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长篇连载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10)
----  [原创知青纪实小说]——养峰人(九)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0&id=25656)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7/4/26 21:21:02

--  [原创知青纪实小说]——养峰人(九)

养蜂人

(九)

从轮船上将蜂卸下后,叫了一辆汽车向沙市乡间开去。约半小时路程,我和姜老师在大片棉花地附近卸车,分别找了两户相距七八公里的农家驻扎下来。姜老师说两人的蜂太多,再集中放一起不利于采集。

此地棉花一望无际,正是花朵盛开之时,但遗憾的是,棉花易遭虫,棉农爱打农药,使我们的蜂受到一些伤害。姜老师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这段时期没有什么其它好蜜源。

我驻扎的房东姓邓,家有两儿,一个参军,另一个修堤去了,仅老俩口在家。大伯个子高高,皮肤黝黑,鼻梁高耸,轮廓分明,两眼炯炯有神。两夫妻一个在外干点农活兼打鱼摸虾,一个操持家务,养鸡喂猪。虽是茅草房,屋里倒是收拾得很干净。

一日晚,我正在煤油灯下捧读一本旧书,大伯好奇地凑过来问:“什么书?看得有滋有味的。”

“这是《水浒》,讲的是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我接着说:“您想看,拿去看好了。”

“唉!”只听到大伯叹息一声:“我是大字迷迷黑,小字不认得;小时家里穷,从没跨过学堂门。”

“大伯,您虽没读过书,但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您如果喜欢听书里故事,我可读给您听。”听我这么说,大伯喜形如色,连忙抽了一张椅子坐在旁边,摆出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道:“太好了,开始吧。”

我翻到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用常德腔慢慢读了起来,一字一句,有声有色。大伯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点点头。

在那寂静的夜晚,在沙市一个偏僻的村落农舍,一个长沙知青和一个当地老农一起进入了八百年前梁山好汉的世界,在为那些伸张正义、蔑视权贵、锄奸除恶的英雄们叫着好。

这以后,每吃过晚饭,大伯象格林威治时间一样准确,抽着凳子来到我的房间听书。多少个夜晚,我终于将《水浒传》从头至尾读完了。当念完最后一页,正合起书来闭目养神时,大伯从厨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催我趁热吃。见碗里有四个蛋,要大伯吃两个,我笑道:“古人是煮酒论英雄,今晚我们煮蛋论英雄吧。”

“好!”大伯笑着吃完了蛋。

一日,路过附近一口水塘,塘边长着人多高的焦瓜叶,将路人的视线完全遮挡住了。此时,只听见水塘深处有人说话,仔细一听是大伯的声音,原来他正坐在小船上,一边摘焦瓜,一边给别人讲《水浒》里的故事。

我驻足聆听,只听他在讲“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的段子:

李逵回家接母的路上,在山中碰到劫贼假李逵——李鬼,正欲杀这个坏自己名声的家伙,只听李鬼哀求道,杀我一人,便是杀两人,因家里有一个九十岁的老母,必被饿死。李逵是个孝子,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个老娘,听他这么一说,反给了他十两银子,要其今后改邪归正。谁知李逵来到不远处的一个酒店吃饭时,无意中发现李鬼在骗他,而且还要与其妻谋害自己性命。李逵大怒,终于杀了李鬼。

大伯接着讲李逵回家接了老母后,进入深山,老母口渴,要其去找水,李逵找水归来,发现老母不幸被老虎吃了,怒不可遏,一气杀死四只老虎。后李逵又被官府捉去,最后被朱贵、朱福两兄弟救出……

大伯小船上绘声绘色讲的故事使我听呆了。我暗自思忖:上帝总是公平的,大伯一辈子没读过书,却拥有惊人的口才和超强记忆力。

……

此地邻队有一姓谭的老乡,家里养了两箱蜂。此人来过我的蜂场,爱跟我套近乎,有时还与我探讨一些养蜂技术,他说以后发展了也要像我一样,出外追花夺蜜,做个专职养蜂人。我象遇上了知音,对此人未设防,也时不时与他说说心里话

一日晚,已入睡,突听外面有声响,我披衣而起,只见有人在搬蜂箱。

“干什么!”我厉声喝道。

“是我,刚路过这里,试试你的蜂箱有多重。”此人原来是那姓谭的。

“谭哥,明人不做暗事,你想要点蜂,跟我直说呀,何必偷偷摸摸!”我气愤已极。

大伯也起来了,见状怒不可遏:“你这人怎么下得手,你见小刘是外地人好欺侮是不是!你也不睁开眼睛看看我是谁,小刘住我这,就是我家的人,你居然欺侮到老子头上!”

“邓伯,十只手指只有往里瓣的,哪有你这样的人,帮一个外人的腔。”这姓谭的还理直气壮。

“我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哪个做了不要脸的事我就要讲。”大伯厉声道。

姓谭的理屈词穷,扭头走了,走时丢下一句话:“姓刘的,我会有你好受的。”

他还真是个小人,竟恶人先告状,第二天跑到公社武装部告密说我的蜂场是私人的,是在搞资本主义。

公社果真派人来调查,要查看我的证明。我说证明在姜老师那里,要查可上那去查。调查人员还询问了邓大伯当天晚上的情况,大伯如实讲述。来人对我消除了疑惑,还只说那姓谭的本就不是个正经人,平时就有些小偷小摸。

……

后来,我病倒了,发着烧,迷迷糊糊地昏睡着。邓大伯急坏了,不时走到床边,摸着我的额头,用冷毛巾敷在我头上。半夜,我仍高烧不退。邓大伯冒雨出去了,原来他是到五六里外的地方去请医生。医生来后开了药,打了退烧针。

我病好后,大伯瞒着我将家里一只下蛋的鸡宰了,炖好后,要我一个人吃,两老人筷子都不动,我硬要他俩一起吃,说你们不吃,我也不吃,结果两老人象征性动了一筷子,弄得我很是难为情。

深秋时节,我含泪告别邓大伯家,与姜老师回合后,汽车向几十公里外的荞麦地开去。


--  作者:轻描淡写
--  发布时间:2007/4/26 22:29:46

--  
世上总还是好人多啊!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7/4/26 23:13:24

--  

近几天因我这局域网有问题,时时掉线,甚至好几个小时上不了,但只要能上来,朋友们的帖我都拜读了,只是来不及跟帖,虽说我字笨比拙,写不好,但表示对朋友们的感谢也只能勉为其难咯。

拜读lym1951朋友《养蜂人》连载让我感慨万千,一个知青跟一个右派学养蜂,跨省走乡,一路追寻无际的花海,浪迹江湖,如吉浦塞人,流浪,流浪。。。。。。。那养蜂人不也就成了一对辛勤的蜜蜂?

几十年过去了,养蜂的一幕幕构成的特写、远景、近情象跳跃着的音符,时儿象潺潺流水,叮咚叮咚沁人心扉,时儿象奔腾的江河,浩瀚激昂,时儿象平静的湖面,静得就象时断时续的休止符。。。。。。

那天,lym1951朋友给我说,他都是在深夜,甚至到天明的写。我想,他是在写回忆?还是把这历史的画卷、青春之歌谱曲?我却是在欣赏一部DV连续剧,那画面、那特写、那知青岁月之歌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  作者:日落部族
--  发布时间:2007/4/27 0:03:21

--  
以下是引用lym1951在2007-4-26 21:21:02的发言:

养蜂人

在那寂静的夜晚,在沙市一个偏僻的村落农舍,一个长沙知青和一个当地老农一起进入了八百年前梁山好汉的世界,在为那些伸张正义、蔑视权贵、锄奸除恶的英雄们叫着好。

有人说故事,有人听,祖辈就是这样传颂历史的!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7/4/27 7:43:59

--  
谢谢版主和朋友们的点评,是你们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让我一篇又一篇发稿。本人不才,有时一冲动即写出数千言,没按照“短些,再短些”的方法行文,费了众多网友的眼神。要知道大家都是花甲左右的人了,比如李姐,上次我在少功见面会上第一次见到了李姐,得知她的身体不太好,江永老知青,力尽磨难,这样的身体,这大年级,为湖知网操尽了心,我从心底里感激和感动。在今后的发稿中,我将尽可能缩短篇幅,精练再精练,以让更多的网友喜欢我的作品。
--  作者:桢桢
--  发布时间:2007/4/27 12:46:36

--  

   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我"在辛苦的养蜂路上多亏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好人,当然"我"也是好人做了一路的好事啊!

大伯小船上绘声绘色讲的故事使我听呆了。我暗自思忖:上帝总是公平的,大伯一辈子没读过书,却拥有惊人的口才和超强记忆力。

……

确实,上帝总是公平的,受过诸多磨难的我们今天又能在先进的网络世界尽情遨游......



--  作者:珠海露露
--  发布时间:2007/4/30 6:13:45

--  
祝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