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原创]红绿荫中十万家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38046)

--  作者:一江秋水
--  发布时间:2007/8/26 9:23:55

--  [原创]红绿荫中十万家

    绿荫中十万家

  在北京乘上了去西安的快车,第二天临近中午时,列车到达洛阳,我忽然心血来潮,临时决定下车到此一游。

  洛阳是著名的“九朝古都”,不但龙门石窟和牡丹花甲天下,而且“气”非常盛。这个“气”是什么气,我有点不明不白,只是在大学练“鹤翔庄”时,听教练老师这么说,她还说练气功的人有时间一定要去洛阳的石板街上走走,对练功有极大的帮助。我由于只打算呆几个钟头,就没有去浏览市容,也就没有找那条能“充气”的石板街了。另外,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主人公令狐冲,就是在洛阳的绿竹巷首次与美丽的任盈盈相会。令狐冲是金庸小说中我最敬佩的三个主人公之一(另外两个是萧峰和杨过)。不过,洛阳究竟有无绿竹巷,我也没时间去考证了。我的目的,一是游览闻名中外的中国四大石刻艺术之一——龙门石窟(另三处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天水麦积石窟),二是想亲睹牡丹盛开时的艳丽景色。

  龙门石窟在洛阳东南郊区伊水之畔,离市区中心——西关——约13公里。下了汽车,从公路桥的桥洞“龙门”进去,路左是伊水,伊水彼岸是香山,路右是龙门山,石窟就在龙门山的半山腰。别以为石窟就只几个窟,而是成百上千,可能有2000多个。在1000多米长的石壁上,或高或低或大或小,布滿石窟,蔚为奇观。据介绍,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盛于唐,至武则天时期大规模进行开凿,历时十余年,后因武则天之逝而停工,以后再也没有复工,所以现在看到有些大石像只完成了一部分。

  据估计,大大小小的石像共18万余尊,大的有10多米高,小的仅 2厘米!这些石像大多是佛或者金刚、罗汉、菩萨之类,他们或喜或怒,或手舞足蹈,或闭目静修,或慈眉善目,或凶恶狰狞,或温文尔雅,或挤眉弄眼;有的握兵器,有的执杨柳或拂尘,有的托宝塔,有的坐蒲团,有的骑怪兽,有的站莲台。这些石像的表情都十分生动丰富,神态逼真。单掌执礼的,仿佛正在问讯问安,双手合什的,简直可听见他口宣佛号“阿弥佗佛”,那些气势汹汹的仿佛就要扑过来拼个你死我活一般。大石像造型庄严宝象,气势凝重而恢宏;小石像眉目清晰传神,甚至连头发、衣服折绉都刻出来了,线条十分流畅。这说明当时我国的雕刻艺术已十分高超,也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文化科技之发达,而当时我国的风俗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思想状况等,也可以从石像的“传神”中略窥一斑。

  “奉先寺”是石窟群中最大的一个窟,其中间的那尊“卢舍那”石雕像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像高17米多,丰颐秀目微笑着俯视游客,显得高贵典雅慈祥可亲,据说是仿照武则天的相貎雕塑的。开凿时间最长的是“宾阳窟”,共用了24年,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在20世纪40年代被美国人盗去,可恨!

  半山腰上要开凿石窟,石窟中再雕刻石像,石壁上还凿了许多石梯和平台,供游客上下,可以想见其工程是十分浩大的。尽管石窟很浅,仅能刚好容纳像身,但如果下雨,顺坡而下的水流只会在石窟前形成一道水帘,而不会直接冲刷石像,这大概是这些石像历经千余年而依然风貎犹存之故。

  看了这些石像,一方面得到了一次空前的美的享受,一方面惊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我国雕刻艺术的渊远流长。

  在“卢舍那”石像前拍照时,我请二位妹子帮忙,从她们讲的塑料普通话中听出也是湖南人,一问,果然如此!哈哈,异地逢老乡,而且还是美丽的女老乡,当真是喜出望外哦。当年建安才子曹植在洛河畔暏一丽人曰宓妃,因作《洛神赋》,我今遇二丽人,可谓艳遇不输前贤啊,但作赋就免了吧。她们是湘潭大学的学生,一名罗威一名向光明(男孩子的名字,也许是她们临时编造的),利用暑假出来旅游,下一个目的地是北京。她们邀我同行,我只好遗憾地谢绝了。我们一起看完了剩余的石像后,就结伴去游植物园。

  可惜,我们竟然都不知道牡丹的开花季节是四、五月份(可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实在太欠缺),所以兴冲冲地到了植物园想饱餐这绝世无双的国色天香,自然灰溜溜地扫兴而出了。但我想起一个脍灸人口的故事:唐朝时本是长安的牡丹花最多,有一年冬天武则天酒后下旨:

  明朝游上苑,
  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
  莫待晓风吹。

  众花仙子接旨后,无可奈何,只得在寒冬腊月的凌晨开放,唯有牡丹仙子抗武后之旨,拒绝违反季节乱开花。武则天大怒,把它们贬植洛阳。谁知牡丹一到洛阳,居然竞相怒放。武则天下令用火来烧,结果火虽烧焦了枝干,花却更为夺目。我对牡丹这种清高这种傲骨是十分钦佩的。关于洛阳牡丹,司马光有一首《洛阳看花》诗写得好:

  洛阳春日最繁花,
  红绿荫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晚上,在洛阳火车站送走了罗向二人,我也登上了郑州至西安的列车。

1.龙门石窟大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石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洛阳植物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7/8/26 9:58:37

--  
好游记!从PP上看,楼主游龙门石窟已有些时日了吧?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6 18:01:41

--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

  老员外摘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位老翁,老翁很开心的插在花瓶里。

  隔天,邻居激动的和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

  老翁听后越想越觉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还给老员外,并一五一十的告诉老员外,关于富贵不全的事情。

老员外忍不住笑说:“牡丹花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无边吗?”老翁听后颇有同感,选了更多的牡丹花开心的走了。
  洛阳牡丹故事民间传说很多,因为洛阳牡丹中是花中之王,没有去过洛阳的有机会一定去,那是千年历史古都。是牡丹之乡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26 23:07:09

--  

秋水兄也回到衡阳栏目来了。3次西行都是火车过洛阳,因主要目的地分别是西安——延安、格尔木——拉萨、乌鲁木齐等地,未曾在洛阳落脚。汉朝东都,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好象还有汉代著名的白马寺将来一定要去看看。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7 18:23:32

--  
以下是引用老灯火在2007-8-26 23:07:09的发言:

秋水兄也回到衡阳栏目来了。3次西行都是火车过洛阳,因主要目的地分别是西安——延安、格尔木——拉萨、乌鲁木齐等地,未曾在洛阳落脚。汉朝东都,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好象还有汉代著名的白马寺将来一定要去看看。


    路内职工,希望通行。拜访武媚娘,游览白马寺!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27 22:33:47

--  

夜深兄好。一江秋水兄是湖知系列旅精游帖作者,还有秋水伊人系列英雄美人帖子热评如潮。巧的是,秋水兄不仅是衡阳知青,也供职铁路系统(株州)。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8 10:17:41

--  
以下是引用老灯火在2007-8-27 22:33:47的发言:

夜深兄好。一江秋水兄是湖知系列旅精游帖作者,还有秋水伊人系列英雄美人帖子热评如潮。巧的是,秋水兄不仅是衡阳知青,也供职铁路系统(株州)。


  哦,晓得达,原来都是铁路高头咯啊?问号一江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