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2007.hnzqw.com/index.asp) -- 武陵打油匠专栏 (http://2007.hnzqw.com/list.asp?boardid=104) ---- [原创]小说<残荷>七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04&id=31148) |
-- 作者:武陵打油匠 -- 发布时间:2007/6/4 12:26:38 -- [原创]小说<残荷>七-->乡音转移 (七) 去年秋种时节,全队男劳力都上堤参加水利建设,队里仅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在朱老伯建议下,队里买了些油菜种籽回来,他带着妇女们把种子播种在杨李垸,开春后油菜长势特别好,金黄色的油菜花开遍了田野煞是可爱,每亩收获了几十斤菜籽。人平分了六斤菜油,居平安大队之首。别队的社员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上坪生产队。这段日子于兆不管走到那儿都能听到人们的称赞声。这是于兆调来上坪生产队担任队长后干得最露脸的一件事,他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也有了光彩,走起路来腰杆也挺直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还是有政绩好,于兆从中悟出了一俊遮百丑的道理,要是上评生产队粮食也能来一次大丰收,人们不但对“幺儿队” 的看法有改观,而且其它的工作也可以一带而过。如同生意人增加了做买卖的本钱,讲起话来嗓门都大些!只怪自己“太哈糊”( 不精细),早几年没悟出这个“经路”( 决窍)。否则,都有机会去大队当个管官的官了,不像现在做的这管人的官,尽得罪人。过的是什么日子!一年四季天天起得比谁都要早,挨家挨户地叫喊着出工,好象全队都在替他干活似的,绞嘴(顶嘴)、咬筋(无理纠缠)的人天天都有,每天唤出工喉咙都喊干。对那些偷懒耍滑、磨洋工混日子的人,免不了要批评几句,为此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自己活没少干,累得要死,还时常要挨大 队干部的批评,真窝囊! 因此,于兆做梦都想当大队干部。当了大队干部后,可以脱产。用老百姓的话说:“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今天去检查,明天听汇报,什么现场会、讲用会、赛诗会、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三级干部会……等。赚的工分不会少只有多,有时能沾点光吃点香的喝点辣的,用干部们的“行话” 说叫做“公道不亏自己。” 于兆要到大队当干部,首先要有政绩,油菜丰收尝到了甜头,要能夺得粮食大丰收那就好了。实施这个目标面临的问题不少:首先是载育万物的土地太贫瘠,这么多年来秋、冬季节全队劳力都要上堤修水利,没有工去积土杂肥,田地没有保养,有机质逐年减少,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水田越来越瘦。近几年又大力推广梗稻矮脚品种,虽能高产,可这种禾苗如蚂蝗一样吸尽了田中肥料,这种掠夺似地耕种法犹如雪上加霜,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伤筋动骨。队里穷又没钱买化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没有肥料,粮食产量怎么上去?队里三百多亩水田,一百多亩湖荒甩亩,合起来四百多亩,每年只能收获六、七万斤谷,亩产不足二百斤。其次,是人手问题。队里劳力才二十几个,要抽调两个全劳力在大队、公社做摊派杂工,剩下的劳力要耕作四百多亩水田真不容易啊!每年的双抢要过了立秋才插得完秧。抢不到季节,收到的禾苗比草高不了几寸,谷穗也是瘪的,高产从何而来!癟 春节,于兆给岳父拜年。听他岳父说这儿引进了一种“江西莲圹早一号” 的早稻品种,又称“六十早”, 其特点是生长期短,虽不能高产,但它不打肥田,管理得好,中等偏瘦的水田能稳产三百斤左石。此外这个品种易脱粒,不易倒伏,还不需密植。这几点对劳少田多地力薄的上坪生产队来说真是太合适了,一是能提早收割,腾出时间加强对晚稻的田间管理,其次不需用打谷机脱粒,减轻了劳动强度又节省了劳力,每天人均可收割一亩,再则因不需密植,妇女每个工作日可以完成一亩的插秧任务。这样,立秋前完成“双抢”任务就不在话下了! 于兆高兴极了。马上算了一笔帐:种一百亩“六十早”,今年有望收获近四万斤早稻谷,加上晚稻,全年总产量可达十至十二万斤,比去年增产四成多,这可是不小的数字啊! 上坪生产队完成上交任务后,年年都瞒产私分。上面近几年逐年在追加“三超粮” 任务,上坪队装穷叫苦讨价还价,尽可能少卖或不卖“三超粮”。在这一点上,干部、社员非常齐心。 奇怪的是,于兆既然一心想当大队干部,为何不顾政绩,甘心与大家一道瞒产私分呢?这之中另有隐情。原来公社为了鼓励社员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再三要求各生产队在粮食分配上,工分分配的比例要高于按人口分配的比例。而于兆及队干部们因自家劳少人多,就反其道而行之,坚持人口占大头的分配方案。为了封住大家的嘴,就把同意瞒产私分作为交换条件。 但这种矛盾的做法,使于兆工作越来越被动。像有一双无情的手拖住了他前进的步伐。如果今年丰收了,人平口粮能居全大队之首,甚至在公社排上前几位,那么今年的年终表彰会上,作典型发言的非我于兆莫属。于兆觉得,自己当大队干部的梦想快要实现了!所以元霄节刚过,他就派人兑换了足足能种一百亩水田的“江西莲圹早一号”稻种回来。又开了个队委会,决定今年要实行按质按量核算工分。选几个认真负责的人检查质量,不合格的坚决返工,不重复计工分。 又传来了好消息,公社决定给一万元的无期无息贷款给上坪生产队修仓库。其实生产队修仓库用不了这么多钱。朱老伯跟于兆建议:多买些肥料,特别是基肥回来,稻田底肥足丰收才有保障。于兆马上同意。拿到贷款后生产队就买了不少磷肥,准备作为基肥施放在稻田里。于兆雄心勃勃。看来今年大丰收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快过清明节了,在大牛再三要求下,队长于兆终于同意分几块菜地给知青。依靠那些善良人送菜,不可能保障知青天天都能吃到蔬菜。有了自己的菜地,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无菜下锅的窘境。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 种菜可不是件易事,里面学问可大了,大牛从未种过菜,看着这几块菜地傻了眼, 空有一身力气,不知如何去整理出来。妇女队长小英有心来帮助知青种菜。小英当时还不满十六岁。她身材高挑清秀,笑起来两眼眯成了一条缝。这是位心地善良、心灵手巧的姑娘。她经常上身穿件大红花布衣,下着一条绿色的花裤,虽然显出了几分俊俏。却犯了城里姑娘穿着的大忌“绿配红丑死人”。小英插秧、割稻手脚可麻利了,学什么会什么。还有一门编织斗笠的好手艺,经她的双手编织出来的斗笠可称得上是工艺品,在当时可以卖到五元多钱一顶。她比较腼腆,跟男孩子讲话就脸红。如果有活要对大牛说,就有意大声跟牛庆和伍晓讲话,好让大牛能够听见。这一回小英又故伎重演,又大声地跟小牛说:“要想整好土地,首先要把所有的土都翻过来,晒上几天,再将大土块敲碎,整平后分成一畦一畦的小块,这样才好栽种秧苗和播种种子。”又接着说:“菜种好了之后,为了防止鸡钻进菜园来,还要去买些竹子将菜园子围起来,菜园子围好后还要砍几根带刺的藤条围在竹篱笆上,这样鸡就钻不进来了”。大牛听了这番话后,照这个要求整整忙了七、八天的功夫,双手还被竹刺、棘条划出了一道道血口子,才将菜园子整理出来。 大牛将菜园整理妥当后,小英在收工回来的路上见大牛紧跟在她们后边不远处,就不急不忙地边走边跟小牛大声讲:“你们的菜园整理好了,剩下的事情是俺女伢们干的事了。”然后又小声跟小牛伍晓围绕着种菜的话题商量着……。 小英就象自己的家务事一样四处寻找各种菜秧、种子,队里收工后就忙着过来,到知青的菜园子里帮忙种菜。下基肥时,小牛和小伍都不知基肥为何物,小英就指着队里的一大堆土杂肥说;“就是那堆东西,我先挖好坑,你们每人挑十来担到这儿来,每担杂肥放四、五个坑就行了。”小牛和小伍在小英的指挥下,每人挑了十几担土杂肥放在菜园里,每个坑都放满基肥后,小英又教她俩盖浮土,再在坑里种上菜秧,浇上落蔸水。小英抹掉额头上的汗珠子说:“哎!总算做完了,你们很快就会有菜吃了。” 接连几天又下了毛毛雨,雨水湿润了土地,菜秧喝足了水,种子浸饱了,天一放晴,种下的菜秧就都成活了,撒下的种子也发出了嫩绿的芽,大牛、小牛、小伍都乐得合不扰嘴。这天收工后,小英又扛了把锄头过来了,叫上小牛和小伍拿锄头到菜园里去,告诉她俩松土、锄草、施肥。 不久,小瓜秧长出了细藤,还牢牢地将卷须卷在小竹杆上,黄瓜藤还长出了几十个花蕾,花蕾开了花谢了后,就长出了水灵灵的小黄瓜,这可爱的小东西一天变一个样,几天后长成了一条条带刺的黄瓜、地里的茄子也花褪残红露出指甲般大小的幼崽,辣椒秧长高了,分叉了,几株大点儿的秧子还开了几朵小小的白花,长出了小小的青辣椒, 每天还能在菜园子里掐上一把苋菜或蕹菜,餐桌上有几种蔬菜可供调剂了…… 大牛们每天都往菜园跑,看着这生机勃勃的园子,像自已的孩子那样可爱的劳动果实,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小英也高兴得不得了,和知青一起分享着快乐和喜悦。 婶娘的病加重了,脚越来越肿。她的老倌子于铁匠带她去桥上(镇德桥)卫生院看病,医生给她开了维生素之类的药。并告诉她,多喝米汤或用淘米水过滤后烧开了喝,都可以治病,她这才想起了大牛说过的话! 婶娘从桥上看医生回来,已是中午收工的时候,在好远的地方看见了大牛,就大声叫喊:“大牛,快过来。”大牛简直不敢相信婶娘今天会主动叫自己,心想她一定有什么大喜事,要不怎么突然阴转晴了呢?大牛不敢怠慢,飞也似地跑过去,见婶娘带着久违的笑容说;“俺今朝去桥上看病,卫生院的医生讲的治病的办法,跟你早些日子讲的差不多,你真是个‘小医生’ 。” 后来婶娘缝人就夸大牛是个“小医生” ,慢慢地在全队传开了。有的社员生了病就来咨询大牛。大牛这回可犯难了,他心里明白,上次跟婶娘讲的纯系歪打正着。“小医生” 这个称号可不是随便叫的,人命关天千万不能信口开河。不久咬咬牙自已掏钱买了本《赤脚医生手册》,很多不懂的问题只好到书本上去寻找,慢慢地居然还学到了不少卫生常识。 |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6/4 12:52:20 -- 小英姑娘我认识,确实是一位出类拔粹的美丽村姑, 知青当年曾得到过许多这样好心人的帮助, 这种恩情,我们铭记在心,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
-- 作者:英子111 -- 发布时间:2007/6/4 13:23:40 --
读了你的小说,想到自己下放时也曾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衷心祝福这些好心人一生平安! |
-- 作者:yanyan -- 发布时间:2007/6/4 14:23:16 -- 艰难岁月平静道来,我们在武陵打油匠回忆文章的字里行间回望自己的足迹。 |
-- 作者:yanyan -- 发布时间:2007/6/4 14:24:37 -- 问一个俗问题:小英姑娘是否一度成为过大牛的“小芳”呢? |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7/6/4 17:49:17 -- 没有!因为小英当时已经定好人家了。 关于她的婚事,文中稍后还有精彩的描述! |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7/6/4 20:53:27 -- 看了《残荷》,让我们回到了当年岁月。 |