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原创]我身边的这群老人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38738) |
-- 作者:寻境 -- 发布时间:2007/8/31 9:40:57 -- [原创]我身边的这群老人 我身边的这群老人 在我的身边,生活着一群老人,他们是一群普通的老人,在我国城市老年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31 14:16:40 --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授精再跟贴1 |
-- 作者:寻境 -- 发布时间:2007/8/31 22:00:30 -- 衷心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9/1 0:03:33 -- 以下是引用寻境在2007-8-31 9:40:57的发言: 我的身边,生活着一群老人,他们是一群普通的老人,在我国城市老年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寻境的《在我身边的一群老人》看后,感叹良多,我在想,福利待遇有保障的、退下来的领导干部这群人固然享受了天伦之乐,但是,还有大部分老年人还是比较清苦的,他她门微薄的退休费只能解决当务之急,对于健康保障不容乐观。 疾病几乎伴随着每一个老年人的晚年,医疗费用支出占他们所有支出最大的比例。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最高的。这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 然而,超于现代化的老龄化又让我们措手不及。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是5000美元到10000美元之间,而我国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目前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严重不足,只有部分退休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到相关社会福利和保障(特别是相关医疗费用),据统计这个数字只占到全国老年人口的20%~25%。 在目前“未富先老”的国情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还存在大量的贫困老人。期盼解决这部分“弱势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如,我的父80离世,母亲93岁离世,父亲的单位破产,退休费当时也不够他一个人的开支,更不用说看病了。30年来,一直是我们做儿子的供养父母。 老有所养,没有了精神负担,唯一想到的就是锻炼身体,长命百岁,如果老人生活医疗都得不到保障,他那还会有心思去晨练和参与老年活动呢?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尽管目前为数不多,但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安度晚年是每一个老年人和他门后代的共同愿望,原天下老人有一个圆满的归宿。 |
-- 作者:开心就好 -- 发布时间:2007/9/1 18:18:26 -- 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工作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安享晚年。而我们晚年的收入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退休金和储蓄;第二个方面就是儿女给钱花,三就是社保。我相信大家也会同意我的观点:社保是不够维持我们的生活水准的,现在生活指数这么高,儿女们照顾自己的家庭己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供养我们呢。所以希望我们的儿女在年轻有能力赚钱时,多多为自己的晚年作好养老的保障计划。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才能提高我们老人的生活质量,让自己生活得更精采,而不给儿女们造成生活的压力。 |
-- 作者:寻境 -- 发布时间:2007/9/1 19:53:26 -- 开心就好 你好,欢迎新朋友! 你说得对,老年人的收入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多年的积蓄,而这些老人过去工资收入都不会很高,再陆陆续续支援孩子们,也就所剩无几了;第二个方面是儿女给钱,而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正如你说的,他们照顾自己的家庭己经很不容易了.第三就是社保,我想这是老人生活保障的主要方面,如果社保和医保都能得到保障,老人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塌实,儿女们也才没有后顾之忧。这也应该是社会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方面。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9/1 21:50:19 -- 以下是引用开心就好在2007-9-1 18:18:26的发言: 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工作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安享晚年。而我们晚年的收入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退休金和储蓄;第二个方面就是儿女给钱花,三就是社保。我相信大家也会同意我的观点:社保是不够维持我们的生活水准的,现在生活指数这么高,儿女们照顾自己的家庭己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供养我们呢。所以希望我们的儿女在年轻有能力赚钱时,多多为自己的晚年作好养老的保障计划。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才能提高我们老人的生活质量,让自己生活得更精采,而不给儿女们造成生活的压力。 开心就好,知足常乐!欢迎你,衡阳坛子的新朋友! 开心就好你的1、3切入要点,我不认同第二点,理由: 1、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提前消费,没有我们当年的节俭,时代不同了。 2、生活指数这么高,住房涨得看不懂,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更本无力承受。 3、儿女成家,资金不足,唯有反过来伸手找父母,于是,父母的一生积蓄为孩子买房成家,这只是说单位福利待遇家好的家庭。 4、下岗的父母,无力支援孩子,于是贷款买房,年轻人成了房奴,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9/2 0:07:47 -- 由于行业、地区等差异,各地纳入社保的人远不足涵盖众多百姓。现在当年的知青渐入老境,但还有部分下岗、低保的,愿国家兑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承诺,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大家都有个安康的晚年。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9/2 0:36:54 -- 以下是引用老灯火在2007-9-2 0:07:47的发言: 由于行业、地区等差异,各地纳入社保的人远不足涵盖众多百姓。现在当年的知青渐入老境,但还有部分下岗、低保的,愿国家兑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承诺,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大家都有个安康的晚年。 灯火兄说得在理,尽管我们将来老有所养,忧虑其它人,还有我的兄弟姊妹! |
-- 作者:开心就好 -- 发布时间:2007/9/3 19:47:37 -- 首先谢谢大家欢迎我的到来,让我感觉好温馨。初来乍到,请多指教! 其实人的一生有多长我们谁都无法预测,年轻的时候,有工作能力,没有钱不要紧;但年纪大了,又没有钱,生活就会很困难。一个好的保障计划,基本上可以把年轻时候的钱一点一点存起来,到年纪大的时候自己可以拿来用。所以,希望我们的子女们能够意识到这点:年轻时一定要为年老时作好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