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转帖原创]衡阳市64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纪念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37584) |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7/8/23 14:53:59 -- [转帖原创]衡阳市64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纪念 见衡阳知识青年博客http://blog.phoenixtv.com/html/68/310368-152992.html 又有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7-3-9/1742951.shtml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03866&PostID=6177840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3 16:56:31 -- 衡阳市64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纪念 2006-06-13 18:16:00 我们常想,为什么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功臣、英雄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能受到社会的敬重,人民的爱戴,那是因为他们敢于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不怕流血牺牲,他们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英雄。 奥运会上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体育健儿们,他们之所以受到国家的嘉奖,人民的赞誉,是因为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从小坚持刻苦训练,他们的金牌中饱含着无数伤痛和汗水,他们理所当然地是国之瑰宝。 应征入伍,保家卫国,有着十年军龄的干部或志愿兵,他们复员转退时,个人履历表中填写着的军龄,无疑是令人倾慕的光荣经历。 在我们老知青的履历表中,那写着“上山下乡十几年”的经历却未必让大多数人感到过是荣耀。难道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青春献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的错?直到今天,我们内心的感受也没有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我们今天的境遇究竟怎样?又有谁关心? 当历史无情地宣布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不成熟的政治路线和经济路线的时代产物时,我们才仿然明白:当年我们为崇高理想而为之奋斗的一切努力,竟然是为孕育一个注定夭折的不健全的畸胎……可为了她,我们却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 不敢说我们是共和国同龄人中最不幸的人,但我们忍受的痛苦和经历的磨难,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的。 有人说,插队知青最苦,那是因为我们无依无靠,一切得靠自己。 在农村的日子里,为了积好肥,我们曾深夜挑着马桶,赶到几十里外的城市,站在厕所的粪坑里掏大粪;到崇山峻岭中修公路、建水库、开渠道等高危劳动,生产队每次都不会忘记派我们去;我们没有花前月下,卿卿你我的热恋;我们不少知青的孩子不是在医院产房出生,而是在劳动工地上被搀回来,扶着楼梯,站着被接生婆在铺满草纸和稻草的蓑衣上接生的;我们的小孩是在妈妈背着出集体工的时光中渡过幼稚童年的,有的孩子因未得到悉心的照料而过早地夭折…… “知青” 这个容纳一代人坎坷、悲壮经历的时代名词,承载着太多的不平、委屈、艰难和辛酸,这苦涩的烙印将永远深深铭刻在我们心头。每当我们想起自己曾是知青的过去,胸中便会泛起揪心般的痛楚。 从艰难、痛楚中走到今天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奢求、幻想,只渴望国家政局稳定健康,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儿孙们不再重蹈覆辙地经历类似我们的“光荣经历”……
今天,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众所瞩目的辉煌成就,国家经济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城市、农村大部分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已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产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百花争艳,百业正兴。当年我们在梦境中追逐、曾为之奋斗,却未能如愿以偿的许多东西,如今在社会发展前进的实践中已变成现实,我们感到异常的欣慰!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丰富物质时,也带来了道德理念上的巨大变化。党的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以来,不少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发生着与党一贯倡导的光荣传统相勃的惊人变化。他们不思进取,脱离群众,贪图享乐、以权谋私,缺少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在党内反腐斗争中,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瘫疮一个个被割除,但其罪恶病毒仍在继续寻机侵袭党的肌体、危害党的健康,这是全国人民绝不能容忍的。 我们高兴地看到,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在大力加强反腐败的斗争中,适时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发扬延安艰苦创业精神的英明决策,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们坚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绝不会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 党的“三个代表”思想方针一定能真正为每个党员、干部所领悟! 人民群众依念、信赖的党的优良作风一定能早日回到党员、干部队伍中来! 更成熟,更稳定的政治经济路线一定能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当年立志耕耘扎根农村结伴行,如今壮志未酬年近花甲才相逢。阔别几十年后的今天,是知青情结的牵引,使我们大家又在故地重逢。朋友们,此时每一句热情的问候或每一点共同的感慨,都能激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那火热、苦难的拼搏和抗争又会历历在目。 从大家会心的微笑和彼此关切、理解的目光中,我们仿佛又感受到昔日的温暖、激情和自信。 重逢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岁月的坎坷把我们装扮成今非昔比的另一番模样,皱纹爬满脸庞,鬓发染上白霜。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一个个历经磨难的身体,仍倔强地支撑着硬朗,一张张无奈的面容里,依然能看到坚强。 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人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的身体更重要。 她将是我们面迎今后生活道路各种艰难曲折挑战的本钱!大家要珍重、怜惜,身体是万万垮不得的,否则,连同受损的将是我们拮据的家庭经济和原本并不宽裕的日子。 大家相逢时,千万要牢记共同的提醒和祝福:珍重!珍重! 今天,重逢的喜悦和问候由衷地宣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艰难曲折摧不垮我们,我们走过来了!这得益于我们在农村那十几年艰苦岁月中学到的勤劳、刻苦,自立自强和贫下中农的关怀。 当挫折,逆境曾动摇我们理想,瓦解我们斗志时,是 “自强” 支撑着我们。今天我们要像当年在农村那样,不靠天,不靠地,互相支持,自强不息。我们坚信,不论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一定能坚强地走下去! 朋友们!今日的相聚一定会像四十年前的今天一样,在我们生命的史册中留下难忘的一页,我们会将彼此的祝福珍藏于心底。 今后,不论我们的生命之舟行至何处,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属于我们的知青情结,知青精神和当年我们曾追逐过的梦……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3 17:14:50 -- 李政协,你好!你的网址我已复制转贴了,怀旧情愫油然而生!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