人生苦短,世事沦桑!已两鬓霜染哪里经受得住这秋蝉的不停哀鸣呢?于是他触物生情,以蝉自况,喊出了自己满腔的忧愤:“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骆宾王投笔从戎,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写出千古檄文《讨武曌檄》兵败以后不知所终的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骆宾王。 原来这餐风饮露的蝉儿竟是清纯高洁的化身! |
|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7/8/15 16:31:50 -- 蝉声是我最爱听的歌,那是一支生命旅途中弹奏出来的歌。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那样一支歌,只不过不是蝉鸣而是他一生谱成的歌,人到秋暮,知了、知了……。 精彩!实在精彩!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5 18:57:42 -- 以下是引用没有忘记在2007-8-15 16:31:50的发言: 蝉声是我最爱听的歌,那是一支生命旅途中弹奏出来的歌。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那样一支歌,只不过不是蝉鸣而是他一生谱成的歌,人到秋暮,知了、知了……。 精彩!实在精彩! 谢谢,人到秋暮,常常怀旧和一些感悟! |
| -- 作者:中和居士 -- 发布时间:2007/8/15 19:41:24 --
每次读完夜深兄的美文,总是感到你在字里行间露出几丝伤感,怕自己受到感染。 其实回忆是个好东西,好在它能变成经历,我们把它提练出来让后人得到某些启示。我喜欢老兄这句“原来这餐风饮露的蝉儿竟是清纯高洁的化身!” |
| -- 作者:燕南飞 -- 发布时间:2007/8/15 21:22:31 -- 好文章啊! |
|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7/8/16 10:49:02 -- 回复:(夜深人静)[原创]秋暮蝉鸣/图文曲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雅,栖高饮露,过着一种清洁而高尚的生活,由此对其倍加赞叹。陆云在《寒蝉赋》中称蝉为“至德之虫”,他认为蝉有“五德”,头上有冠带是文;含气饮露是清;不食黍稷是廉;处不巢居是俭;应时而鸣是信。 捕蝉人则为自己辩解:蝉是一种危害树木的昆虫,它吸食树木的浆汁,雌性蝉把卵产在树梢的嫩枝上,枝条就会枯死,在风雨中,经过发育的卵随着干枯树枝的折断落地而钻入地下。在蝉栖息过的树上,经常看到许多枯死的树梢,始作蛹者便是蝉。 我没有古人的心境,道不出对其更多的溢美之词;也不认为捕蝉人所说的蝉有那么大的危害,捕蝉人之所以捕蝉,可能因为蝉可以吃,蝉可以做药,蝉可以卖钱;小孩捕蝉则是好玩而已。 盛夏秋初时节,偶尔到郊外、到乡下,当听到“知了、知了”蝉的歌声,心中清爽之余也勾起我对儿时的记忆,遂感叹年年蝉鸣依旧,日子却如流水过得太快,还未玩出味来,不觉人已到晚秋…… 在《秋蝉》的歌声中读夜深人静网友《秋暮蝉鸣》一文,似有感悟,亦对这句话颇为欣赏:蝉声“那是一支生命旅途中弹奏出来的歌。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那样一支歌,只不过不是蝉鸣而是他一生谱成的歌,人到秋暮,知了、知了……” |
|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7/8/16 20:36:33 -- 以下是引用浩宇在2007-8-16 10:49:02的发言: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雅,栖高饮露,过着一种清洁而高尚的生活,由此对其倍加赞叹。陆云在《寒蝉赋》中称蝉为“至德之虫”,他认为蝉有“五德”,头上有冠带是文;含气饮露是清;不食黍稷是廉;处不巢居是俭;应时而鸣是信。 捕蝉人则为自己辩解:蝉是一种危害树木的昆虫,它吸食树木的浆汁,雌性蝉把卵产在树梢的嫩枝上,枝条就会枯死,在风雨中,经过发育的卵随着干枯树枝的折断落地而钻入地下。在蝉栖息过的树上,经常看到许多枯死的树梢,始作蛹者便是蝉。 我没有古人的心境,道不出对其更多的溢美之词;也不认为捕蝉人所说的蝉有那么大的危害,捕蝉人之所以捕蝉,可能因为蝉可以吃,蝉可以做药,蝉可以卖钱;小孩捕蝉则是好玩而已。 盛夏秋初时节,偶尔到郊外、到乡下,当听到“知了、知了”蝉的歌声,心中清爽之余也勾起我对儿时的记忆,遂感叹年年蝉鸣依旧,日子却如流水过得太快,还未玩出味来,不觉人已到晚秋…… 在《秋蝉》的歌声中读夜深人静网友《秋暮蝉鸣》一文,似有感悟,亦对这句话颇为欣赏:蝉声“那是一支生命旅途中弹奏出来的歌。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那样一支歌,只不过不是蝉鸣而是他一生谱成的歌,人到秋暮,知了、知了……”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16 21:17:58 -- 谢谢浩语版主的精彩点评:“......当听到“知了、知了”蝉的歌声,心中清爽之余也勾起我对儿时的记忆,遂感叹年年蝉鸣依旧,日子却如流水过得太快,还未玩出味来,不觉人已到晚秋……,”深有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