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原创]大山拾趣-----茶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37438)

--  作者:寻境
--  发布时间:2007/8/22 14:36:10

--  [原创]大山拾趣-----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山拾趣--不知春

      一直以来,向往着大山,大山的灵性,大山的神秘,总是缠绕在心里,心牵着,神往着,就如一杯白酒,日子越久越浓。

  有机会走进大山了,心是兴奋的也是好奇的。睁开眼,满目青山滴翠;伸手一抓,尽是清新的气息,这就是大山给我的第一印象,要想了解大山更多,只有一步一步走入其中了。

  天色渐晚,走进了一个小寨,选了一户看起来比较富裕的有着二层楼的人家走了进去。迎接我们的是一个笑盈盈的不到二十岁的山村女孩,她身材不高,偏胖,笑起来眼睛成了两条好看的弧线,那甜甜的笑声,就象一股山泉沁人心田。

  坐定后,姑娘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茶,喝上一大口,既解渴又解乏,就在我们赞不绝口之际,姑娘笑哈哈地发话了:“象你们这样喝茶,我们这叫牛饮,是很不礼貌的,那是最次等茶的饮法。”我们面面相处,难到喝了几十年的茶,这会却错了?姑娘还是笑盈盈地说:“客人来了,我们都会拿出好茶招待,客人喝茶时,第一下只能小抿一口,让茶水停留在齿间,再从牙逢里吸一口气,让茶水在齿间打几个滚,还要发出响声,响声越大越好,响声就是对茶的赞叹声。”照着姑娘的话,我们都试了起来,随着一阵空气从齿间流过,顿时感觉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穿过,满口生津,茶香溢发。吞下许久许久了,还感觉嘴里凉凉的、甜甜的,回味无穷。“那叫回甘,茶越好回甘越久。”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问:“你这茶叫什么名字?”姑娘指着那其貌不扬,样子有点象酶干菜的茶叶,自豪地说:“那是我爷爷亲手炒制的,这技术只在家族内单传,其他人是学不到的呢。”这么神秘?赶紧又喝了一口。“这茶生长在峡谷里,每天日晒时间很短,峡谷里雾水很重,气温终年变化不大,很难看到外面百花齐放的春天景象,所以,我们给这茶取名叫不知春。


  “不知春”?好诗意的名字!原来山里的生活也处处充满了诗意!惊叹之余,不免提到了姑娘的爷爷。“我爷爷今年71了,前几天上山采药去了,要过几天才回来。”70多岁上山采药?还一去好几天?乖乖,单凭这一点,城里的老爷子们是没法比了。“我们山里人贱,只要还能动弹就不会窝在家里,那山牵着我们的魂呢!


   提到爷爷,姑娘显然兴奋起来,指着壁柜正中的一只黑褐色的紫砂壶对我们说:“看!那就是爷爷养了四十多年的壶,那比他生命都要紧,曾经有人出10万买他的壶,被爷爷一口就回绝了呢!”一只看似普通的壶,还有这么一段故事,一定不简单,于是走近那壶,要看个究竟,只可惜那玻璃柜门上了锁无法打开,只能隔着玻璃观看,那壶看上去黑不溜秋,似乎脏兮兮的,也没有什么离奇之处。看到我们平淡的表情,姑娘补充到“这壶,爷爷用了四十多年了,每天用它泡茶喝,不喝的时候也泡上茶,从不间断。这也叫养壶,养壶很讲究的,不单不能让壶干着,还不能洗掉里面的那层茶垢,更重要的是只能用一种茶,用杂了还不行。正因为如此,爷爷一直用自己那独特的方式炒制的“不知春”养着,久而久之,茶香沁入壶壁,哪怕你泡上一壶清水,也带有浓浓的茶香呢!”“真的???!!!”看看姑娘那高高扬起的头就知道答案了!

  “这壶还与我家的一条家训有关。”姑娘清了清嗓子,给我们讲起了故事:我们山里人有一个习俗,男孩满十六岁时,家里人就会给他们挑一个好壶,从生日那天起开始养壶,这壶是男人的标志,是必不可少之物。爷爷也不例外地在生日那天拥有了自己的壶,爷爷家里当时比较富有,是个制茶大户,他家的茶远近有名,而爷爷是继承家族手艺的唯一传人,小小年纪就颇显身手,再加上爷爷外貌出众,身材魁梧,成了远近姑娘追求的对象。爷爷心眼高,山里的姑娘一个也没看上,拖到快30了,才经人介绍认识了镇上的一个姑娘,姑娘对爷爷也慕名已久,很是高兴,还未过门就时常来家串门。那姑娘很爱干净,洗洗搽搽是她的强项。有一次,她好心地把爷爷精心养了十几年的壶里里外外洗得清亮清亮的,眼看养了这么多年的壶就这样前功尽弃了,一怒之下与姑娘断绝了关系,还丢下一句:不懂茶的不要!瞎爱干净只会坏事。从此,我们家就有了“城里姑娘不娶” 的家训。也是从那时起,爷爷开始养起了这个壶。

  无论这条家训是否合理,但通过这家训,这壶,通过爷爷的故事和爱茶的情结,我们对大山也能领悟到什么;还有姑娘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山里人贱,那山牵着他们的魂。这不就是山里人最朴实最直接的写照吗?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2 23:04:58

--  
  
以下是引用寻境在2007-8-22 14:36:10的发言:


       这茶生长在峡谷里,每天日晒时间很短,峡谷里雾水很重,气温终年变化不大,很难看到外面百花齐放的春天景象,所以,我们给这茶取名叫不知春。

       “
不知春?好诗意的名字!原来山里的生活也处处充满了诗意!惊叹之余,不免提到了姑娘的爷爷。我爷爷今年71了,前几天上山采药去了,要过几天才回来。”70多岁上山采药?还一去好几天?乖乖,单凭这一点,城里的老爷子们是没法比了。我们山里人贱,只要还能动弹就不会窝在家里,那山牵着我们的魂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读完寻境的《大山拾趣-----茶》 茶如寻境连同紫沙壶,把自己融与其中,淡淡散发着清香,弥漫在论坛中;淡淡地存着余香,留在唇齿间;淡淡地舒展在杯中,留下满目青山滴,翠也不知春,只把春来报! 

  耳闻目睹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蕴藏丰富多彩的完美,是历代艺人的创作智能和心血结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其实紫沙壶形状样式因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难论定。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份,所追求的意境就如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一致。而“古拙素雅”与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这个女孩爷爷黑褐色紫砂壶表现“古拙”气氛而珍贵。

  我喜欢喝茶,但不懂茶道,闻其茶道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所谓茶道,就是悟道吧?我想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吧?
  


--  作者:寻境
--  发布时间:2007/8/23 11:40:43

--  
以下是引用夜深人静在2007-8-22 23:04:58的发言:
  
所谓茶道,就是悟道吧?我想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吧?  

这是以前发在其他论坛的涂鸦,不知可否发来这。

大山之游收获不少,其中对茶印象最深,故记之。却远没有深斑对茶道文化的研究深刻,从而引申出来的对茶道以及悟道之间的哲理关系,更是高深至极,是一门值得参究的人生哲理。

汗颜中。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7/8/23 22:43:56

--  
曾在君山品银针,也在龙井品过雨前,这“不知春”听名字亦非同凡响!不知寻境所云大山在何处?
--  作者:寻境
--  发布时间:2007/8/24 8:15:20

--  
回灯火兄:这是以前去福建武夷山旅游时的一些感受,没有写山水景致的美丽,专记下了我感受最深的几件事.还有几篇马上发来,发完就要出差去了.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8/25 8:24:59

--  

我喜欢喝茶,但不懂茶道,闻其茶道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我也喜欢喝茶,更不懂茶道,学习了。谢谢!谢谢好文!企盼更多佳作连篇.


--  作者:一江秋水
--  发布时间:2007/8/26 9:02:23

--  
我只是在旅游时,在海南看过茶道表演,那女茶艺师的雍容气度令人折服,至今不忘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7 19:01:27

--  
以下是引用老灯火在2007-8-23 22:43:56的发言:
曾在君山品银针,也在龙井品过雨前,这“不知春”听名字亦非同凡响!不知寻境所云大山在何处?

    灯火要想品不知春,建议游一趟武夷山!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7/8/27 19:10:35

--  
以下是引用一江秋水在2007-8-26 9:02:23的发言:
我只是在旅游时,在海南看过茶道表演,那女茶艺师的雍容气度令人折服,至今不忘

     海南茶叶不是很出名,但有极品苦丁茶,又称青山绿水,汤色叶底翠绿,海南“青山绿水”属于苦丁茶一类,味道淡苦,清火。又名极品苦丁,主产于海南五指山,属纯天然野生植物,品质优良。清山绿水苦丁茶为纯天然饮品,清热去火,养颜。常饮可清热解毒、明目清肝、益喉润肺。本品汤色翠绿透亮、入口微苦清香,渐甘醇、苦尽甘来,回味无穷。


--  作者:东方之河
--  发布时间:2007/9/4 11:22:38

--  

好象还有梅坞的龙井茶的佳作吗?

拿出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